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一、引言在中国戏剧黄金时代的元杂剧(170种)作品中,以众所周知的道教人物吕洞宾作为剧中人物的杂剧(以下简称为“吕剧”)现留下六种,即是谷子敬的《城南柳》、岳伯川的《铁拐李岳》、范康的《竹叶舟》、贾仲明的《升仙梦》、马致远的《岳阳楼》和《黄粱梦》。其中,在《岳阳楼》、《城南柳》、《升仙梦》三个剧中,吕洞宾均扮演点化者,但是被点化者都不是“人”而是“树精”,于是笔者拟透过作品所内在的道教内丹的、气、神论的分析,来集中探讨这一理论体系在剧中的表现过程。

  • 标签: 元杂剧 吕洞宾 戏剧结构 道教 “精、气、神”论 神仙学
  • 简介:江苏省京剧院著名小生杨小卿,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姜妙香先生的入室弟子,从艺巳58年,1992年9月中旬,这位年逾古稀的老小生,自筹资金进京举行专场演出,以纪念姜妙香先生百岁诞辰。71高龄的杨小卿先生,以‘铁嗓钢喉”的美名享誉海内外,他在21日和22日的晚会上,分别演出《玉门关》、《罗成托兆》和《监酒令》,《白门

  • 标签: 专场演出 姜妙香 京剧表演艺术 监酒令 罗成 入室弟子
  • 简介:<正>戏曲大师阿甲先生曾经说过,"以戏曲特点反映现代生活必然有所扬弃,有所批判,但还要有唱,念,做,打。客观的内容不同了,戏曲的虚拟和程式也须随之改变,它原有的特点也要有新的发展,这便是戏曲艺术的否定之否定,也可以说是戏曲虚拟程式在新的条件下

  • 标签: 外国戏剧 中国戏曲学院 一桌二椅 战宛城 唱念 罗密欧
  • 简介:陈铭志先生在长期治学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由黄自、贺绿汀、丁善德、桑桐等人数十年摸索、推进、建设并逐步形成的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教学、科研与创作三位一体的学科品格,正是建立中国特色作曲与作曲理论体系的有效途径与方法论,因此,他毕其一生为之不懈奋斗付诸实施。正是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并努力奋斗,他在作曲理论特别是最为艰深的复调音乐教学、研究和创作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领导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跻身于国内外同类学科先进行列。值此校庆90周年之际,深刻缅怀追忆胨铭志先生及其学术经历和丰厚成果,无疑将对上音建设一流学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 标签: 陈铭志 作曲与作曲理论 复调音乐教学与研究 复调思维 对位风格
  • 简介:近年来,有关中国音乐史的著作不断增多.除大同小异的通史著作外,也有部分佳作在音乐史的研究视角、领域及方法上另辟蹊径,不仅仅局限于通史的叙述,而是从一个全新的视野来多角度、多层次地观察历史、分析历史,犹如一股清新的风扑面而来,沁人心脾.著名音乐理论家周畅先生,博稽文献、探赜索隐,本着打井不止,广、新、深、的史学研究原则,著成(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年9月出版,以下简称)一书.

  • 标签: 周畅 《中国现当代音乐家与作品》 史料 研究视野 学术观点 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