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图像精神与文本叙事———崔岫闻艺术档案本书是《当代中国艺术家档案丛书第一辑》的一本。丛书由著名艺术批评家、艺术史学者、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吕澎先生担任主编,旨在完整地呈现当代中国优秀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的创作,以及其艺术所引发的讨论和提出的问题,并做忠实的铺陈介绍。第一辑收入的艺术家有:岳敏君、何多苓、汪建伟、郭伟、向京、崔岫闻。

  • 标签: 艺术档案 读书 中国美术学院 当代中国 艺术家 文本叙事
  • 简介: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椴木雕刻家(英)麦克尔·巴克桑德尔著,殷树喜译江苏美术出版社2014年12月出版内容简介:《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椴木雕刻家》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迈克尔巴克桑德尔的代表作之一,整理自1974年作者在牛津大学史莱德讲座中使用的讲稿。本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德国城市生活的长卷,分别探讨了椴木的属性、椴木雕塑的市场状况、艺术家的社会地位,

  • 标签: 巴克 桑德尔 江苏美术出版社 出版内容 市场状况 艺术史家
  • 简介:艺术的理论与哲学:风格、艺术家与社会内容简介:本书是夏皮罗自选集的第四卷,收入了他关于艺术理论与艺术哲学的最重要作品。他极其清晰的论辩,优美雅致的散文,异乎寻常的博大精深,透过丰富多样的探索领域,引领读者在诸多课题中探幽揽胜:艺术家与艺术、批评家与批评的社会角色,赞助人与艺术家、精神分析与艺术、哲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等等。

  • 标签: 读书 艺术哲学 社会角色 艺术家 内容简介 艺术理论
  • 简介:摇滚我的信仰《摇滚我的信仰》:丹·格雷厄姆的艺术作品和批评写作对20世纪下半叶当代艺术的进程拥有巨大的影响力.该书从格雷厄姆各个时期的作品中精选18篇文章,从关于极简主义艺术家如丹·弗莱文、唐纳德·贾德的评论,到关于朋克摇滚和流行文化的文字,到晚近关于建筑、城市空间与权力的思考.在这些论述之间的,是格雷厄姆本人作品的描述和记录.

  • 标签: 读书 格雷厄姆 艺术作品 当代艺术 20世纪 极简主义
  • 简介:贝里尼的名画与人类古老的窥视秘密;表面黑暗压抑的北方画派与背后难以言说的“细思恐极”;两件不朽的《大卫》雕像与文艺复兴时期富人们的趣味——这组关系图谱来自《细读文艺复兴》。然而这本书不仅是一个个艺术创作的故事,而是关于一个个艺术观看的故事。杨好用她认为最需要想象力的“非虚构写作”客观呈现着那片既不神圣也不世俗、却只见艺术和物质并存的、可以言说的真实——500年前那个由真实的人构建的真实的时代,留给今天真实的我们去真实地体会。

  • 标签: 文艺复兴时期 读书 艺术创作 想象力 故事
  • 简介:前卫的原创性及其他现代主义神话(美)罗莎琳·克劳斯著周文姬、路珏译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年12月本书是罗莎琳·克劳斯的最经典作品之一,克劳斯以几乎是神话化的前卫思想为起点,探讨了艺术中的方法是如何打破风格,以至于产生了后现代主义,同时,她详细分析了这些方法如何改变了我们对20世纪艺术的理解。克劳斯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出发,结合索绪尔语言学、符号学、精神分析等进行研究,

  • 标签: 克劳斯 后结构主义 索绪尔语言学 精神分析 美术出版社 历史书写
  • 简介:历史及其图像《历史及其图像》初皈于1993年,是英国著名艺术史家弗朗西斯·哈斯克尔撰写的一部具有开创性的艺术史巨著。本书对西方史学界长久关注的“图像的历史想象”问题做了深入探讨,对“图像证史”的传统进行了全面梳理。

  • 标签: 读书 历史想象 艺术史家 哈斯克尔 弗朗西斯 图像
  • 简介:有人问我:“艺术以什么最难?”答曰:“书法最难。”何以故?难在点画黑白直达天人宇宙,难在矻矻以求几十年竟茫然不获。当今书坛,聪明者多矣!依赖传媒手段的高度发达,一些不容易见到的珍贵遗迹已变得垂手可得。随着考古事业的发展,历史

  • 标签: 自然 读书
  • 简介:清代书法理论界虽然在溯源问题上各抒新见,但在追求"汉法"上基本达成共识。"六书"在文字学研究上处于理论核心和基础地位,清代书家对《说文》的依赖贯穿始终,其中有着"求形"和"取义"的差别,而其作为临摹范本的意义是逐渐削弱的。随着范本转向汉碑篆隶,面临如何定义新见字体的问题,不同的字体定位也使书家重新思考何为传统的问题,进而接受新思潮来改造书写实践。

  • 标签: 清代 汉法 风气 《说文》 重新思考 源问题
  • 简介:历代书论家封苏轼书法接受有别。清代崇苏之风确为不争事实。儒家学者对东坡书法的喜好贯穿清代书法发展始终。从清人丛帖与单帖申的东坡书迹,可窥一斑。清代刊刻的苏轼书迹为历代之最。苏轼书迹囚人们的喜爱与需求不断被翻刻并收录于刻帖中。不论是因诗学书还是囚崇颜而学苏,苏轼书法在清代始终被接受。晚清书论家对东坡书论与书法技法的论述,更是为晚清崇苏之风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苏轼 书法 清代 刻帖 题跋
  • 简介:本文从"趣时贵书"风气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宋初短暂的"崇王"现象,主要是指从宋太宗到李宗谔主文之前,在"趣时贵书"的风气下,形成了一个短暂的"崇王"时期。由于宋太宗个人对于"二王"书法的喜好,导致了仕子们为借书法达到自己做官的目的,利用科举考试之誊录制度尚未实行,吏部铨选之"书判拔萃"的设置等制度漏洞,通过宋初泛滥的"行卷"途径,来取悦公卿大臣及帝王的审美。最终在李宗谔主文之前的一个时期形成了短暂的"崇王"现象。

  • 标签: 宋初 崇王 趣时贵书
  • 简介:文章以故宫博物院所藏黄易尺牍为中心,对其中与黄易相关的印章印迹作出梳理和考证,辑录出以往未见的黄易篆刻作品,这部分印迹的使用时间和使用状况对于黄易书画篆刻作品研究及其金石鉴藏的研究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最后以黄易尺犊钤印的情况作出简单统计,将之作为清代尺牍钤印风气的个案实例进行分析,给出简明扼要的结论解释。

  • 标签: 黄易 尺牍 印迹 篆刻
  • 简介:“广原斋”乃吾附庸风雅之书斋名。因姓马且属羊,“马”、“羊”皆为草食性动物,故友人在席间为我觅得这一雅号。寓意原野广阔,草肥水美能得膘肥体壮;又挥毫泼墨,蕴广原之境,放意骋怀,自然涵咏胸襟、大气磅礴。临池学书,经年二十寒暑,个中甘苦,自不待言。渐学渐悟中,始知书艺之大智者莫不技法精良、学养渊深,通会之际,德艺双馨,人书俱老。为书之道,青年恃才气,中年比功力,老年看学养。学养之资在于读书识理,养气修德。不读书不足以尽广大,不修德不足以致精微。

  • 标签: 学养 广原 读书 德艺双馨 因姓
  • 简介:林剑丹(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洪宁弟小时曾持临摹书法求教于我,其后一度生计困顿,不可言状;迄十余年来夫妇在沪上经营有方,事业骤成。难得可贵是洪宁对书法艺术更为执着和努力进取。今观其书,已非昔比。篆取三代,印宗秦汉,行草法晋唐,出入规矩。法度纯熟,乃是一派书家正道。其草书从书谱入手,而不拘一格、挥洒自如、尤见清韵。

  • 标签: 书法集评 养学识 学识常
  • 简介:8月2日至4日,浙江省文联举办2017年暑期读书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贯彻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研讨文联组织如何在“文化浙江”建设中发挥自身优势和独特作用。浙江省文联领导田宇原、柳国平、张均林、赵雁君、徐晓等出席并讲话。浙江省文联副处以上干部和各市文联主要负责人参加了读书会。

  • 标签: 浙江省 读书会 文化 暑期 省部级领导干部 聚焦
  • 简介:出人意表发奇论,入我眼中都好诗。(清·袁枚)余绍宋在写给黄宾虹的一封信中说:"近来画家肯读书者甚鲜,遂使高尚学术沦为手工技艺,良堪嗟叹!弟前所作《要录》及《解题》两书,正欲藉以拯其失。"(《黄宾虹年谱》,王中秀编著,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年版)这是上世纪30年代初的事情。那还是在我们今天(前两年才刚刚开始的)"文艺腔"们极崇拜的"民国范”的时候。那是余绍宋黄宾虹齐白石们的时代。当然,把余黄和齐放在一起,我想,前者是十分不愿意的。因为他们看不起齐白石——他没文化。

  • 标签: 读书札记 中都 黄宾虹 手工技艺 30年代
  • 简介:一、浙江画院作为浙江省唯一的专业美术创研机构,其创立宗旨就是:出人才、出精品。三十余年四届班子,代代秉承,坚持不懈,业已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在全国同行业中始终名列前茅。据建院三十周年庆典时统计,我院画师在全国美展中斩获的金、银、铜和优秀奖的比例于全国同类画院中一直居高不下。

  • 标签: 精品创作 浙江省 画院 读书会 暑期 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