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阐述:一、浙江畲族民歌和其它地区畲族民歌一样,不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行为,它主要依附于民俗,是民俗的一个有机部分。畲族的民俗是丰富多彩的。二、浙江畲族民歌四种曲调中,“丽水调”是浙江畲族民歌的基本曲调,而其它三个是“丽水调”的不同变体。“丽水调”其最中心音、最本质的是domila三音。

  • 标签: 浙江畲族民歌 民俗 三音列
  • 简介:<正>浙江地处祖国东南沿海,在文化艺术上有悠久的历史,它与祖国各地人民在一起,在几千年的辛勤劳动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如近年出土的浙江馀姚县七千年前的“骨哨”,就提供了史前音乐文化的重要实物。说明浙江在古代已有这种比较完整的民间乐器和乐律。此外,从各种文献所记载的历代民谣来看,也相当丰富。它好似一面历史的镜子,

  • 标签: 文化艺术 地方戏曲 滩簧 手法 曲艺音乐 浙江民歌
  • 简介:“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汩。”几百年间,人们不断地传诵着王宴甫的《西厢记》,却少有人知晓今天戏曲舞台上还能演出王实甫《西厢记》(又称《北西厢》)的只有浙江的戏曲剧种——调腔。而昆曲、京剧及其它地方剧种的《西厢记》都是在明代经过文人改编整理后重新面世的《南西厢》’。那么。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剧种将《北西厢》一直保留到了今天呢?

  • 标签: 戏曲剧种 浙江 《西厢记》 戏曲舞台 地方剧种 王实甫
  • 简介:滩簧是流行于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的一种说唱艺术.湖州地处太湖南岸,毗邻苏南,是著名的浙北水乡,自然有自己的说唱艺术.湖州滩簧是清代道光、咸丰年间逐渐在湖州兴起的民间说唱艺术.它包含湖州三跳、湖州琴书、湖州小戏3种演艺形式,流行、活动于浙北的湖州,嘉兴各县及毗邻的苏南地区,其行会组织'明裕社',最盛时期艺人达数百人,按区域分湖州帮、长兴(今湖州辖县)帮、桐乡(今嘉兴县辖市)帮、双林(今湖州辖镇)帮、德清(今湖州辖县)帮、震泽(今苏州辖镇)帮等,各有自己的艺术特色.20世纪30年代3种演艺的形式转变为湖剧的大戏艺术形式,其曲(剧)目、表演、音韵、音乐的极富湖州地方特色,在我国的曲种、剧种中有独特的地位.

  • 标签: 湖滩小戏 小戏转大戏 湖剧 成熟 艺术形式
  • 简介:浙江钢琴艺术的发展,有着鲜明的特点,那就是钢琴制造、调律在全国领跑,钢琴教学和演奏却落后于许多兄弟省市。近年来,浙江的钢琴发展有了起色,并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路。

  • 标签: 钢琴教育 浙江 钢琴艺术 钢琴教学 调律 演奏
  • 简介:位于我国东海沿线的浙江地区是吴越文化的发源地,有着"茶叶之乡"、"鱼米之乡"的美誉。丰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民俗民情早就了丰富多彩的浙江民歌,优美动人的曲调和风格多样的演绎方式,在中国民族文化之林散发着独有的艺术魅力。本文以浙江民歌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结合自身在民族声乐教学与演唱等方面积累的实践经验与理论知识,来分析浙江民歌的音乐特征与演绎方式,希望能为广大民歌爱好者们提供一些演绎方面切实有效的理论支持,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浙江民歌的艺术特点。

  • 标签: 浙江民歌 演唱 教学 音乐特征
  • 简介:浙江奉化布龙艺术是我国南方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龙运动之一,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既是民众表达美好生活愿望的艺术形式,也是人民群众展示自身才艺,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途径。在社会学视角来看,奉化布龙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和谐,有利于社会结构的稳定,对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但与此同时,奉化布龙存在着污染生态环境、诱发安全问题等负面影响,只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秩序管理,才能促进奉化布龙的长远健康发展。

  • 标签: 奉化 布龙 社会学
  • 简介:不同音区不同方位最小可辨音差量变化规律的计算机求证钱仁平目的相对于任一个参照音来说,只有当另一个音(本文以下称求证音)的音分值与参照音的音分值的差不小于"一定的量"时,这两个音才可以被人辨别开来。这个"一定的量"就是最小可辨音差量。不同的音区、不同的...

  • 标签: 计算机 变化规律 参照音 辨音 音分值 差量
  • 简介:传统音乐作品中的“立调”问题是民族音乐形态学和旋律学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从五度相生的调式体系出发,对浙江民间器乐曲中的“立调”问题展开研究,内容有三:首先以现有理论为依托,指出建立调式的首要问题是在旋律中如何使功能音成为调式骨架;其次对浙江民间器乐曲中建立调式的基本手段进行梳理,认为既有直接强调功能音为标志的核心手段,又有以间接烘托功能音为标志的辅助手段;最后,归纳出浙江民间器乐曲中五种具有代表性的立调手法,并总结出一些与五声性旋律相关的创作经验。

  • 标签: 五度相生调式体系 功能音 色彩音 立调的基本手段 立调手法
  • 简介: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在修复刘王庙古戏台时,于戏台西面墙上发现了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戏曲艺人题写的大量戏曲墨记。为此,笔者于2006年12月专程从杭州赶到新市,在镇文化站沈炳荣及对当地文史较有研究的韦秀程先生的陪同下,对刘王庙古戏台戏曲墨记进行了实地考察,将所记载的戏班、演出时间、演出剧目等内容一一记录下来,作了初步的研究

  • 标签: 戏曲 戏台 演出剧目 光绪年间 同治年间 京剧
  • 简介:浙江省龙泉市是中国乃至世界闻名的青瓷之都,而龙泉青瓷乐器则是青瓷皇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本文从青瓷的乐器历史背景、制造工艺、外形尺寸、音乐特点、演奏方式、乐器分类、乐队编制等方面对龙泉青瓷乐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

  • 标签: 龙泉 青瓷 青瓷乐器
  • 简介:绍兴调腔目连戏,渊源甚古,明代已盛行,清代余势未减。至民国,因鲁迅、周作人、柯灵、赵景深等文化名人的宣传而驰名国内外。至今仍在民间演出,深受百姓青睐。近年因进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受到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视,再度崛起,名声远扬。一、源远流长绍兴目连戏源出何处,众说纷纭,主要有两说:或据明末张岱《陶庵梦忆》"目莲戏"条载其叔张尔蕰在绍兴搭台请安徽"旌阳戏子"演三日三夜目连戏,以致"万余人齐声呐喊,熊太守谓是海寇卒至,惊起,差衙官

  • 标签: 目连戏 绍兴人 目连救母 名声远扬 目莲戏 陶庵梦忆
  • 简介:2009年7月,稷山城西化肥发现了一座仿木结构单室金代杂剧砖雕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进行发掘,延师保全带我进行了实地考察;侯马文物工作站撰写了发掘报告,刊发在《文物世界》2011年第4期,介绍了该墓的形制构造、砖雕装饰以及随葬器物,但对其杂剧砖雕还缺乏细致的描述和精到的考证,亦对其文物和戏剧方面的价值缺乏清楚的认识,故笔者不揣浅陋著专文细述之,以求正于方家。

  • 标签: 化肥厂墓 城西化肥厂 墓杂剧
  • 简介:<正>文献材料的搜求与发现,对学术研究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对文献材料的不同视角、立场的解读则能对学术问题起到隐显不同、深浅不一的促进作用。浙江大学中文系汪超宏先生《明清浙籍曲家考》(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就是一部

  • 标签: 汪超 曲家 戏曲史 沈谦 翻西厢 昙花记
  • 简介:6月14日,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全国曲艺大赛浙江余杭赛区落下帷幕,12日、13日两天的激烈角逐共产生7个节目奖提名,3个文学奖提名,7个表演奖提名,2个新人奖提名。

  • 标签: 中国曲艺 余杭 浙江 大赛 牡丹 提名
  • 简介:“胡公信仰”是浙江地区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的区域性神祗信仰,“‘五云三都’白竹胡公案”是其代表性的仪式活动。通过此个案,以传播学的视角考察“胡公信仰”仪式及其音乐的演变轨迹和内外动因。研究发现,政府意志、市场力量、人口流动以及传媒的影响,传播内容发生了诸多变化,但因其信仰核心、闹热兴旺的祈福目的,传播的核心要素保持不变。传播方式从比较单一的民间社会传播转变为以民间社会传播为主,融合了政府组织传播和新媒体传播,构成了多元的传播样式。

  • 标签: 胡公信仰 “'五云三都’白竹胡公案”仪式音乐 传播 浙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