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象许多创造发明一样,1780—1790的10年里,世界各地都各自产生了环形绘画的设想。但只有在英国,这个19世纪末世界上最富有、最发达的国家,理想才付诸于现实。只有在那里这个最大的都市,公众力量之大,足够资助全景画的费用,并需求视觉方面的信息,而全景画,作为大众媒介的艺术形式正合此意。爱尔兰人罗伯特·巴克一年前在爱丁堡成功地展出了两幅原始风景画,随后1793年在伦敦的利赛斯特(Leicester)广场开办了一个两层的圆厅展览。从此,每年展出一、二幅新作,一直到1859年(大约60幅)。早期展出的有英国的乡村风光和城市风光,还有英国人欢庆英法战争胜利的场景。以后开

  • 标签: 城市风光 乡村风光 创造发明 巴克 艺术形式 爱尔兰人
  • 简介:河南郑州中原福塔全景画《锦绣中原》是鲁迅美术学院全景画创作的经典之作,也是已故老艺术家李福来先生主持创作的最后一件全景画作品。这件作品以其恢弘的气势,强烈的视觉震撼力以及使人身临其境的艺术感染力而成为全景画创作的里程碑。《锦绣中原》以2009年初春——阴历三月初三日的清晨为时间断面,以初春的自然风光为背景,

  • 标签: 李福来 艺术感染力 鲁迅美术学院 间断面 艺术形式 文化板块
  • 简介:1787年爱尔兰人罗伯特·巴克发明了全景画并申请了专利,全景画这一新词也随之诞生,并被载入了词典中。《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全景画作如下解释:“在视觉艺术中指连续性的叙事场面或风景,按照一定的平面或曲形背景绘制,画面环绕观众或在观众面前展开。通常以粗放而真实的手法绘制,与布景或舞台画相似,盛行于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全景画在英国诞生,曾经在18、19世纪的欧洲震撼朝野,它不仅是一种特殊的展示图像的方式,同时也是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视觉艺术 全景画 欧洲 早期 19世纪 爱尔兰人
  • 简介:在传统与创新的话题中,我们最终是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去辩证的。石涛所说“笔墨当随时代”大概是讲笔墨精神应该担当起时代反映的诸多问题。绘画作品应当具有当代最大含量的社会人文内涵.以期很好地推动绘画历程的良性发展。“传统”是古老而又时时刻刻鲜活的,它是动态的。我们今天的一切努力在经过百年之后也将被视为“传统”,所以创新还是很重要的,毋庸赘言。

  • 标签: 绘画艺术 传统与创新 笔墨精神 良性发展 绘画历程 人文内涵
  • 简介:“道法自然”是老子道德经里的句子,先哲在论及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时,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精辟论断。其原意是说道与天地万物并主而共存,人为万物之灵,人因与物均有私情,故应取法地之至公的自然之德,地应取法天无不覆的无为之道,天应取法大道虚无清静的真一体性。道本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巅者,顶峰也,大道之巅,是以无极。此是规律,应是一种大境界,一般很难企及,有志“道巅”者,象征其对大道此生不懈的追求。此人乃我兄东北书坛名家又是社会活动家的杨鸿先生是也。

  • 标签: “道法自然” 书法家 社会活动家 道德经 杨鸿声
  • 简介:以长啸为极致,以隐逸为超越无疑地,我们处在行进快速的突变[mutant]世界,这是个一切加速连结突然断裂崩溃分合的世代,文化的紊乱性[culturalanarchism]与不可知论的人生[agnosticism]全面侵蚀着我们!生在此感叹迷茫庸碌之时,在知识爆炸、

  • 标签: 隐逸 音声 言说 记忆 空间 不可知论
  • 简介:嵇康的“无哀乐”,在中国美学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苏轼则集儒、释、道精神之大战,提出了“书初无意于佳乃佳”的论点,这是他对前贤追索后的甘苦之言,是其审美思想的集中表现。

  • 标签: 声无哀乐 审美思想 嵇康 中国美学史 表现 精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有“文人画”之说,一“文”一“人”而成之画,谓之“文人画”。所谓“文”者,以成其志;“人”者,以成君子。《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仲尼曰:‘《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 标签: “文人画” “文” 《春秋》 儒家经典 《易》 《礼》
  • 简介:1997年5月,香港回归前夕,我参观了一个不平常的画展,就是李延创作的《魂系山河》画卷的展览。当我走近展厅,首先被六十多米的空前巨著的强大气势、张力和沉沉的历史感所震撼。细细观赏后,我又为画面所表现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深深感动。这是我参观画展极少有的感觉。为此,我当场表示,要为这样艺术巨构写点什么。我不想就作品好在什么地方,作太具体的分析,这可以留给评论家去做文章,只想作为一个画家,一个同是人物画的同行,来谈几点感想。第一,我为画家的魄力与勇气、不赶时髦不追潮流的精神叫好。中国画在80年代,向西方现代派学习是大潮流,追求前卫、先锋是时髦。90年代以来,进入艺术市场成为一个大潮流,而以笔墨中心论的回归传统,又成为新的时尚。十多年来,种种原因使

  • 标签: 中国画 现实主义精神 人物画 西方现代派 中心论 艺术感染力
  • 简介:谢赫(南朝梁)《古画品录》:"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后世以"气韵生动"为画论千古不磨之论。

  • 标签: 气韵生动 谢赫 音声 《古画品录》 自古及今 千古不磨
  • 简介:7月7日上午,由浙江画院、浙江省中国画家协会主办的"四缘——徐小飞、白云、池沙鸿、王大川作品展"在杭州国画院美术馆开幕。明眼人一望而知,展览的题目移用了徐青藤的戏曲《四猿》,移用此题,直接的原因,是徐小飞、池沙鸿、王大川、白云四位道兄俱为上世纪丙申生人,肖猴,今岁正值花甲之庆,四人各出佳作,共同展出,以作小结;其次,四人工作单位不同,职业各异,但书醉缘,相知相赏,每多会心。

  • 标签: 国画院 中国画家 申生 徐青 画院副院长 工作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