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白技法是水彩画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技法之一,本文针对白技法在水彩画中的使用,从技法的形成原因、表现形式及运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与分析,意在解决人们对于水彩画中白问题在认识上的偏差。

  • 标签: 留白技法 水彩画 留白形式
  • 简介:20世纪海派文化、艺术的杰出代表人物,前有吴昌硕后有齐白石,而朱复戡的崛起,使世人似乎又看到了吴昌硕时代的风光——朱复戡的书法、篆刻、中国画、诗歌成就,足在延伸海派文化的气脉,尽管朱复戡的一生与上海有着若即若离的距离,但他的心性与诗、书、画、印之品格,都与海派文化有着千缕如扣的关联。除了朱复戡在艺术上的成就蜚声沪上之外,他一生中的一些传奇故事为他风流倜傥的才子相又平添了一些迷人的色彩。

  • 标签: 后人扫 扫落花 朱复戡
  • 简介:宋玉麟,1947年12月生于江苏太仓。1969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曾从事舞美设计多年。1979年调江苏省国画院。历任江苏省美术馆馆长、江苏省国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江苏省文联副主席等职。第八届江苏省政协委员,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

  • 标签: 宋玉麟 江苏省国画院 江苏省文联 艺术道路 协会名誉主席 舞美设计
  • 简介:米罗的晚期作品[德]哈约·迪克丁诸迪,华天雪译1956年米罗搬进了他在帕尔马附近建的宽大画室,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愿望。这所房子是由建筑师塞尔特设计的。从很多方面来看,这次从巴塞罗那到帕尔马的迁居都标志着米罗新阶段的开始。在这之前,他已是一位享有世界声...

  • 标签: 作品 绘画 象征主义 艺术家 象征语言 德洛内
  • 简介:回忆我公公沙孟海先生给晚辈书写墨宝点滴之事。那是一九九二年,公公沙孟海先生已九十三高龄,这时的身体每况日下。

  • 标签: 月人 天地 沙孟海 回忆
  • 简介:夏硕琦(著名美术评论家,《美术》杂志原主编、编审):杨义是一位满怀学术激情的画家,在创作上他不故步自封,而是在不停地探索、创新。近年来,在中国城市化强力猛进、生态意识大觉醒的时代背景下,他感应时代,与时代同步,开始城市山水画的创作。杨义的城市山水画可说是自然情怀、历史意识与时代激情的交融与笔墨表现,是历史的辉煌余韵与时代英雄的伟大创造的交响。

  • 标签: 杨留义 城市山水画 山水画家
  • 简介: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民国时期留学欧陆的女性艺术家群体的西画创作语言与中国现代以油画为主的西洋画融入民族血液的早期实践。其同样可视作管窥20世纪前期本土西画运动演进的一个历史切口。欧女性艺术家群体隶属于中国现代西画的"欧洲体系",因而具备了"欧洲派"的艺术语言风格与精神风貌,同时其艺术创作又兼具了特有的性别视点与感知经验。但由于时代的变迁、战乱、国难等诸多原因,这批女性艺术家的艺术成就似乎就此被历史所遮蔽,鲜少为当今的美术圈及普罗大众所认知。故此,有必要重申此群落的意义与价值。

  • 标签: 民国时期 留欧女性西画创作群体 形式语言 中国语境 女性视点
  • 简介:明中叶至明灭亡的百年之间,帖学大放光彩。此期间,虽然道统主义书风已不是主流书风,但在理论上做了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极大深化和丰富了道统主义书法理论。以吴门书派和董其昌为代表的古典主义书风完全摆脱了程朱理学对书法的束缚,纠正了赵孟颊复古主义追随者只顾其流而忽视其源的做法,将宋代“尚意”书风和晋唐书法一并成为学习、取法的对象,形成了纯正、典雅,书卷气极强的书风。在明代浪漫主义文艺思想大朝中,只有徐渭一人将浪漫主义书风表现到了极致。晚明的王铎、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和王了望等人形成了气势恢弘、视觉冲击强烈的表现主义书风。从书体上看,明中晚期在楷书、行书和草书方面都达到了新的高度,尤其是在篆、隶创作实践上的突破,为清代碑学的产生起到了破冰之功。

  • 标签: 明中晚期 程朱理学 道统主义 古典主义 浪漫主义 表现主义
  • 简介:奥内罗·文杜里(LionelloVenturi)说过:"塞尚是伟大的,在他面前人人都感到敬畏。""你似乎走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一个丰富而严峻的世界,那儿耸立着一座座高峰。"的确如此,尤其塞尚那些晚期的作品。而在他晚期的作品中,伴随着的一批水彩画,更是让人惊异不止,难以言表。在塞尚整个绘画艺术生涯中,不管是在他画静物、风景,还是人物画的时候,都以速写或水彩画的形式,为其母题之构图、形式和色彩做了大量的探索。在这些水彩画的探索中,他的画法放松而又严谨,随意而不失法度。下面我们就塞尚1900年到1906年所画的三幅水彩静物的形式意味的表面加以揭示。《啤酒瓶、玻璃水瓶和水果》、《瓶子、牛奶罐和苹果》、《玻璃水瓶和糖罐》三

  • 标签: 水彩静物 啤酒瓶 塞尚 水彩画 绿色苹果 垂直线
  • 简介:19世纪初是广州城市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所谓"广州全盛道光初"。但19世纪中期以后,政局开始动荡,行商经济走向衰落,城市文化也随之受到影响。一个世纪,生活其间的三、四代画人有着不一样的城市生活体验,他们笔下的城市生活,捕捉不一样的片段和感觉。本文试图透过其城市生活题材的绘画,探究绘画背后所隐藏的美术史和社会史脉络。

  • 标签: 清代广东 广东绘画 画人生活 城市生活
  • 简介:水彩画一般均采用透明水彩色绘制,这种以透明水彩色绘制的水彩画,18世纪在欧洲得以流行,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中期在英国取得了辉煌,经过长时间发展,形成了一整套绘画技巧和方法.由于水彩透明色的特性,浅色不能覆盖深色,而只宜深色在浅色上重叠添加,在进行常规水彩画绘制时,一般均采用先画浅淡色,并逐层加深,让空和留出明亮色和浅淡色的方法去描绘.为此,让空和白的方法则成为水彩画绘制技巧的特色和难点.但对于明亮点、线、面的留空,特别是那些复杂变化的明亮点、线、面,乃至形体的多次让空,一直是困扰水彩画绘制的突出难题.长期以来,人们试验了多种方法:粘贴胶纸、胶片遮挡,采用刀刮和加白粉绘制等,这些方法的使用,其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这些年来人们又试验出一种白胶(遮盖液)进行留空的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人们在使用过程中仍有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将白胶的运用方法和在运用中应注意研究的几个问题作以下阐明和介绍,供画友们研究商讨.

  • 标签: 留白胶 水彩画 绘画材料 绘画技法 着色程序 用笔技巧
  • 简介:记得15年前,中央电视台专题报道著名青年山水画家杨义历时54日,行程两万余里.饱游饫看,搜尽奇峰.作速写三百余幅,笔耕一年半.以浪漫主义手法创作了中国第一件表现西南六省名山大川的巨制《西南万里江山图》卷《0.35米×250米》。画面气势磅礴,意境深遂.技法多样,笔墨苍润.变化万千.自然天成.观者如身临其境,享受其无穷之情趣.至今仍留下深刻的印象。

  • 标签: 山水画艺术 彰显 浪漫主义手法 中央电视台 山水画家 专题报道
  • 简介: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省文联、福建师范大学主办的“岁月金”汤志义大漆艺术展于2015年4月22日15:00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本次展览由范迪安任学术主持,展出汤志义在第十二届全国美展中的获奖作品《凤归来》、中国美术馆收藏画作《香远·红莲》等作品。通过这些作品,不仅能让人全方位领略艺术家的个人风格及其艺术探索,更能从这些极具中国文化意味的意象中感受到大漆永恒的魅力。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艺术展 大漆 中国美术家协会 福建师范大学 获奖作品
  • 简介:对于全国高等美术专业学校的莘莘学子来说,宫六朝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已不知有多少美术学子看着宫先生著述出版的著作成长,伴随他们步入了神圣的艺术殿堂。别人不知,只有宫先生心中清楚,这成功的背后要放弃多少:十几年的著述生涯,近四十年的教学,每日里青灯黄卷,苦心孤诣,呕心沥血,才成就了十几年间近200册著作的等身之作;宫先生心中更清楚,一个文革后河北

  • 标签:
  • 简介:"文艺复兴"是个过于复杂的时空概念:什么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从何时开始?哪里是文艺复兴的摇篮?在下面的篇章中,作者不想讨论这些难缠的问题,而只想讲述一段发自内心由衷热爱的艺术史:1260年至1610年间350年的意大利艺术史,即从尼古拉·皮萨诺和奇马布埃等人崭露头角到卡拉瓦乔去世。意大利文艺复兴无疑是欧洲艺术史中最灿烂、最丰富也最受人钟爱的部分,它被介绍到中国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深入的研究寥寥无几,即便是概述性的通论也甚为潦草。国人对这段艺术史既熟悉又含糊不清,存在着很多问号。作者在文中试图传递下列信息: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派别林立,不同大师在同一时间各自发展,争奇斗艳;艺术家们之间关系甚密,通过分析师承关系可以看出艺术的发展脉络;艺术史绝非单线发展,不同种类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一直并存、相互影响、交互作用,应破除单一艺术进化论的偏见;艺术无所谓高下,只有趣味的不同,等等。希望通过这六期对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史的简要介绍,让读者对这片瑰丽多姿的艺术圣地有新的认识。

  • 标签: 文艺复兴艺术 意大利 哥特 晚期 艺术史 艺术进化论
  • 简介:英国格拉斯哥美术学院摄影系主任克里斯蒂娜·麦克布莱德在鲁迅美术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教学交流,在此期间,我们对她进行了专访。刘巍巍:您在鲁迅美术学院举办了一场题为"光变得静默"的主题讲座,为何要以此为标题?您能诠释一下其含义吗?麦克布莱德:"光变得静默"是指摄影家决定按下快门创造一个摄影形象的特别瞬间。摄影所表现的形象具有视觉与静默双重效应,是光线落于胶片上创造出来的效果。

  • 标签: 摄影系 布莱 克里斯蒂娜 双重效应 鲁迅美术学院 主题讲座
  • 简介:宋人碑志多署书丹信息,由此可通过书丹考察当时书法。北宋中期颇负盛名的宋敏求尤擅楷体,后世却湮没不彰。主要原因如下:欧阳修书风革新推崇与宋敏求同时的蔡襄书法,经过苏轼、黄庭坚、米芾等人助推,尚意书潮蔚成风气。谨守晋唐法度的宋敏求难免成为尚意书潮的革新对象,加之长期形成的宋明尺牍书法传统、帖学传统将其汰择出书史;宋敏求虽属儒者工书,但伏石书丹乃体力活,颇被书坛大家视为匠人书法、待诏书法,难容于崇道轻艺传统;宋敏求长期待诏阙下,其仕途经历限制了书法传播。宋敏求书丹研究昭示出至少两点方法论意义:其一,书丹个案研究能对古有书名今无作品的书家做更多元的考察;其二,以大数据观念兼重传世与出土碑志书丹,能对流动书家的碑志书丹予以编年系地,有助于了解当朝书坛人员构成,益于索解当朝的区域书风。

  • 标签: 北宋 碑志 书丹 宋敏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