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化”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通过化课程训练,对其日后就业和发展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标签: 视觉传达 实训化 实践教学
  • 简介:画画和画本身都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画画的人可以随心所欲的在浓淡黑白之间忘情神游.直抒胸中逸气。赏画的人亦可以在品头论足之时寄情.从而淡泊明志。所以生活中的美和高雅就可以这样简简单单的琴瑟合鸣。

  • 标签: 实说 画画 逸气 神游 淡泊 高雅
  • 简介:本文通过对空间基本理论的认识,东西方虚实空间观、中国传统美学空间理论的思考,研究陶艺中虚、实空间运用的内涵与外延,并以此为切入点,对现代优秀陶艺作品进行解析,探讨虚实空间在现代陶艺中的运用。

  • 标签: 陶艺 虚实 空洞 延伸
  • 简介:朵云轩,顾名思义,“轩”原指有窗槛的长廊或小室;“朵云”或曰“云朵”,系对他人书信的敬称。三字合成之意,指专供题诗,写信等精美纸张和扇子的产销店号。朵云轩创建于一九〇〇年七月十一日(农历六月十五日)。春华秋,百年华诞,已发展成为顺应时代开拓前进的集艺术品收藏、研究、出版、复制、展示、拍卖、中介等综合功能,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业的经济实体。

  • 标签: 朵云轩 春华秋实 百年 开拓前进 店号
  • 简介:记者:王老师您好,"‘具象中国’——二十七位油画家2017年首展"就要开幕了,从策展人王兆军先生的文章里,我们看到参展的画家大部分是画人物油画的。您是中国写实人物油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从三十几岁就把注意力聚焦在您最熟悉的北方农村题材,您能不能谈谈您对人物油画创作的理解和经验?

  • 标签: 王沂东 油画创作 注意力聚焦 写实风格 策展人 具象
  • 简介:房新泉是中国美术界一位具有较大影响的花鸟画家。他的突出贡献和影响力在于中国画表现技法的研究与创新.先后研发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新材料、新技法,个性鲜明独树一帜,在中国美术界引起强烈反响和轰动效应是当今中国画坛实力派画家之一

  • 标签: 房新泉 花鸟画家 表现技法 中国画 突出贡献 个性鲜明
  • 简介:15年前在青海第一次见到张文华时,他说他是来改变生活的,画里的生活与画外的生活。以後的几年里,为人做画,张文华果真有另一种气象。过去那种飘忽不定的画风变得深沉厚重了,激越的高山、辽阔的草原、沉郁的牦牛还有灵秀的藏族姑娘,这些形象像艺术家的图腾一样反复出现在他的画作中,让人为某种奇迹所感动.有敬畏也有亲切,有压迫也有轻盈。张文华说,那是另一种浪漫。

  • 标签: 印象 作品 中国 原文 张文华 生活
  • 简介:2007年的4月8日,我曾经来这里祝贺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的成立。十年来,我又亲眼见证了中国美院建筑艺术学院从萌芽、成长、壮大到今天的春华秋。昨天我看到了许江院长为《不断实验》教学展册子写的序言,题目是"雅园般的建筑实验",文中将美院喻为雅园,而美院师生,作为艺者,则沭浴在这种环境中,"凭持当代文人品质,操习自我理想的实验",不断探索,砥砺前行。

  • 标签: 雅园 中国美院 建筑艺术 实验 许江 序言
  • 简介:每一个展览都会伴随一个研讨会,这似乎是当代书坛的一个惯例。从来没有哪一个书法家希望静悄悄地办展览,静悄悄地撤展。书法展览毕竟在公共展厅,众多媒体、专家、学者和爱好者身居其中,隆重的开幕式毕竟能引起书家的自豪感和满足感,也能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这是展厅文化的要义,自然无可非议。开幕式之后的学术研讨会,往往是与会者被动而往,被动发言,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书法家 书法展览 开幕式 多媒体 爱好者
  • 简介:我曾不止一次参观过钦瑞兴的书法展,也有幸连续责编过他的3本作品集,彼此更有过清茶一杯的坦诚交流。但要谈论他的书法,却不能“嗤点”,而是要尽量在本体与主体、历史的关联中,在“世情”和“时序”的宽阔中看他和他的作品。当代书法面临的一个重要危机就是主体的“客观不在场”,或者说由于受到时代、媒介、场域等变迁的影响,书法创作或书法作品有时呈现出“无我”或“假面人”的情态,书家注重技法和过程,而心不在作品中。

  • 标签: 书法展 作品集 当代书法 “无我” 书法作品 书法创作
  • 简介:西文中的“Connoisseur”特指对艺术或其他事物的品味具有充分评价能力的人,是一个有广泛文化涵义的字眼,可以包括批评家、品尝家、鉴定家、专家、行家、评判者等等。中文翻译为“鉴赏家”似乎意犹未尽,这个词比较偏重品味欣赏的一面,而对鉴定批评的一面却表达不够。我想如果译为“鉴评家”,似乎更为贴切一些。但“鉴赏家”的译法已约定俗成,也就不好改了。

  • 标签: 鉴赏家 艺术 书画 创作 评价能力 文化涵义
  • 简介:前贤认为南宋时人只字未提“南宋画院”之原因,主要有“文献遗佚”、“误书”以及南宋本无“画院”。通过详细考察,本文认为:南宋人不谈“南宋画院”之根本原因是忌讳,南宋不是没有“画院”,而是南宋人不敢提及,即南宋赵升所谓“非曰阙文,不敢也”;元人不必忌讳,所记南宋“画院”是可信的。

  • 标签: 南宋画院 忌讳 虚拟画院 实体画院
  • 简介:一多维跨越性思维与复杂结构系统20世纪科学思维的重大突破性进展是由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提出而肇始,继而在1940年代由贝塔朗菲首创系统论,此后信息论、控制论、协同论、混沌、模糊理论和耗散结构论等一系列新思维、新观念的相继问世,不仅带来了知识爆炸性的增长和扩散,还极大地推动和促成了随后的石化产业、电子产业、通讯、交通工具的重大变革、进步,电影与电视、摄影、录音等记录和传输信息图像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便利,这一切都在极短的历史时间段内发生、发展,并很迅速地影响和反映在建筑、造型艺术领域.

  • 标签: 绘画表现 形态 重构 向度 生物 科学思维
  • 简介:“中国文艺复兴”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现代艺术思想史上最重要、影响最深远的命题之一。邓(1877—1951)、黄宾虹(1856—1955)之间长达四十四年的友谊,对研究这一命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段源自1907年的交往,在黄宾虹心中燃起一盏明灯,点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不久他移居沪滨,和邓、黄节(1873—1935)等国学保存会创建人共襄“古学复兴”的大业,全力协办神州国光社,出版古典美术文献,开始了他现代文化人与艺术家的生涯。

  • 标签: 黄宾虹 邓实 现代主义 民族主义 思想关系 学术
  • 简介:叶恭绰(1881-1968)是北洋政府初期“交通系”的第二号首领,也是民国时期乃至新中国建国初期文艺发展的重要人物。叶氏思想源自东塾学派,注重修德治学以及经世致用,认为文艺乃“表心胸之蕴蓄”。“洪宪复辟”事件中,叶氏与“交通系”其他成员在袁世凯(1859-1916)的胁迫下成为最重要的推手,事败后遭到舆论的唾弃。此一事件无疑对叶氏的人生观与艺术观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着重关注叶氏对历史上几位“大节有亏”人物的书法作品的评价,探讨“洪宪复辟”后其艺术审美观的衍变。

  • 标签: 叶恭绰 东塾学派 审美观衍变 洪宪复辟 交通系
  • 简介:全世界抽象艺术家,联合起来。当我们经历了美院附中、本科、硕士、博士、工作的洗礼后.相聚北京,学习抽象雕塑,兴奋与激动之情一时间难于表达,但我依然心潮澎湃.斗志昂扬。全国首届抽象雕塑研修班——在这里.我们将把抽象艺术的种子播撤;在这里,我们的梦想会慢慢实现。

  • 标签: 抽象艺术 研修班 雕塑 感言 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