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艺术创作意境有三个境层:一是直观感相模写始境,是以情性;二是活跃生命传达又境,是以气胜;三是最高灵境启示终境,是以格胜(宗白华《美学散步》)。作为视觉艺术绘画,其第一境层主体即画家在与作为客体物象互动中,作为深入观察手段,写生既是重要也是必须。现以笔者根据长期艺术实践深刻体验简述以下几个方面。

  • 标签: 写生 自得 静观 万物 《美学散步》 艺术创作
  • 简介: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全面开展2014年1月16日,文化部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全面开展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此次普查旨在进一步推动美术馆专业化建设,全面了解科学分析全国美术馆藏品资源现状,加强对国家美术收藏统筹管理,提高收藏质量效益。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是“十二五”期间文化部实施“国家美术收藏工程”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针对国有美术馆藏品进行普查。

  • 标签: 新中国成立以来 美术馆 馆藏品 新闻发布会 专业化建设 “十二五”
  • 简介:杨飞云君嘱我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油画院筹划“寻源问道——油画研究展”写点东西,我一时觉得无从下手。这几年我对中国油画现状写过一些文章,话说得不少,但自感限于视野与水平.新意不多,再说就是“老生常谈”了。无奈杨君诚意相邀,我只得硬着头皮说两点意见,请同道们批评。

  • 标签: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个性 中国油画 杨飞云 画院 老生
  • 简介:相对其他画种,关于版画,美术馆似乎说得并不太多,这涉及许多因素,比如版画介于绘画艺术与印刷技术之间特殊导致其进入传统意义美术展示空间时不被重视,比如时代造就对版画惯性功能认知限制了当下受众接受广度,又比如"复制"特征模糊了当下市场经济氛围下可清晰辨识,等等。观澜国际版画基地影响及平台效应近年来虽然格外凸显,但毕竟属于个别案例;各类版画展览除了全国版展等规定性动作,也并未引起足够关注与推广,

  • 标签: 版画创作 印刷技术 全国版 复制性 中国版画 艺术工作室
  • 简介:内森·朱尔维西斯说:设计应该讲述一个故事并且应该是原创。他作品便出色地展示出这一特点.带我们走入那美丽而又恐惧世界。

  • 标签: 恐惧 女孩 原创性 讲述
  • 简介:柳宗悦构建具有东方特色思想文化体系生活美学理念,在保护与传承日本传统文化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随着柳宗悦著作出版,一些中国学者著述相关研究成果相继出版,中国艺术院校中也有了相关课程,全国各地出现了许多以“民艺”为名公司作坊。如今,传统手工艺迎来发展大好时机,构建传统手工艺新传承途径,以新创造服务于人民社会生活。从这个层面而言,柳宗悦对我们有着特殊现实意义。

  • 标签: 柳宗悦 民艺 民艺运动 日本民艺馆 传统手工艺
  • 简介:当代对画派认知存在着过于宽泛过于狭窄两种倾向。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来,一大批前辈学者将“扬州八怪”正名为“扬州画派”,已突破传统画派界定理论。其后.“清初金陵画派”提出与之一脉相承。画派界定应紧系特定时代历史情境,综合考察其思想倾向、审美取向、风格特征个性差异。和而不同是一个画派生命力昭示。20世纪“新金陵画派”、“长安画派”等是时代造就,约定俗成.实至名归。有人生搬硬套古代封闭状态下形成画派观,以“传承关系一致”作为“风格”核心标准,否认这些画派;将正常学术分歧扣上“打造画派理论先导”帽子,有失学者风范。文章还认为当今画派热是具有丰富复杂时代内涵文化现象,正面、负面同时存在,应具体分析,不应全盘否定。

  • 标签: 画派观 时代性 清代扬州画派 清初佥陵画派 新金陵画派 蕊派热
  • 简介:齐白石绘画在1922年通过陈师曾首次带往日本展出,引起轰动。自此以后,齐白石作品相继通过各种途径在日本得到传播。本文试图通过文献疏理,廓清这段史实,希望能有助于人们从另一个角度认识齐白石艺术及其影响。

  • 标签: 齐白石 陈师曾 中日绘画展览会 日本 须磨
  • 简介:环境艺术是诸多美术成分与所处环境共同组成一个综合体。当前,人们生活空闻变得越来越小,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因此,环境意识也就越来越强。人们更加迫切地要求环境艺术来为他们更好地服务。环境美术目的在于将人类生存有限空间进行无限、合理规划利用。大至城镇规划、建筑设施,小至室内陈设、服饰、玩具,乃至

  • 标签: 环境艺术 美术 文化环境 生活节奏 环境设计 文化整体
  • 简介:  从1981年于浙江兰亭召开"中国书学研究交流会"(事实上"首届全国书学讨论会")算起,到2006年止,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全国书学讨论会"(以下或简称"书论会"或简称"书学讨论会")已举办七届.七届书论会举办,不仅极大促进了当代书法理论深入发展,而且也有力推动了当代书法创作与书法教育事业全面繁荣,可谓功莫大焉!但取得成绩同时,也留下了一些有待正视、有待克服与有待弥补缺憾.……

  • 标签: 书学讨论会 讨论会主题
  • 简介:罗马石头及其他──意大利访古散记(四)钟涵(六)威尼斯一到威尼斯,我立即明白:它迷人景色成全了威尼斯画派产生。这个接近东方水之城,濒临大海,180条运河纵横交错,几百架桥如飞虹卧波,两岸密集、像从水里升起来建筑,包括200处宫殿、10个教...

  • 标签: 样式主义 文艺复兴 意大利 威尼斯画派 折衷主义 罗马
  • 简介:罗马石头及其他──意大利访古散记(二)钟涵(二)基督教艺术罗马石头历经浩劫。北方蛮族入侵焚掠,基督教一上来把异教偶像打翻在地,还有罗马人自己糟蹋。兴建君士坦丁凯旋门,不惜拆旧拼用(这使我想到圆明园劫后残之被搬用)。而马尔库斯·奥列留斯帝骑马像...

  • 标签: 哥特式教堂 意大利 基督教艺术 罗马 文艺复兴 宗教艺术
  • 简介:只有不再局限于“间接“复数所谓版画标准定义,发挥出多材料、多手法特点,快捷地新技术、新媒介相结合来敏锐地表现当代。

  • 标签: 间接性 复数性 束缚 创造性
  • 简介:郑板桥是一个矛盾结合体。矛盾不可调和地将他推到无可奈何处境。他摒弃作为上层建筑儒家思想,但又找不到一种新学说和理论以之替代。在郑板桥思想中形成了一种幽默意识。难得糊涂体现出他幽默意识是对现实社会反叛嘲弄。“六分半书”淋漓酣畅地表现了郑板桥幽默意识。“六分半书”创作过程建立了与“馆阁体”书法相对抗美学思想与原则,形成了完整与“馆阁体”书法对抗性美学体系。“乱石铺街”艺术风格验证了“六分半书”是表现郑板桥幽默意识绝妙形式,是实践内容形式统一原则典范。“六分半书”体现了郑板桥对艺术社会反叛与嘲弄。

  • 标签: “六分半书” “乱石铺街” 幽默意识 郑板桥 中国 书体
  • 简介:尚扬在《吴门楚语》中放弃了自己先前绘画惯例:画框,画布,颜料,以及由它们组成画面形象。这次,他运用了新物质材料进行创作。这些创作与其说是绘画,不如说是制作:有些是通过火方式烧制而成,有些是通过粘贴方式拼装而成,有些是通过铸造方式改造而成。尚扬运用了许多新材料、新物质作为作品构成要素。尽管这些作品最终形式看上去还是以绘画面貌出现(这些作品是以平面画框形式

  • 标签: 尚扬 楚语 物质材料 画面形象 画框 现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