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传统和当代并不是一对相抵触的概念。传统是经典和积累部分,需要吸收和传承。现实社会则需要艺术家去体验、思考、介入和提问,以整和、重构的“当代现实主义”作品去引导人们对社会的关注。近年,学院教育中弱化了对于传统艺术的关注。就我的教学体验:从“现实主义”转向“当代现实主义”,从苏联式教学体系转向对造型艺术基础的观察方法和规律性的研究,

  • 标签: 教学体验 “现实主义” 本体语言 学院教育 李象 具象
  • 简介:一、财富与艺术财富的含义在讨论艺术财富之前,必须厘清到底什么是财富。财富通常泛指一切具有价值的东西。该词较早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中“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与以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一般将“取与以时而息财富”解释为“根据时机买卖增殖财富”,未将其中的“财富”展开。实际上,“财富”中的财相当于财产,而古文中“富”字并无名词用法,所以“财富”并非同义复合词,对

  • 标签: 艺术财富 财富起源
  • 简介:素描长时间以来并不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种而存在,而是艺术家们开始正式创作之前进行的习作、草图或局部研究。进入新世纪后,素描艺术已经在当代文化观念、教育目标、教学方法等许多方面有了新的发展与要求。而当代文化和艺术观念对于素描的作用以及在素描中的反映,使我们看到了素描的多种面貌与可能性。

  • 标签: 素描 学院教育 青年艺术
  • 简介: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在西方当代艺术的冲击下,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震荡和裂变,既存绘画秩序被无情撕破,传统价值观顷刻间失去了尺度的有效性,中国绘画艺术也一度陷入了“失语”的窘境。然而,面对汹涌而入的各种当代艺术思潮,大批青年艺术家们经过冷静的思考后,放下固有的文化定式和文化包袱,以更自觉的方式开始反顾绘画艺术的本质。

  • 标签: 中国绘画艺术 李蕾 当代艺术 文化定式 传统价值观 青年艺术家
  • 简介:文人读书清初毛奇龄《西河集》有云:“天生文人百,不及生读书人一。”盖有慨于文人之不读书。文人怎么会不读书呢?他们读的书可多了去了!而且,“文人”不正是“读书人”吗?其实,在古代,广义的“读书人”包括了文人和士人两类,又称“士林”,但狭义的“读书人”则专指士人。二者都是读书的,但所读的书性质不同。士人所读的书,以经史类为根本,故“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 标签: 札记 艺术 国学 读书人 文人 毛奇龄
  • 简介:利用材料的视觉美感所创造的图形化英文字体设计是当今比较新潮的一种设计现象。青年设计师克雷格·沃德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善于运用各种材料进行字体设计创作,并且能够完美地将每种材料的特质体现在白己的字体设计中。从英国到美国,沃德一边为全球知名广告公司设计作品,一边在自己成立的工作室进行艺术创作。逐渐成为业内令人瞩目的领军人物。

  • 标签: 平面设计 字体设计 材料
  • 简介:程十髪(1921年-2007年)当代海派书画艺术大师,上海松江人。名潼,字十髪。斋名曾用步鲸楼、不教一日闲过斋、三釜书屋、修竹远山楼、九松山庄等。幼年即接触中国字画,深受民间艺术影响。

  • 标签: 艺术世界 2007年 1921年 艺术大师 艺术影响 海派
  • 简介:科技的进步推动了新媒体艺术迅猛发展,互联网、图像、影像等视觉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工作周围,人们越来越习惯利用视觉图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彼此的观念。可以说,新媒体艺术的发展使当代人逐渐具有了“视觉思维”,这也要求人们必须学会采用批判、多面的眼光来看待视觉图像,视觉素养成为了当代人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

  • 标签: 新媒体艺术 视觉素养 视觉图像 视觉信息 视觉思维 当代人
  • 简介:对于接受者来说,被一幅优秀的画作打动,往往是凭借对画作产生的第一感觉。而色彩作为最富有表现力和影响力的艺术语言,是构成和支撑艺术个性表现的前提条件之一,画面色彩的构成直接影响画作表现带给人的直觉感受。阿恩海姆曾经写到:“那落日的余晖以及地中海碧蓝的色彩所传达的表现性,

  • 标签: 色彩构成 艺术语言 个性表现 康定斯基 阿恩海姆 新印象派
  • 简介:为了加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文化交流与合作,文化部主办的“2017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季”活动于2017年4月至12月在全国不同地区陆续展开,包括了音乐、舞蹈、戏剧、展览等领域。受邀参加文化季的中东欧十六国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 标签: 艺术展 立陶宛 中东欧国家 世界 文化交流 国家文化
  • 简介:本文试图从艺术和政治的关系维度入手,对前卫艺术进行新的界定:有三种前卫并行于现代性以来的艺术史长河中,一种是政治前卫,偏重于政治上的引导和教化;一种是美学前卫,偏重于形式美学上的逻辑演进;还有一种是历史前卫,它介于政治前卫和美学前卫之间,力图在二者之间做出一种辩证调停,以此来反思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这也是当代艺术最根本的追求。

  • 标签: 前卫艺术 现代性 当代艺术
  • 简介:本文试图从艺术和政治的关系维度入手,对前卫艺术进行新的界定:有三种前卫并行于现代性以来的艺术史长河中,一种是政治前卫,偏重于政治上的引导和教化;一种是美学前卫,偏重于形式美学上的逻辑演进;还有一种是历史前卫,它介于政治前卫和美学前卫之间,力图在二者之间做出一种辩证调停,以此来反思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这也是当代艺术最根本的追求。

  • 标签: 前卫艺术 现代性 当代艺术
  • 简介: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20世纪的西方现代艺术流派或艺术家个体无一不是在反叛前人的艺术中超越前辈的。卢西恩·弗洛伊德的艺术实践恰恰能够给予我们此方面的启示,其突显了艺术家个性化的艺术主张,亦更好地说明了大师级艺术家是不会拘泥于某个潮流而甘居人后的,在反叛中超越才是艺术复兴的唯一生存之路。

  • 标签: 弗洛伊德 具象写实 审丑
  • 简介:“中国女性艺术三十年”曾是2015年“批评理论前沿·神农论坛”的学术主题,也是当代艺术领域绕不开的话题。自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艺术家从女性意识的萌动到进入性别视角的表达,从专注个体体验的表达到超越性别经验的更加广阔的社会关注。与之伴随的中国女性艺术研究也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随着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传入,大量女性主义的经典文献被翻译出版,女性主义的思想开始影响中国。与此中国女性艺术也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艺术现象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 标签: 女性艺术 当代艺术
  • 简介:我们处于一个读图的时代,作为影像的重要视觉手段,摄影无不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这么说,没有摄影术就没有今天的图像时代。摄影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从最早的银版摄影到今天的数字摄影,摄影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商业摄影是现代设计与摄影艺术相结合的实用造型艺术,是一种借助摄影的特性和独特的艺术语言进行传播的摄影艺术载体,几乎步入了人类现代文明的每一个领域。

  • 标签: 商业摄影 造型艺术 再创性 视觉手段 图像时代 数字摄影
  • 简介:1787年爱尔兰人罗伯特·巴克发明了全景画并申请了专利,全景画这一新词也随之诞生,并被载入了词典中。《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全景画作如下解释:“在视觉艺术中指连续性的叙事场面或风景,按照一定的平面或曲形背景绘制,画面环绕观众或在观众面前展开。通常以粗放而真实的手法绘制,与布景或舞台画相似,盛行于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全景画在英国诞生,曾经在18、19世纪的欧洲震撼朝野,它不仅是一种特殊的展示图像的方式,同时也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视觉艺术 全景画 欧洲 早期 19世纪 爱尔兰人
  • 简介:湖北美术学院学报(刊名《学院美术》),作为美术类专业信息传播、理论争鸣、美术研究与创作的重要平台,有力地见证和推导了我国美术事业的深刻变革与观念创新,是学院美术教育发展与变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推动力量。执行主编银小宾,就学报这一特殊艺术媒体的定位、发展等问题,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 标签: 学报 艺术媒体 学院美术
  • 简介:李象群是我国当代雕塑艺术界的领军人物,他的雕塑作品在国际上屡获重要奖项,其雕塑水准和艺术品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纯熟的雕塑手法、对材料语言的自如把控,以及持续不断的突破性思考,使得李象群在具象雕塑创作上往往可以做到“举重若轻”——从艺术家的角度讲,手法上看起来轻松自如,可内心却“如履薄冰”般紧张而又笃定;从作品的角度看,人物造型形神泰然自若,但其背后的力量感穿透人心。

  • 标签: 李象 雕塑艺术 具象雕塑 当代雕塑 雕塑作品 材料语言
  • 简介:“新媒体”特指一个超越传统经验价值体系的工具,而时间性的特征使得“新媒体”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不断演化,所以就新媒体本身而言,它是一个时间性的历史特征,更准确地说,它是人类探索自然过程当中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催化剂。新媒介承载了两个必然因素——历史发展长河当中的探索精神和“新”媒介本体物质属性。

  • 标签: 新媒体艺术 价值判断 历史特征 探索精神 价值体系 物质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