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甲:我们常常会用到""这个字,比如"这个小组有十多个人",十一个人到十九个人都可以说成十多个人。乙:一点儿也不错。

  • 标签: 相声 熊猫 小组 笑话 名称 结果
  • 简介:<正>二十世纪以来的现代音乐,在十九世纪后期各种音乐创作手法的基础上,无论在旋律、和声、节奏、结构、调性处理等作曲手法以及美学观点等各方面,都有许多新的试验、新的创造和新的发展,其中调性就是二十世纪初音乐中新的调性处理方式之一。本文对有关调性的一些问题作一简单介绍,供了解和应用调性手法的参考。

  • 标签: 多调性 单一调性 复合和声 声部 两个层次 主和弦
  • 简介:声部视唱是一种多层次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它纵横交错的线条旋律构成了立体音乐,声部视唱的训练是立体音乐感的训练。本文强调通过对声部视唱中的音程、和弦、节奏、作品分析等诸多方面的具体训练来培养学生的主体音乐感,以提高其声部视唱的水平、综合分析能力和音乐修养。

  • 标签: 多声部视唱 立体音乐 综合音乐思维
  • 简介:<正>在初步掌握了旋律写作手法以后,就可以进一步考虑声写作。声写作就是把旋律和织体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创作,也就是写作包括和声(或复调)在内的完整乐曲。它可以是以旋律与和声写法为主的主调音乐,也可以是以旋律与复调写法为主的复调音乐,也可以是这两

  • 标签: 旋律节奏 旋律写作 表现手段 织体 和声节奏 手法
  • 简介:声部视唱是为了解决音乐表演及音乐创作的需要而设置的一门课程。声部视唱分为和声性声部视唱、复调性声部机唱、卡农性声部机唱及对比性声部视唱等。和声是一切声部音乐的基础。各种特性的声部视唱都需要围绕这一基础而展开。本

  • 标签: 多声部视唱 声部的层次 训练要点 音程 多声部音乐 音准
  • 简介:双调性与调性复调结构于苏贤20世纪作曲家在扩展音乐创造性因素的探索中,将注意力投向调性领域,已成为追求现代观念的特征之一。下面研究的双调性与调性复调音乐的构成问题,就是将传统调性内涵进行扩展、丰富与深化的结果。这个结果的形成过程是,将以和声骨架作...

  • 标签: 双调性 多调性 巴托克 调性关系 半音化 复调结构
  • 简介:<正>劳动号子是人类生活中最早出现的音乐形式之一。它产生于物质生产过程之中,直接伴随着劳动,是生产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同的劳动方式产生和发展着不同表现形式的号子音乐。同时,随着某种劳动方式的消失,依附于此种劳动的号子音乐也必将逐渐消亡。现在’由于我国大多数笨重的体力劳动逐步为机器生产所代替,使号子音乐失却了它所依存的基础,因此,目前除少数地方外,已不容易听到号子了。当然,这里所说的消亡,是指它的实

  • 标签: 多声部 音乐形式 劳动方式 生产劳动 物质生产 劳动号子
  • 简介:1963年在从事专业七年之后,年仅36岁的克劳斯——和他同时代的尼科莱·盖达(NicoleiGeddal925年生,瑞典男高音,60-70年代他被誉为演唱法国歌剧的最佳男高音——译注)切萨雷·瓦莱蒂(CesareValletti1922年生,意大利男高音,师从斯基帕,擅长演唱罗西尼、唐尼采蒂和莫扎特的作品一译注)卢伊奇·阿尔瓦(LuigiAlva1927年生,秘鲁男高音,擅长演唱莫扎特和罗西尼的作品一译注)和莱奥波尔‘西莫诺(LeopoldSimoneaul915年生,加拿大男高音,

  • 标签: 男高音 罗西尼 演唱法 莫扎特 歌剧 作品
  • 简介:<正>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居住着56个民族。各族人民以自己的辛勤劳动和斗争,在开拓疆土、发展经济、共同创造祖国历史的同时,也创造了光辉灿烂、绚丽多姿的各种文化艺术。其中不少民族至今仍保存和流传着的声部民歌,其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分布之广泛、流传之悠远,在世界各国是不多见的。它是各族人民艺术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艺术瑰宝。

  • 标签: 各民族 少数民族 多声部民歌 聚居地 傈僳族 中华民族
  • 简介:阿尔弗莱·克劳斯生于1927年,奥地利裔西班人,50岁之后,他仍保持着修长、优雅的身材,在舞台上显得精神抖擞,声音听起来比30岁左右的人还显年轻。他那美丽抑扬而抒情的声音,有着毫不费力伸张到引人注目的高音D,他是值得当今男高音借鉴的典范。

  • 标签: 弗莱 伸张 抒情 典范 精神 美丽
  • 简介:天津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从出土文物看,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建成城市,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金朝元德元年(1149)在三岔河口渔民聚集之地设置“直沽寨”,这是天津市区最早的起点。明代燕王率兵在这里渡河南下靖难,”取了“天子津渡”之意,故取名“天津”。后又称“津沽”、“直沽”、“沽

  • 标签: 大乐 十番 朝元 江南丝竹 津沽 法鼓
  • 简介:<正>早在1959年黎英海先生就指出,我国传统音乐中“绝非所有的都是单音音乐。特别是民间合唱(劳动号子)、戏曲音乐及民间乐队曲中,存在着明显的声部因素,这是肯定的。只可惜这方面我们了解得很少,从前收集整理民间音乐也没有对这方面予以应有的注意”。时至80年代,我国传统声音乐方面的事实材料可说是够丰富的了,对几十年前就“明显”的东西,本该都能“予以应有的注意”了,但实际上却并不那么简单。1988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音乐美学导论》中就仍然认为:“中国古典音乐与西方古典音乐最根本的差异即在于一为横向,一为纵向;一为单声,一为声;一为线条,一为立体。”按照这种观点,那么中国传统音乐中就只有线条的单声,而没有立体的声;中国人就只会进行横向的音乐思维,而不会从纵向上考虑问题。这种观点正是违背了“明显”的事实,由此可见,对于中

  • 标签: 打击乐 中国传统音乐 中国古典音乐 属性 多声音乐 民间合唱
  • 简介:<正>羌族自称“日玛”、“日麦”或“尔玛”、“尔麦”,意即土生土长的人。今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所属的茂汶羌族自治县、汶川县、理县、黑水县、松潘县,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县,以及绵阳地区的北川县。人口约10.2万(1982年)。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羌语支,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大多兼通汉语,并通用汉文。现以农业生产为主,山区并辅以畜牧。崇信万物有灵,崇拜祖先,各村寨都有禁止砍伐的“神林”或“神树”,每年以羔羊

  • 标签: 多声部民歌 音乐特征 羌族 甘孜藏族自治州 万物有灵 藏缅语族
  • 简介:对这个问题众说不一。我的看法是:不要揠苗助长,应当顺其自然。近11年来我倒有几个成功的例子:4女1男,最小的仅两岁,最大的不满三岁。她(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一、足月生的健康儿童。二、其父母双方(或一方)是专业文艺工作者,或业余文艺爱好者。三、从小就显露出文艺才能。

  • 标签: 共同特点 健康儿童 文艺工作者 揠苗助长 级比 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