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正>朱坂场戏与槐南人场戏~①,当地俗称"阔公戏"。不言而喻,它们都是专门为当地神灵——阔公——表演的戏剧。"阔公",又称"张大阔公"。据说有三兄弟,老大名董圣朝,即朱坂黑脸的张大阔公;老二是槐南白脸的张大阔公;老三是青州红脸的张大阔公,未详。"阔公戏"是古代尧舜戏的遗存,如朱坂《丰场总纲》"序"所言:"朱阳丰场之设,不知昉字(自)何氏,创自何时?但十年一举,未尝或有间断,大都是祈丰保民,乐于尧天舜日而已。故古人之

  • 标签: 音乐传统 槐南 大腔戏 圣朝 大锣 金花银花
  • 简介:<正>在福建中部大田县文江乡朱坂村和永安市槐南乡槐南村,至今仍流传着宗族场杂剧。明景泰(1450-1456)以前,朱坂村和槐南村分别属于尤溪县的四十七都和四十三都,两地场杂剧属同一形态杂剧流行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同源关系。同时,它们作为宗族传承的古老戏剧形式,与当地宗族社会的信仰、文人创作以及伦理教化等都有密切关系,不仅具有诸多古杂剧遗存,而且带有浓厚的地域文化和民间色彩。本文着重从剧目、结构、人物以及文词等方面,对其艺术特色予以分析。

  • 标签: 艺术特色 槐南 唱曲 金花银花 上下场 文江乡
  • 简介:<正>福建大田朱坂村及永安槐南村的场戏(又称"丰场戏"、"人场戏")是由宗族制度传承、以祈丰保民为主要功能的演剧形式。朱坂场戏又称"丰场戏"、"阔公戏",由廖、余两姓子弟共同演出,1949年以前每隔10年,逢辛演出,现5年一举,丰场演出旧例从正月初一延续至清明,现于元宵结束。槐南场戏由该村黄氏宗族组织演出,通常连演两年,歇两年,再连演两年(如今每年都演),演出时间在正月十五之前,现确定为初七与十三。朱坂、槐南两地场戏的演剧组织、制度、出目及演出形态保留了许多传统文化特征,本文

  • 标签: 槐南 演出时间 副末 场师 引戏 传统文化特征
  • 简介:卢前(1905—1951)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学者。他原名正绅,字冀野,号小疏,别署饮虹簃主、碛龛、愧庵、老冀等。1905年3月,他出生在南京城一个书香世家之中。因家学渊源,他10岁能文,十二三岁始好韵语。1922年,17岁的卢前便以"特别生"的身份被东南大学国文系破格录取,后师从曲学大师吴梅先生治曲,成为吴门得意的弟子之一。大学毕业以后,卢前先后在多所大学任教,被聘为金陵大学、中央大学、暨南大学、河南大学、华西大学、成都大学、成都师范大学的教授,并担任过《中央日报》的副刊主编。教学之

  • 标签: 明清戏曲 曲学 八义记 吴梅 十种曲 国文系
  • 简介:巴洛克时期是音乐史上重要的发展阶段,其上承文艺复兴,下启古典主义,成为了欧洲音乐发展中的重要桥梁。双簧管作为一种相对小众的乐器,也在巴洛克时期迎来了全新的突破,特别是在维瓦尔第、巴赫和亨德尔三人的创作下,迎来了史上第一次大繁荣。本文从巴洛克时期双簧管的发展概况谈起,对上述三位大师的双簧管作品进行了分析,以其能够获得对该时期双簧管艺术更为本质和深刻的认识。

  • 标签: 巴洛克时期 双簧管作品 音乐分析
  • 简介: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在上海音乐学院基础深厚并在国内外有着广泛的影响力。1927年自我院初建以来萧友梅博士、黄自先生等前辈理论家、作曲家便已高瞻远瞩地奠定音乐理论学科方向。1949年我院率先建立了全国最早的音乐理论基地——音乐研究室,其中中国音乐史学的研究建立了一个重要的基础。随后1956年民族音乐系成立,下设音乐理论专业,中国音乐的研究与教学便在1950年代初具规模。

  • 标签: 中国音乐史学 学科建设 上海音乐学院 音乐理论 1927年 1949年
  • 简介:露丝·兰倩丝卡(RuthSienczynsha1925——)美国著名钢琴家、钢琴教育家,被伦敦《镜报》誉为"当代最优秀的女钢琴家";4岁起就以音乐神童的身份演出,曾师从多位世界钢琴大师;1964年起在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任教,具有丰富的演奏和教学经验,培养了大批杰出的人才。她的著作《指尖下的音乐》是习琴者必备参考书目之一。

  • 标签: 学琴 艺术 女钢琴家 钢琴教育家 《镜报》 钢琴大师
  • 简介:<正>笔者从事中国音乐教学多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从未停止过对教学方法的思考和探索。因为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促进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发展。以往的中国音乐教学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通常包括讲授法、音乐欣赏法、讨论法等。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飞跃,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已经日新月异,掌握多少材料不再是衡量

  • 标签: 中国音乐史 辩论法 教学方法 教学法 学生素质 获取信息
  • 简介:文章从音乐学术角度评价王光祈的《中国音乐》一书,是"中国古代音乐史学科完成现代学术转型的第一本著作"。并从以"律、调、谱、器"为古代音乐著述知识系统构成的主体框架;在专题研究基础上对古代乐律学知识有较为系统而深入的阐述;首次运用、借鉴现代音乐学研究方法和成果系统研究古代音乐;注重实证性研究,重视数理计算和乐器实物图像的提供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文章认为就学科现代学术转型这一点来讲,王光祈对现代音乐学术研究方法的借鉴和运用、学术视野的宽广和新颖、学术成果的规范和严谨,以及所涉每个专题的深入研究等方面,都是其前诸学者无法相比的,并指出王光祈《中国音乐》构建的古代乐律学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已开始具有中国乐律学最早、也是较为系统的理论形态。

  • 标签: 王光祈 《中国音乐史》 音乐学术史
  • 简介:迎神赛社是山西乃至整个华北传统社会中流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民间活动。《山西通志》中有"秋获后飨赛最盛,弦管之声盈于四境"②,近年来伴随着《礼节传簿》等新的民间赛社演剧文本以及大量民间碑刻的整理出现,研究成果层出不穷。戏剧戏曲学在此方面研究成果斐然,学者对赛社演剧的源流、仪节、乐艺建构以及赛文化向戏曲演进,给

  • 标签: 迎神赛社 区域社会史 报赛 南舍村 宣约 府城玉皇庙
  • 简介:威廉姆·本内特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和钢琴家。他的钢琴音乐作品得到与他同时代作曲家――门德尔松和舒曼的高度评价。西方音乐界将其钢琴音乐视为英国19世纪中期音乐风格的典范。本内特强调音乐结构的有机统一和调性的严谨布局,但又不拘泥于形式,求变出新,达到古典与浪漫的最佳平衡。同时,他还追求简洁的诗性语言与钢琴化的音乐表现,使得音乐充满着明快、纯净、柔美的特点。

  • 标签: 威廉姆·本内特 钢琴音乐 结构严谨 诗性语言 钢琴化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