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3适逢原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著名音乐评论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社会活动家李凌先生诞辰。12月10-11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下简称“文联”)、中国音乐家协会(以下简称“音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等李凌生前工作过的单位共同主办的“跋涉人生——纪念李凌诞辰”系列活动在京举行,以音乐会、座谈会、图书首发仪式等多种形式深切缅怀李凌先生。

  • 标签: 百年诞辰 李凌 中国音乐家协会 纪念 中国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
  • 简介:我只是默默地耕耘,不敢懒惰而已……太史公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我立身行事的座右铭。——廖辅叔

  • 标签: 百年诞辰 老师 纪念 太史公
  • 简介:12月23日,由湖北曲协和武汉说唱团共同举办的“纪念南方单口相声创始人、相声大师潘占奎先生诞辰纪念会”在湖北省文联大楼内隆重召开。湖北省文联、曲协的主要领导,曲艺界的知名人士及潘占奎先生生前好友、同事出席了会议。

  • 标签: 诞辰纪念会 武汉 单口相声 相声大师 知名人士 湖北省
  • 简介:李抱忱是我国近代合唱事业的先驱者。他1934发起组织北平育英中学合唱团全国巡演,1935故宫太和殿大合唱和1941重庆“千人大合唱”等活动是他合唱生涯的闪光点。他组织的合唱活动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抗日救亡。他还组织编译了《中国抗战歌曲集》(香港版本、加尔各答版本、纽约版本),此乃我国第一本向爱国华侨和海外读者展示中国抗战歌曲面貌的歌集。他创作的合唱曲《人生如蜜》入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同时,他又是一位音乐教育家和音乐理论家。

  • 标签: 李抱忱 中国抗战歌曲集 中国近代合唱 中国近代音乐史
  • 简介:吴伯超(以下简称"吴")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史上有代表性的老一辈音乐教育家、指挥家和作曲家.从20代初到40代末,曾先后在北京、上海、桂林、重庆、南京学习和工作.

  • 标签: 吴伯超 生平事迹 音乐学家 中国
  • 简介:廖辅叔先生的诞辰,适逢上海音乐学院的80周校庆,使我不由得要将这两个日子联系起来思索。我想说,我们上海音乐学院的后来小子们不要忘了:廖辅叔先生是我们这所中国最早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在起步时期是怎样艰难创业的一位历史见证人。

  • 标签: 上海音乐学院 历史见证人 百年诞辰 创业 纪念 独立建制
  • 简介:大家好!老志诚(1911-2006)先生离开我们整整五个年头了。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怀念他、纪念他,心里感慨很多。我原来是中国音乐学院的前身老"北京艺术师范学院"音乐系年青教师,当时老先生是"北京艺术师范学院"院级领导,他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 标签: 音乐思想 学术研讨会 百年诞辰 纪念 中国音乐学院 师范学院
  • 简介:马思聪19125月7日出生,1939在云南徵江完成了《降b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作品11号),这是中国人创作的早期钢琴奏鸣曲之一。本文从多个角度对马思聪和他的钢琴奏鸣曲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此纪念马思聪诞辰

  • 标签: 马思聪 《降b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 中国钢琴奏鸣曲
  • 简介:那年年初,到叶蓬先生家是个上午,时值先生起床后不久。先生缓缓地在沙发上就近坐了,而后用手把住我的臂腕,示范杨派声腔,每至紧要关节处,便在我的腕上重握一次……此刻,日光透过阔窗,映在先生的脸上发间,银发丝丝,宛若剔透,

  • 标签: 杨宝森 声腔 杨派
  • 简介:川剧形成的时间至今仍众说纷纭,如果以外来声腔完成四川化的改造过程为起点,大抵是在康、雍、乾、嘉年间;倘若以五种声腔同台演出为标志,也应在大名班成立之前,迄今亦有近两百年历史。然而,它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进入蜀中文人的研究视野,却是在辛亥革命的前后,这是因为:

  • 标签: 声腔 川剧 演出 标志 研究视野 中文
  • 简介:歌曲具有唤起斗志、凝聚力量的功能,特别是齐唱歌曲更有异口同声激动人心的震撼力。在众多的齐唱歌曲中,有一句充满力感的阳刚音调已在中国歌坛上回响,成为引发正能量的时代最强音。究其来源,就是《国际歌》中的起始动机(主题胚芽)。

  • 标签: 音调 阳刚 《国际歌》 歌曲 震撼力 歌坛
  • 简介:由张艺谋执导的全新概念演出《对话·寓言2047》在国家大剧院隆重登场,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复州古乐班精彩亮相,古老悠长的唢呐声与英国CPG-Conceptgt舞蹈团队现代优美的舞姿相得益彰,共同演复州鼓乐的前世今生唢呐声声、锣鼓齐鸣,在复州当地,只要是鼓乐班的调子响起来,

  • 标签: 鼓乐 传承 国家大剧院 相得益彰 张艺谋 舞蹈团
  • 简介:清代戏曲评点在中国戏曲批评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近来,清代戏曲评点研究蔚为大观:金批《西厢》专题研究一领风骚,研究者从人物性格论、戏剧情节结构论、价值论、创作论等视角深入挖掘金批《西厢》中所蕴含的戏曲理论遗产,为建构有民族特色的戏曲批评体系提供重要借鉴。其它清代戏曲评本之研究也在尴尬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凸显出三个重要研究视角:女性批评、学科交叉研究和社会-文化批评。

  • 标签: 戏曲评点 金圣叹 金批《西厢》 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