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画,是画家对生活的种种认知与感悟。而每一个画家所追求的风格是不一样的。我画画不但是技法基础上,更重要的是追求形而上的写意畅神。平时我练习画画、写字的时候多为模仿,临摹了大量的名人佳作遗迹、书法作品,也拜读了很多书法、绘画理论哲学,在理解消化这些经典佳作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写生练习和创作摸索。这对绘画本质的理解、

  • 标签: 写意 书法作品 写生练习 理论哲学 形而上 画家
  • 简介:谌贤的油画创作呈现出他不同的兴趣点:观看和描绘方式、空间营造、建筑与画面的结构、自由的笔触……寻找自己的审美趣味亦如走近自我。跟着直觉去尝试,就这样在建立与破坏中踱步,在设定与偶然中找寻平衡。

  • 标签: 观看方式 空间 画面结构 偶然性
  • 简介:自我发现之路[美]亨特·德罗胡约斯卡·菲利普邵亮译视像魔术师比尔·维奥拉成功地以前卫的媒介传达那些最传统的概念:爱情、死亡、知识和精神。年少时那次几乎溺死的体验启发他创造出了一种关乎生死空间的视觉隐喻。比尔·维奥拉10岁时曾有一次跌入湖中几乎被淹死。...

  • 标签: 自我发现 奥拉 视像艺术 艺术家 现代艺术博物馆 作品
  • 简介:18岁那年,生在青岛长在海边的我,离开了故乡来到远离大陆的海岛上,开始了军旅生涯。因为长期与大海相伴,被它的博大所陶醉,被它的汹涌澎湃所震撼,于是萌发了用画笔描绘大海和渔船的想法。闲暇时,就背上画夹来到舰艇码头画海岛、画大海。久而久之,对小岛有了感情,对大海有了深深的寄托,绘画的欲望越来越强。

  • 标签: 大海 渔船 军旅生涯 海岛 绘画
  • 简介:"在路上·2013: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是由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主办的年度重点学术项目。展览于2014年1月18日至2月16日在关山月美术馆展出,"青年批评家论坛"于1月19日举行。"在路上·2013:中国青年艺术家作品提名展暨青年批评家论坛"以"70后"、"80后"青年艺术家的艺术创作实践为基础,以史学角度关注与梳理这一创作群体在当代文化语

  • 标签: 在路上 关山月 提名展 艺术创作 创作群体 日至
  • 简介:意念的选择是感性的。

  • 标签: 意念
  • 简介:200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三十三次代表大会以148票赞成的绝对多数通过了《保护文化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化公约》,这是不是标志着人们在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下对当下艺术的冷静思考呢?以及站在当代艺术的上下文关系当中来重新看待艺术而作出的一种选择呢?也许正如贡布里希所说:“艺术一词在我们心目中已经具有一种不同的含义。”他在《艺术发展史》一书中更明确指出,我们大都视若无睹的已经变得十分陈腐的那些19世纪的“官方艺术”作品,将来可能被重新发现。事实上,它们并不象我们今天通常想象的那样空虚和俗气,但必须将真正的次品跟佳作区分开来。可见,我们需要的是对艺术发生的一种沉思和对艺术得以构成与呈现的追问和质疑。也就是说,艺术之事关键在于选择

  • 标签: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艺术表现 求新 形式多样化 经济全球化 上下文关系
  • 简介:中国的水墨画经千余年的发展,博大精深,举世瞩目。但我们有责任突破已有的审美程式,努力开拓水墨画的新领域。伟大的传统值得自豪,可以赞美,可以欣赏,可以子孙永保,但不能代替创造。没有创造就没有传统。无数创造的环,连成传统的链。今天的传统是前人的创造,今天的创造就是将来的传统。传统的代表是一群伟大的

  • 标签: 中国水墨画 非传统 新领域 思考 创造 有责任
  • 简介:2003年我从河北省承德市考入鲁迅美术学院附中,那时候我16岁,带着对于远方的惊奇和陌生来到沈阳,第一次开始体验离开父母的学校群体生活。今年我29岁,在沈阳落了户口成了家,话语间偶尔会有东北口音,看到地图就知道上面每条街道的模样,这样算来我与鲁美结缘已有13载了。在这13年里,我经历了附中、本科、鲁美旁边公寓楼内画画的无业青年、

  • 标签: 群体生活 河北省承德市 公寓楼 学院美术馆 画如其人 基弗
  • 简介:当前,就艺术界的创作群体来看,大体分成三代,以“60后”及以前为代表的先驱艺术家,以“70、80”后为代表的年轻艺术家,以及以“90后”为代表的萌生艺术家。“90后”艺术家主要指1990年以后出生,刚刚崭露头角的新锐力量。他们中间即便是1990年出生,也不过在艺术界有几年的光景。这类为数不多的艺术群体大多存在于艺术院校中,个别以拜师学艺的形式由前辈艺术家引路而成为自由创作者。

  • 标签: 艺术群体 拜师学艺 艺术作品 艺术院校 创作群体 艺术理念
  • 简介:在媒体发达的时代,在艺术展现手段愈加多元多样的情势下,艺术风格的确立也越来越成为了一种有意识的寻找的行为.不过,在这种有意识的自我附庸中,往往存在着把艺术的情感表现转换成机械地程式重复的危险.结局的辩证法就在于:以寻找自我个性为矢的身份认证,一旦自我风格确立后,就可能在不断的程式克隆下,成为一种无我的存在.

  • 标签: 自我附庸 风格 身份认证 准行画
  • 简介:Autofiction这个法语单词,1977年首次出现在塞尔日·杜布洛夫斯基(SergeDoubrovsky)的小说《儿子》中,作为一个专有名词它是由来自希腊语的前缀auto-(自己)和fiction(假想,虚构)构成,我们可以将它翻译成“自我虚构”。它作为一种文学体裁出现的同时也频繁出现在当代艺术领域,围绕着自传或者作为一种变形的自传,带着根据性、故事性游弋于真实与虚构之间,讲述发生在生活中的事,特别是以再现、模仿、虚构为表现手段的私摄影领域。贝尔纳·弗孔(BernardFaucon)的《爱之室》即借助弥漫着诗一般迷人气氛的小屋向我们展示他对童年的回忆、憧憬和幻想,而事实上我们并不在意他是否真的在这个小屋里居住过。

  • 标签: 当代艺术 虚构 影像 《儿子》 专有名词 文学体裁
  • 简介:T.J.克拉克在《现代生活的画像》的《奥林匹亚的选择》一章中,在分析《奥林匹亚》让公众震惊、让批评家愤怒的原因时指出,这幅画中的裸女背离和颠覆了传统的祼女画惯例和形象,这种背离暗示了《奥林匹亚》的先锋性,它是对现成流行符码、艺术惯例和社会观念的颠覆与拒绝。

  • 标签: T.J.克拉克 《奥林匹亚》 马奈 艺术社会史
  • 简介:T.J.克拉克在《现代生活的画像》的《奥林匹亚的选择》一章中,在分析《奥林匹亚》让公众震惊、让批评家愤怒的原因时指出,这幅画中的裸女背离和颠覆了传统的裸女画惯例和形象,这种背离暗示了《奥林匹亚》的先锋性,它是对现成流行符码、艺术惯例和社会观念的颠覆与拒绝。

  • 标签: T.J.克拉克 《奥林匹亚》 马奈 艺术 社会史
  • 简介:画物不画我自然无我,刻意求我亦无我。个人面貌与风格只能到"源"上去求得。古今中外形成的各种流派都是"流",吸取各种流派只能作为艺术上的手段而不能当成目的。一味地追随各种"流",不只不能形成个人风格,流来流去即入流俗,流来流去必然泛滥成灾。88年的山水画就是点子成灾,很难设想在这一年里只有点子才有情。当某个人用点子构成一种程式,成千的人一涌而上,千人一面谈何个性?就这一程

  • 标签: 天人合一 个人风格 艺术家 自我 山水画 流派
  • 简介:赵世杰,1955年生于大连,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美展并获奖。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油画学会会员,辽宁美协理事、盘锦市美协秘书长,辽河画院专职画师,辽河石油报摄美部主任。

  • 标签: 油画创作 中国 油画学会 鲁迅美术学院 协会会员 美术家
  • 简介:寻觅自我──路青的艺术与她的时代易英在中国美术学院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效果,或者象成批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在千篇一律地复制着自然和对象;或者成为这个制度的反叛者,在个人风格的探索中确定自我的价值。路青显然是属于后者。同样,在中国从8...

  • 标签: 抽象艺术 寻觅自我 中国现代艺术 西方现代艺术 抽象表现主义 抽象绘画
  • 简介:1.熟悉工具材料一般而言,印人自己用的刻刀都是较为合手的,对其性能也比较熟悉。除刻刀之外,对印石的材质特点也应尽量熟悉。印石有青田、寿山、昌化、巴林等多种。佳石姑且不说,仅就普通印石而言,青田最为合用。青田石的优点是软硬适中,易于镌刻,且有骨有肉,刻时不滑不滞,尽可信手纵横。青田石浅色较多,写印稿易于清晰。普通的青白色的青田石章是最适合初学者使用的,利于形成良好的用刀习惯。许多篆刻名家也乐于使用这种印石。寿山石中多高档石料,普通者倒不多见,不及青田石产量大。普通寿山石较青田石略硬且脆,也十分利于镌刻。昌化石中以鸡血石久负盛名。其普通者多呈灰色,有肉无骨,刻时黏刀,且质地较粗,刻出的线条无爽利之态。巴林石近几十年才开始开采,石性好者可比青田,石性差者几类石膏,一般以类昌化者居多,质地稍细于昌化,亦可用。印石以无纹裂为佳。如今采石多炸山开凿,印石有裂纹者普遍。在设计印稿时,应尽量把裂纹安排在笔画较疏的地方,在刻印时要先刻这一部分,即使崩坏,重刻返工较少。熟悉工具材料性能是印人必要的积累。视具体的印石状况相应地调整刀法,可以提高作品的线条质量和成功率。2.熟悉技法效果熟悉技法效果,最好的例子就是齐白石的单刀,下刀多...

  • 标签: 使用印石 刀使用 印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