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戏剧评论有悠久的历史,然而在不同的年代,评论的功能与性质并不完全相同。今天的戏曲评论应该秉持什么姿态,应该有怎样的自我认知,是否需要以及应该如何定位戏曲评论的功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 标签: 戏曲评论 维度 戏剧评论 自我认知 功能
  • 简介:百余年来,随着当代意义上的曲艺艺术的不断发展,在一大批学者、前辈的努力下,曲艺理论研究工作亦取得了相当丰硕的成果,但相较于曲艺创演活动的丰富与活跃,曲艺的理论研究则显得既薄弱又滞后。不仅整体的曲艺理论体系尚未真正确立,且在针对实际发生的一些曲艺现象、正在演出的一些曲艺作品以及曲艺演员的评价上,往往缺乏及时有效的理论引导和价值判断,尚未能起到更好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 标签: 曲艺艺术 “深度” “维度” 评论 速度 价值判断
  • 简介:随着移动互联技术和公共文化艺术的发展,扩大了艺术修养的场域,带来了新时期美术素养培养的变革,通过互联网博览艺术资源、个性化教学、公共文化艺术体验形成美术素养培养的三个维度,从而实现智慧美育。

  • 标签: 智慧美育 个性化 场域
  • 简介: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组成部分,对于其价值的认识,可以将美育价值作为认识的逻辑起点。我国近代美育研究奠基者王国维先生,1903年8月在《教育世界》杂志上发表的《论教育之宗旨》一文,对美育之"成人价值"有过以下判断,他提出培养精神能力与身体能力调和发展完全之人物的教育之宗旨,并从"知""情""意"的角度分析了精神之构成,指出"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必不可不为调和之发达。

  • 标签: 音乐教育 身体能力 论音乐 精神能力 教育世界 王国维先生
  • 简介:本文以达尔豪斯的两部著作(《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和《音乐史学原理》)为主要蓝本,对这位德国当代最重要的音乐学家的音乐美学观及方法论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考察了达尔豪斯对器乐美学、康德美学、情感美学、音乐的理解和音乐自律性等问题范畴的历史性梳理与诠释,认为达尔豪斯善于将美学观念重新放回到相关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同时又通过历史诠释来阐发自己的美学创见。这种强调历史维度的美学观点和方法论特点,对我们自身的学科建设具有显著的借鉴作用和启发价值。

  • 标签: 达尔豪斯 音乐美学 音乐史学 器乐美学 康德 情感美学
  • 简介:传承与创新关系是苏州评弹四百多年发展史上重要的命题,并直接影响到当今苏州评弹的保护、继承与发展。关于这一命题的分析,评弹界已有较多讨论,但学者、评弹管理者们对这一关系的认识颇有不同。在笔者看来苏州评弹传承与创新关系,应置于历史、市场空间、内部三个维度下进行思考。

  • 标签: 苏州评弹 创新 传承 维度 市场空间 发展史
  • 简介:作为在时间轴线上展开的文化样式,仪式音乐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表现出丰富的时间观念与时间形态,它与其他乐种一道塑造、影响、维护了中国人的艺术形态与宇宙观。在一定程度上,宫廷仪式音乐的展示形成了一种由"岁时节日"和"仪式过程"及其内在节奏所组成的时间结构。这一结构的存在,为仪式音乐时间维度的考量,留出了解读的空间。本文以宋代宫廷仪式音乐为案例,试图从岁时节日、仪式过程两个层面,探讨古代仪式音乐的时间形态与社会效力。

  • 标签: 古代仪式音乐 岁时节日 时间结构 社会秩序 时间差序
  • 简介:采用文献分析法,对SCOPUS、WOS、JSTOR和ProQuest等数据库近三十年来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和综述,可以发现音乐诱发情绪的测量方式主要分为自陈量表法、行为测量、心理生理指标测量和功能性神经成像测量。本研究归纳了在实际测量中每种测量方式的特点及其优劣,继而剖析现阶段音乐诱发情绪测量中所存在的基本概念混淆、测量方式维度单一和理论范式缺失等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音乐诱发情绪研究领域在测量问题上,提出研究建议与展望。

  • 标签: 音乐情绪 诱发情绪 情绪测量
  • 简介:内蒙古黄河沿岸生活着一个特殊的蒙古族群体——杭哈蒙古族,从族源看,他们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后裔。1949年以后,政府以黄河为界通过行政区划把他们归为巴彦淖尔盟。这一族群和乌拉特蒙古族近百年来共同居住在一个行政区域,他们的生活、民俗、乃日仪式、民歌等互相借鉴、融合,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杭哈风格。本文谈到的双重文化认同,是从人类学视角去看待杭哈蒙古族的历史与当下,将这个群体搁置在时间、空间双重维度中去梳理他们的历史记忆与行政区划,从而去关注和阐释当地民歌的界定、民歌手的身份表述和他们在音乐生活中的文化建构。

  • 标签: 蒙古族 杭哈民歌 部落传统 行政区划 身份表述 文化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