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12月27日,四川音乐学院与巴中市人民政府《文化教育合作协议》签字仪式在川音举行。巴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喜安,副市长袁闻聪等领导及巴中市委、市府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四川音乐学院党委书记柴永柏,院长易柯,副院长孙洪斌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出席仪式。

  • 标签: 四川音乐学院 教育合作协议 市人民政府 巴中 文化 部门负责人
  • 简介:《乡恋》并非一首歌那么简单,那是改革开放初期文艺界内的一颗"信号弹"。它昭示着文艺应该告别统一、僵化的模式,告别千人一面,千曲一调。有尝试,就有碰撞,甚至是论战,进而"刮风下雨"。文艺界的风风雨雨,则又是整个社会的"天气预报"。《乡恋》内容朴素,并无出格之处,如"你的身影/你的歌声/永远印在我的心中/昨天虽已消逝/分别难重逢/怎能忘记你的一片深情"。公开的资料表明,当时社会争论的焦点集中于李谷一的唱法,批评者认为她不该如此"嗲声嗲气"、不该沦为"靡靡之音"。

  • 标签: 文艺创新 文艺界 天气预报 乡恋 改革开放初期 人民群众
  • 简介:2018年是重庆曲协深化改革之年,一年来,重庆曲协带领全市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转变职能、改善服务,努力把重庆曲协建成覆盖面广、凝聚力强、温馨和谐的曲艺工作者之家。凝心聚力,注重引导,确保曲艺发展正确方向。

  • 标签: 曲艺家 人民 决策部署 转变职能 工作者 重庆
  • 简介:<正>第二节、聂耳及其音乐创作聂耳(1912—1935)原名守信,字子义(一作紫艺),出生于云南玉溪的一个中医家庭。四岁丧父,过着清贫的生活。一九一七年入学,并开始显露出对音乐的兴趣和才能,学会了吹笛子,演奏二胡、三弦及月琴等民族乐器。一九二五年入云南第一联合中学。当时一方面正值连年的封建军阀混战,一方面又是“五卅”运动群众反帝反封建斗争不断高涨的年代。这种充满矛盾冲突的社会环境,给年轻的聂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留下了不

  • 标签: 冼星海 音乐家 聂耳 “五卅”运动 反帝反封建 音乐创作
  • 简介:纵观古今,我国各民族的音乐似一条河流,沿着历史的轨迹,绵延不断,时宽时窄,时分时合;时而吸收周围的水流,时而又分出岔系,流向他处;而其主流在复杂的环境中不断变化,在吸收、融合之中发展、壮大,绵延至今,直至未来。历史的进化,使各民族由早期原始的、与外界隔绝状态到逐步与他民族来往、交流,引起民族间相互影响或融合;由原始社会经奴隶制、封建制直至社会主义。尽管各民族具体情况不同,但都经历了由落后到进步,由封闭到开放的过程。在我国历史上先进民族即使暂时处于被征服状态,其文化却征服了被征服者。而弱小民族的文化也并不

  • 标签: 藏人 打猎歌 酒歌 隔绝状态 丧葬仪式 白马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一)传统是一条川流不息的河流。“音乐艺术亘古以来在积年累月中变化,甚至迁徙她的河道,使人不复辨认遗迹;甚至在她的任何一个瞬态当中也无处不在流动”(黄翔鹏《传统是一条河流》1990)。因此,对中国音乐的历史长河与20世纪状况的研究要更上一层楼,就得增强动态分析。西方已在应用的有关概念是他山之石,如:中心性特征、音乐能量、城市化、产业化等概念,对研究中国音乐乃至世界音乐受到西方冲击的过程与结果都是颇为有用的。以中心性特征(centralfeature)为例,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音乐各有其比其他特征更为主要的一个或几个中心性特征。西洋音乐最明显的中心性特征是和声;在西非洲音

  • 标签: 中国音乐 动态分析 西洋音乐 音乐家 性特征 概念
  • 简介:<正>苏联男中音歌唱家穆斯利姆·马戈玛耶夫生于1942年。1963年起任阿塞拜疆歌剧院独唱演员,1964—65年在意大利米兰斯卡拉歌剧院进修,曾在法国、加拿大、芬兰和东欧各国举行多场独唱声乐会。1969年在波兰索波特斟际声乐比赛获第一名,同年又得法国金唱片奖;1973年苏联政府授予全苏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马戈玛耶夫嗓音饱满、圆润,音色柔和,表现力强,曲目广泛,包括大量歌剧咏叹调和歌曲;亦擅长创作歌曲,所作歌曲曾获奖。不久前,马戈玛耶夫采取了惊人的一步,改为演唱轻音乐歌曲,这成为音乐界轰动一时的事件。如今马戈玛耶夫是红得发紫的歌星,忙于创作、排练、演唱、录音。他接受

  • 标签: 艺术家 创作歌曲 歌剧咏叹调 古典音乐 演员 歌剧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今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地区发生7.1级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4月21日,中央电视台《情系玉树大爱无疆》赈灾晚会举办,为了传递广大职工对地震灾区人民的浓浓情意,人民音乐出版社现场捐款100万元人民币。

  • 标签: 人民音乐出版社 地震灾区 玉树地区 捐款 中央电视台 财产损失
  • 简介:《牺盟大合唱》傅东岱词,冼星海曲。这是专为山西牺盟会、决死队写的大合唱。它描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牺盟会、决死队,高举抗战建国的旗帜,动员人民、武装人民、建立抗日民主政权:在太行山,在中条山、吕梁山,打击日本侵略者,反对顽固分子,为保卫山西、保卫中国,为争取民族解放而战的光辉的革命史诗;是一部歌颂英雄的山西人民浴血奋战的革命颂歌。

  • 标签: 牺盟会 日本侵略者 抗日战争时期 山西人民 民族解放 民众武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