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中国钢笔书法》创刊二十余年,使全国的硬笔书法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硬笔书法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为了进一步推动硬笔书法的教学普及和发展,培养书法的基础人群,展示书法创作与研究的新成果,从而掀起新的书法教育热潮,中国钢笔书法杂志社特举办“中国钢笔书法·首届全国教师书法作品大赛暨全国书法教师教育研究中心组建征稿”活动。

  • 标签: 教师教育研究 征稿对象 郑可 民期 创始会员 汇款地址
  • 简介:在设计或其他艺术创作活动中,常有这样一句话,叫“意在笔先”。我的理解,“意”就是构思、意念,属于思维的活动;“笔”虽说是一种工具,实际却隐含着实践、行动、印证、落实的含义。很明显,没有前面的意,即构思、意念,就没有后面的实践、落实的行动。“意在笔先”通俗地讲就是想好了再动笔,这个词语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创意先于设计的程序关系。什么是创意呢?简单说创意就是创新性的构思和意念。

  • 标签: 广告创意 广告设计 灵魂 生命 意在笔先 创作活动
  • 简介:2010年12月底,杭州关于书法的热点新闻之一是中国美术学院现代书法研究中心的庚寅冬至湖上雅集。在这一群以书法的现代性研究与创作为主要目标的艺术家身上,雅集这一传统文人的聚会形式取之以一种现代的策划思路和合书、创作、对话、互动的新形式,并在活动中为媒体准确地勾画了新闻关注点。

  • 标签: 现代性研究 中国美术学院 书法研究 社会意义 雅集 冬至
  • 简介:1995年起,我便开始涉足美国高等院校的陶艺教育工作.直2005年初,我才正式成为美国明尼苏达州杜鲁斯苏必烈湖大学的全职教师.然而,仅全职任教半年后,又毅然辞去十年来梦寐以求的美国大学全职教师的丰厚待遇,回到我的母校广州美术学院服务任教.

  • 标签: 美国大学 陶艺教育 高等院校 广州美术学院 明尼苏达州 教育工作
  • 简介:本文从美国首部《视觉艺术教育法规》的历史沿革,探讨美国视觉艺术教育的焦点问题,着力论述法规的作用及影响力、美术教育改革的源动力、以文化传承为教育目标等几个方面,评述其局限性及对当代视觉艺术教育发展的启示。

  • 标签: 改革 创造力 文化传承 国际竞争力
  • 简介:美国美国艺术》《来自巴黎的报导——卢浮宫重换生机》1993年11月18日卢浮宫二百周年纪念日时,新里舍利厄侧厅的开放,标志着扩建三部曲中的第二部的完成。十年扩建,耗资近1.1亿美元,卢浮宫从一个庞大的19世纪的建筑结构迅速迈进到21世纪,预计199...

  • 标签: 艺术家 卢浮宫 克莱因 现代艺术博物馆 艺术作品 双年展
  • 简介:生于1934年,美国雕塑家、画家、首饰设计师。他在密歇根大学学习焊接艺术。他被认为是美国第二代金属雕塑家中的中坚力量.并因他的铜、铝、钢铁臭像雕塑而享誉国际。

  • 标签: 美国 1934年 雕塑家 大学学习 中坚力量 设计师
  • 简介:1946年出生在南非,孩提时随中国和荷兰籍的父母移民到英国伦敦,在那里长大并接受教育。在获英国皇家艺术学院硕士学位之前,他获伯明翰艺术与设计学院学士学位。从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毕业后,他被邀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研究员,同时还获得了著名的肯尼迪奖学金.至今仍是唯一获得该殊荣的艺术家。他的演讲和教学遍布世界各地,目前他是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授。

  • 标签: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艺术学院 接受教育 硕士学位 学士学位 设计学院
  • 简介:美国《艺术新闻》《帕诺夫斯基学术思想研究会》为纪念20世纪最为杰出的、具有传奇色彩的人文主义学者,艺术史家欧文·帕诺夫斯基诞辰100周年,最近在新泽西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举办了为期三天的学术研讨会。帕诺夫斯基以其光明磊落的言行为自己树立了形象。他决不...

  • 标签: 帕诺夫斯基 艺术新闻 学术思想研究 艺术史家 天顶画 尼德兰绘画
  • 简介:前些日子,在鲁迅美术学院六楼的中国画系,在晏阳老师所带学生的工作室里,杨柳老师正在指导研究生们上一个阶段的创作课。到底什么是创作?创作怎麽教?创作怎么上?“不好回答,每个人心中都有各自的答案吧!”,就像陈苏平老师说的那样。创作本无一个绝对唯一的限定,也没有必要去钻这个牛角尖,艺术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

  • 标签: 研究生 中国画 创作 笔记 鲁迅美术学院 自然科学
  • 简介:笔者2012年受邀成为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访问学者,负责讲授学校春季和秋季学期的ART100课程。授课过程经历了课程登陆、学生选课、预听课、授课、网上交流、成绩录入和课下互动等完整教学环节,访学期间还全程参与了学校日常的各种教学活动,结合美国大学独特的教学环境,探讨了ART100课程构架和创新性应用以及美国大学美术通识教育的深层内涵。

  • 标签: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 美国大学 课程构架 通识教育 教学实录 美术
  • 简介:1900年至1950年是美国插画艺术的黄金时期。此时,绝大部分的美国中产阶级对于插画艺术抱有强烈的文化需求,一大批世界知名的美国插画艺术家创作的优秀插画艺术作品成为影响20世纪世界先锋艺术发展的杰作。对于这些作品的价值一方面体现在美国插画艺术家的艺术表现技术走向成熟,为插画作品赢得了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尤其是以传统欧洲的油画写实手法创作的插画作品,

  • 标签: 20世纪前期 插画艺术 美国 文化研究 艺术欣赏价值 题材
  • 简介:美国属于英美法系(CommonLawsystem),实行判例制度,其法律规定主要体现于具体的判例之中,并辅之以成文法规。美国的艺术立法也同样由判例法、成文法等法律渊源组成,它没有统一的艺术法法典.而是通过具体的判例与单行法规体现其艺术法律制度,因此,本文对当代美国艺术法所作的评述即是在抽象、综合了美国艺术立法的判例与成文法规的基础上作出的。

  • 标签: 艺术法 判例制度 单行法规 英美法系 艺术创造活动 艺术作品
  • 简介: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艺术创作能力.由《中国少儿版画》编辑部主办的全国教师版画创作研修班于2016年6月中旬在重庆市文艺创作基地重庆磐溪版画院举办.来自全国十余省市的少儿版画教师热情高昂,创作了一批充满生活激情、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版画作品。

  • 标签: 版画创作 文艺创作 重庆市 研修班 教师 艺术创作能力
  • 简介:抗日战争美术是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战期间,中国美术家们以笔墨为武器,积极投身于抗战,在宣传抗战的同时,中国美术得到全面发展,为新中国的现实主义美术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良友》画报是20世纪前期独特而重要的大众传播媒介,并在抗战期间得以广泛传播。

  • 标签: 中国抗日战争 《良友》画报 美术研究 大众传播媒介 中国美术史 抗战期间
  • 简介:为了帮助想法新颖却面临困境的当代艺术家,雕塑家惠特尼夫人于20世纪初成立了惠特尼美国艺术博物馆,该博物馆以创新为标志,惠特尼双年展是其招牌展。2015年博物馆新馆开放,每一层都放置着不同时期的作品,艺术品随处可见。惠特尼博物馆致力于全市当代艺术,这也是源于惠特尼夫人对当代艺术的关注和对艺术家创造的尊重。

  • 标签: 美国艺术 创新 20世纪 艺术家 博物馆
  • 简介:20世纪90年代,美国艺术在社区的实践经验就已经有量化的方法论文献被整理成册。社区作为公共空间的组成部分,其发展和变迁与城市进程有着直接关系。反观中国,从许村、碧山、石节子到羊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设计师涌入乡村,对介入式、参与式艺术创作方法的探讨也成为学术界的热门话题。艺术介入社区,其介入的对象、方式、结果如何?社区中的艺术又带来了哪些新的话题?社区和乡村同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在不同的意识形态下有着不一样的发展面貌。本文以20世纪60年代开始流行的美国社区艺术为研究对象,结合美国的文化和政治特征,通过案例来剖析社区艺术在美国实践的现状和所面对的问题。

  • 标签: 社区 艺术 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