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我们的习惯只会注意“有意义“的发人深省.而往往会疏忽“无意义”的荒谬会更加接近真实。两种观看的方式、角度、态度并不是让学生去判断孰是孰非.谁高谁低,而进入另一种价值评判的误区.使无意义的东西变得有意义并具有生命的能量,相反也可以使原来很有意义的事情变得很无趣,我想影片想告诉我们的观点就是其实真实与虚幻并不重要,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如何的用“心”“眼”去观看身边的世界,所谓的创造力适用人类社会的所有领域.而不仅仅是艺术界。

  • 标签: 行为艺术 “观看” 杜尚 现代艺术 艺术精神 静物画
  • 简介:本文以人们普遍认同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命题为基础,提出艺术美来源于三个世界,即创作主体的心灵分别向另外两个世界敞开.经感物、同构和兴会、移情的双向作用,吸纳物理世界的具体表象和文化世界的相关观念并加以融会的结果;这样便较好地解释了“师物”、“师心”、“师古”三者的内在关系。

  • 标签: 三个世界 师物 师心 师古
  • 简介:一:吴让之印风的主要来源1:汉印的悉心模仿为吴让之印风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印是古代印章经历一千多年的发展达到了最成熟的阶段,它以庄重典雅的面貌,成为后世历代印人师法模仿的典范。汉印成为绚烂的明清流派得以发展成熟的重要基础。汉印的风格所体现的方正、平和、博大等特征与中国古代艺术中占主导地位的审美思想是一致的。自元代吾丘衍、赵孟颊提出复古主义的印学主张,明清印人或云“印宗秦汉”,或云“印宗汉晋”,其核心都是师法汉印的风格,都是把师法汉印做为基本准则。“学印不宗秦汉非俗即诬”大多数有成就的篆刻家都曾以临摹汉印作为入门的途径。

  • 标签: 印风 中国古代艺术 审美思想 复古主义 汉印 清流派
  • 简介:今草属于草书的一种,也是草书中实用价值最高的一种,正因为这样,作为正体字的一种辅助快写体,今草得以从产生一直通行到现在。我们认为,今草是承袭并进一步发展、改造了章草的草法(就是说。今草比章草更。草。)而渐渐形成的一种新型草书。它字形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个是章草。一个是楷书,其中,章草应该是今草书字形最主要而又最直接的来源。但在这一点上。人们却持有其它不同观点,有的甚至相当有影响.以下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两种。笔者认为。这两种观点都是有失偏颇的。

  • 标签: 今草 章草 草书 楷书 观点 代表性
  • 简介: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礼部尚书。谥文敏。姜绍书《无声诗史》卷四称:"崇祯间晋礼部尚书,年近大耄,犹手不释卷。灯下读蝇头书,写蝇头字。盖化工在手,烟云供养,故神明不衰乃尔……画仿北苑、巨然、千里、松雪、大痴、山樵、云林。精研六法,结岳融

  • 标签: 书论 容台集 烟云供养 禅室 玄宰 巨然
  • 简介:该文细致分析了汉武帝推动营造的西汉皇家苑林——上林苑的若干思想动机与观念来源。进而认为除进行游猎、玩赏这一基本动机外,武帝时代所营造的上林苑主要与下列四个层面的观念渊源有关。其一、汉初以来活跃在宫廷内外的方士集团为武帝提供了关于宇宙空间与仙界的认知。其二、司马相如在文学作品《上林赋》中则为其呈现了一个理想化的杳远空间与构建蓝图。其三、武帝即位早期即具有的“内修法度、外攘夷狄”、“王者无外、天下一家”式的政治与学术修养则为其建构上林苑提供了某种心理暗示。其四、秦至汉初宫苑池沼景观的修建则为武帝和武帝时代的工匠提供了可以依据的视觉“模本”。

  • 标签: 西汉 武帝 上林苑 营造动机 观念来源
  • 简介:本期呈现用社会学、图像学的方法研究美术史有关问题的文章,其中《“才”出何地——古代书法家来源地区位分布变迁研究》一文聚焦书法史研究中较为薄弱又很基础的一环,即中国历史上书法家来源地区位分布变迁的趋势和各时期呈现的规律特点。作者在大量史料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考证历代书法家来源地分布的具体情况。更以宏观的视野,发现古代书法家来源地区位分布变动在长历史时段中呈现的变迁状态与规律,并进一步探索其深层的影响因素。《徐悲鸿马的图像学阐释》一文从三个层次分析徐悲鸿笔下的马,作者重点阐释了形象背后文化的、情感的因素和其精神象征意义,指出徐所画不是现实世界的马。

  • 标签: 区位分布 来源地 书法家 “才” 变迁 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