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高职院校陶瓷产品造型专业陶瓷工艺课程为例,分析了该课程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探索出新形势下针对高职院校该课程教学改革新的思路、方法,进而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 标签: 高职院校 艺术类学生 陶瓷工艺学 教学改革
  • 简介:(一)造字之体草体之字法自成体系,既不同于说文系统,又不同于隶书系统.许慎"六书"是对秦小篆以前的造字、用字理念的总结,隶草是对隶书的简化,是以隶书为上限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草隶仍是隶书,属于"准草体",是草写、简写之隶书.不同时代文字简化,形态各有所指,汉初隶草的书写原则主要是对隶书形构归纳,以指代合并符号对应简化记录隶书.检索其它书体字书,字法均是稳定不变的,草体字书则不同.由于不同偏旁简化产生趋同、形近,因此,后世归纳草体字书部首,既有说文系统,又依草体之组织,以草书代符为部首系统加以补充辨析.所谓代符,是民间俗体草书简化讹变所产生的大量形似,偏旁假借.不是先有组织再行派生,而是相反地各生其式,不约而同,后来约定俗成,遂由其中之一为共式代替其余.

  • 标签: 草体字 隶书系统 字书 组织 造字 约定俗成
  • 简介:本人拟以当今日本金泽地区三种著名传统漆工艺的现状为依托,析解从传统文化中成就的传统漆工艺之当代所为。传统漆工艺非工匠所专属,其不仅承接现代应用工艺的走向,也应为今天艺术院校漆艺课程教学的科目之一。地处中国南大门的广州美术学院,正期待让传统漆工艺于接轨现代应用来营造具地域特色之教育模式。那么,打开课程中以使用天然漆材来进行教学这扇被尘封多年的门,正是当务之需。

  • 标签: 传统漆工艺 漆艺教学 现代应用
  • 简介:据《图画见闻志》记载,郭熙是河阳温县人,神宗时为御书院艺,工画山水、寒林,其风格"施为巧赡,位置渊深,虽复学慕营丘,亦能自放胸臆,巨障高壁,多多益壮,今之世为独绝矣"2。由此可知郭熙并不是翰林图画院画家,而是御书院画家,至于为何郭熙在御书院,而非翰林图画院,已经不可考,但郭熙是宋朝的宫廷画家,这是不容置疑的。

  • 标签: 《林泉高致》 随堂笔记 教育学 《图画见闻志》 翰林图画院 解读
  • 简介:文献产生的前提是文字,而汉字滥觞于夏商,现藏上海博物馆的《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东汉灵帝喜平四年蔡邕亲自书写的《熹平石经》和魏晋时期的《三体石经》等都是集文献价值、书法艺术于一身的明证,因而书法史在一定意义上讲也是文献史。因而,以目录、版本、校勘、辨伪等为主干知识的文献,其并非‘‘纯客观的学问,它本身就是方法、观点和技能”。[1]

  • 标签: 主干知识 文献学 书画鉴定 战国楚竹书 上海博物馆 孔子诗论
  • 简介:“永嘉之乱”以后,新书风的中心由洛阳转移到了江南一带。王羲之的书名开始兴起并迅速传播,到了庾翼去世,东晋书坛便彻底由王羲之独领风骚。他作为东晋书风的标志,变革“古形”,拥有着“今体”书法的基本特征。

  • 标签: 书风 包容性 帖学 王羲之 书法
  • 简介:服饰手工艺是服装整体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服装设计中服饰手工艺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给服装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注重服饰手工艺,会有助于开拓设计思维、更新设计理念、形成作品的鲜明个性和风格,使服装产生丰富独特的艺术审美效果。

  • 标签: 服装设计 服饰手工艺 表现形式 作用 意义
  • 简介:“书画同源”是中国书画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尤其是当我们撇开上古的”书画同体而未分”,以“象形”为基础的六书不论,则自晋至明,这种同源关系主要体现于绘画创作,而不是书法的创作中。虽然书画具有相同的气息与节奏,但书法的早熟尤其是其在文化层次上的高于绘画,使书法对绘画的影响比绘画对书法的影响要来得深远。尤其是元代之后,“以书入画”的理念透过赵孟频的身体力行而达于极致,一时间,”书法性绘画”成为画坛正宗。因此,从苏轼、米芾、扬无咎、赵佶、赵孟频、倪云林、沈周、唐寅、文徵明、陈淳、董其昌,直到清初的王铎、傅山诸家,作为书画兼工的大家,尽管十分注重绘画用笔中的书法韵味,但却并未注意到书法创作中的绘画意趣。论他们的书法,与纯以书法为专工的”书家书“并无本质的不同。

  • 标签: 20世纪 “书画同源” 绘画创作 简论 画学 海派
  • 简介:提起"毛猴",相信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会是《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不过这里所讲到的毛猴跟孙悟空可没任何关系,远看上去,那是一只只不到一寸的小猴子,各个姿态万千,活灵活现。毛猴又称金蝉猴,过去俗称"药材猴儿""猴戏""知了猴",是具有鲜明京味特色的民间手工艺术品,可以说毛猴艺术是猴子的天然情趣与手艺人创作的完美结合。老舍夫人胡絜青曾为"毛猴"题诗:"半寸猢狲献京都,惟妙惟肖绘习俗,白描细微创新意,二味饮片胜玑珠。"

  • 标签: 手工艺品 民间 手工艺术品 新生 天津 《西游记》
  • 简介:柳编艺术是我国传统民间工艺美术门类之一,在产品造型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体现出器形、体量多样化,器物造型组合化,器物色彩丰富化的时代特征。本文对当代柳编工艺美术品主要造型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以期为传统工艺的成功发展提供借鉴。

  • 标签: 柳编 工艺美术品 造型特征
  • 简介:上个世纪,吴昌硕与日本艺术家日下部鸣鹤、河井荃芦、长尾甲等人交往的历史已为世人所熟悉,笔者近日读到刘江先生所编的《吴昌硕印论图释》,发现其中有16方"千寻竹斋"、13方"园丁"、带有"园丁"字样的印面24方,"翊"和"翊印"13方。如此之多的相同内容不同风格的印章,都是吴昌硕为一个叫闵泳翊的人所刻。

  • 标签: 吴昌硕 印章 交流 印学 中韩 边款
  • 简介:郑午昌是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重要先行者,由于其活动和著述的局限,常常被加以"保守"、"国粹"的标签。笔者希望通过对郑午昌的美术思想进行整体的研究,探讨其对传统画的嫁接与重构,以及如何将朴学的方法应用于美术史研究中,进而发现其在中国艺术史学上主动汇通中西学说的一面,为传统画的现代表述提供另一种观看角度。

  • 标签: 画学 转型 郑午昌 美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