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3 个结果
  • 简介:谢尔盖·米哈伊洛维奇·洛尼斯基(下文简称“”),著名作曲家、理论家、钢琴家、教育家,1932年出生于列宁格勒(今圣彼得堡),被誉为“俄罗斯音乐领袖”,是目前生活在俄罗斯本土的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现为圣彼得堡音乐学院教授、俄罗斯教育科学院院士,曾获格林卡艺术奖金(1983)、俄罗斯人民演员(1987)、俄罗斯政府奖金(2001)

  • 标签: 斯洛尼姆斯基 音乐 作曲家 理论家 钢琴家
  • 简介:<正>《彼得·格兰》这部歌剧是库赛维茨基基金委员会委托布里顿写的。1942年,布里顿请求莱特为他编写台本;那时,题材内容已初步明确:故事情节将发生在阿德布,主题是克雷布在长诗《自治渔村》中所描述的

  • 标签: 布里顿 歌剧 酒店 暴风雨 自治 霍布森
  • 简介:本文从调式、旋法、节奏与旋律发展方法四个方面,对新疆维吾尔族“刀郎木”的旋律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归纳了上述几个方面的主要特点;对其旋律风格形成的原由,则从民族文化的构成、地理、语言及乐种功用等几方面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

  • 标签: 刀郎木卡姆 旋律形态 调式 旋法 节奏
  • 简介:<正>由国家民委、文化部、社会科学院、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维吾尔木系列活动,1992年11月16至19日在北京举行。系列活动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新疆厅举行。国务委员李铁映代表国务院出席会议并讲了话。他说:“木是维吾尔民族文化史上的巨大成就,是维吾尔民族对中华民族文化做出的伟大贡献,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灿夺目的明珠。”“中国政府历来重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

  • 标签: 中国民间 中华民族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 艺术宝库 木卡姆 开幕式
  • 简介:“木”不仅在新疆维吾尔族地区流行,而且在中亚、西亚、北非等其它地区的民族中亦余辉长存。综观其特点,无论从表演形式,还是从音阶、调式,它们都有极为相似的共性。笔者认为,这些特点的形成与伊斯兰教审美价值观不可分割,也与阿拉伯文化的广泛传播密切相关。基于这样的一个认知,本文试图从史的角度分析其生成、衍变与发展,并通过对“木”的比较研究,期望寻找往昔丝绸之路上文化交流对音乐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 标签: 陕西 丝绸之路 伊斯兰教 阿拉伯文化 “木卡姆” 旋律模式
  • 简介:<正>由新疆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和自治区文化厅联合主办的国内首次木研讨会5月15日至19日在乌鲁木齐举行。来自新疆各地和首都北京的维吾尔、回、汉、蒙古等七个民族的150位专家出席了会议。三十多位学者在会上发言,对维吾尔木的名称、起源、研究工作、继承和发展等问题,发表了意见、进行了研讨。鉴于各地区、各民族的“木”在本质上有所不同,许多专家建议今后在“木”一词前加族称

  • 标签: 木卡姆 国内首次 维吾尔 民族文化 研讨会 哲学社会科学
  • 简介:是阿拉伯-伊斯兰的重要音乐文化现象,它缘起阿拔王朝500年,地理上即现在的伊拉克巴格达,而土耳其玛经过了奥斯曼帝国600年的发展,将玛发展到更为精致的水平,其"韵味"是它音乐流派风格的重要体现。本文首先介绍了土耳其玛音乐的"韵味"及其音乐表现形态,并将此与中国与印度音乐的"味论"及其音乐的哲学美学认知方式相联系,力图引起人们对于东西方音乐哲学美学差异性的关注,以期对中国音乐传统流派风格"韵味"的当代文化价值以及可持续发展有重新的思考。

  • 标签: 韵味 现代性 米斯克 土耳其音乐 玛卡姆
  • 简介:<正>在我的书架上摆着两本书,一本是到喀什莎车县采风时赠送的《十二木》.一本是参加新疆新生代作家笔会到博州精河县时赠送的《精河蒙古长调:十三种毛色骏马》。从莎车回来,阿曼妮莎汗聪慧秀美的影子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便想好好地了解一下十二木与这个传奇女子的关联.为何一直传唱几个世纪,一直存放在人们的心里。

  • 标签: 十二木卡姆 蒙古长调 新生代作家 纳瓦依 民族灵魂 奴斯赫
  • 简介: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科夫斯基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杜》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以《杜》的演奏为切入口,通过对该作品的曲式、织体、力度、速度等方面的分析,揭示出《杜》所包含的音乐内蕴,认为人民性、民族性、乐观主义是柴科夫斯基创作该作品的核心。同时,演奏者应注意主动发挥想象力,并运用合理的技术手段,正确、全面地把握该作品的风格

  • 标签: 柴科夫斯基 钢琴作品 杜姆卡 演奏
  • 简介:瑞夫·沃恩·威廉的声乐套曲《旅行之歌》,是英国19世纪初期极具代表性的艺术歌曲作品,歌词选自英国著名作家罗伯特·刘易斯·史蒂文森的同名诗集《旅行之歌与其他诗篇》。作曲家用歌声鳊织了一个结构较为松散的“套曲故事”,即以一个“流浪汉”的自我叙述以及外部描写,来阐述一个关于人生、爱情和梦境的故事,其风格带有英国艺术歌曲的风貌和个性。从演唱角度说,套曲中细腻的表情记号、舒适的音域设计和充满张力的旋律,使其成为男中音最适宜演唱的代表性曲目之一。

  • 标签: 沃恩·威廉姆斯 《旅行之歌》
  • 简介:钢琴,被人们称做"乐器之王".从钢琴的88个键下,不知流淌出多少令人心醉的美妙旋律.虽然钢琴只是一件乐器,但用它可以表现由数十件、甚至上百件乐器演奏的交响乐.李斯特曾将贝多芬9首交响曲全部改编成钢琴曲,而今天察利又成功地将贝多芬的9首交响曲用钢琴展现给世人.

  • 标签: 贝多芬 钢琴曲 交响曲 乐器演奏 旋律 李斯特
  • 简介:1966年"巴音乐节"(TheBathFestival)上,印度著名西塔尔演奏家拉维·香(RaviShankar)与世界小提琴大师耶胡迪·梅纽因(yehudimenuhin)合作,共同表演的西塔尔与小提琴二重奏《瓦拉·卡利》(Swara-Kakali)在西方乐坛上引起极大反响。同年,他们共同录制了第一张唱片《东方相遇西方之一》(WestMeetsEastNo.1),二重奏作品《瓦拉·卡利》被收录到该唱片中。本文是想借助于音乐学、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对印度古典音乐家拉维·香艺术实践中将印度与西方音乐文化交融的现象进行分析研究,笔者通过对该作品的记谱②、音乐本体分析,总结印度与西方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音乐相互交融的特征以及对印度传统器乐音乐拉格结构的阐释。

  • 标签: 西塔尔 拉格 传统音乐 二重奏 印西交融音乐
  • 简介:新疆维吾尔木是我国的艺术瑰宝,2005年被联合国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此后,我国各高校、研究机构和文化部门加深了对木的研究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以知网数据库为个案.对检索出的600余条各类论文和文章加以科学分类,发现1985—2016年间相关论文共74篇。客观公正地评述这些科研成果,总结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同行学者指出研究方向和努力方向,以期进一步推进木研究。

  • 标签: 知网 维吾尔木卡姆 研究综述
  • 简介:本杰明·布里顿(BenjiaminBritten)是二十世纪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被誉为继珀塞尔之后英国音乐的复兴者。有人将布里顿比作“二十世纪的莫扎特”,缘于他自幼显示出非凡的音乐天赋以及他对其所处年代的歌剧领域所作的贡献。布里顿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歌剧(《彼得·格赖》(PeterGrimes)被普遍认为是二战后的经典歌剧作品,在英国歌剧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标签: 歌剧作品 “小人物” 版本比较 彼得 舞台 音乐天赋
  • 简介:筝之流派众多,以至香港学者苏振波在《中国筝艺大全》中特选《中国筝流派的探讨》一章。从地域观,其西部终端,过去仅止于陕西秦筝流派。然而在去年“ART杯中国乐器国际比赛”中,当曹正先生听了来自新疆的李玫演奏的《木散序与舞曲》后,兴奋地对她说:“你的探索,开创了筝的西域流派。”她与周吉共同创作的这首筝曲,不但以新颖的风格,在大奖赛上脱颖而出,而且在学术上有着独特的分量,可谓艺术与学术氤氲醇化为一炉。谓其学术性之负载,还得从国际上长热不衰的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研究谈起。

  • 标签: 十二木卡姆 筝曲 李玫 音乐文化 周吉 秦筝
  • 简介:在中国当代新音乐的主流语境中,杨立青和他的创作显然具有特殊的“意味”。就师承和代际而言,他晚于朱践耳、金湘等新中国培养起来的第一代专业作曲家,但又早于叶小钢、谭盾、朱世瑞等改革开放之后在20世纪80年代脱颖而出的那一代“新人”。

  • 标签: 大提琴协奏曲 杨立青 音乐风格 木卡姆 20世纪80年代 演绎
  • 简介:他以每秒最快可弹奏16个音符的技艺被誉为钢琴界的“第一快手”;他将现代气质融入古典音乐作品,为严肃的古典音乐穿上了时尚灵动的外衣,被称为“跨界天才”。当“PianoPlayer”马克西用电音伴奏、HipHop节奏演奏《出埃及记》时。

  • 标签: 马克西姆 钢琴 玩家 《出埃及记》 古典音乐 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