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8 个结果
  • 简介:和初学者谈构图王家儒构图,无论是对一位声名显赫的绘画大师或初涉画坛的学生来说,都是同样至关重要的。任何一幅写生或创作,都是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及美感,将线条、形体、色彩等诸要素通过一定的法则将其构成艺术的画面,一个趣味中心,让欣赏者在这个引力牵引...

  • 标签: 初学者 正空间 形式美感 负空间 中间色调 垂直线
  • 简介:李瑞清任监督的两江优级师范学堂,培养出了一大批著名学者、教育家,如吕凤子、姜丹书、丰子恺、李健、胡小石、张大千等,他们在美术、书法创作、理论研究、教育方面都有着不同寻常的贡献。而在高等书法教育与书法创作卓有成就者,胡小石为第一人。胡小石(1888-1962年),名光炜,字小石,号倩尹,又号夏庐,晚年别号子夏、沙公。原籍浙江嘉兴,生长于南京,曾任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等师范学校、西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云南大学等大学教授。解放后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图书馆馆长,兼任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京市委员会副主席,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印章研究会主席,南京博物院顾问等。胡小石先生幼承家学,5岁由父授《尔雅》,10岁曾入私塾学习。1905年3月,17岁时考取宁属师范简易科,学习数理化学、教育学等学科。1906年考取两江优级师范预科,由于成绩优秀,不到一年的时间即插班进入两江优级师范农博分类班,后因文章出众,得李瑞清赏识,遂特加青睐,并亲授传统国学,成为李瑞清入室弟子,书法得其精心教导。1910年两江优级师范毕...

  • 标签: 书家并举 学者书家 小石学者
  • 简介:郭沫若是中国的现代学者,大文豪。他不仅是著名的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致力于世界和平运动,而且书法也享有盛名,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百年难得一见的才子,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一生充满了传奇经历的革命家。他原名开贞,又名鼎堂,笔名沫若(因为他的家9有两条河叫“沫水”和“苦水”),四川乐山人。早年留日学医,曾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抗日救亡运动以及反法西斯独裁统治的斗争。

  • 标签: 中国现代史 郭沫若 学者 学识 世界和平运动 抗日救亡运动
  • 简介:作为一位新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闻一多(1899—1946)同时兼事学术研究、诗歌创作与美术实践,更可谓近世不可多得的"通才"。以仅仅47年短暂的生命计算,闻一多在创作与学术研究各个方面所积累的成果是其同代人所难以望其项背的。

  • 标签: 闻一多 艺术学 学者 学术研究 诗歌创作 代表人物
  • 简介:举办一个信札展览,是我期盼已久的。写字很多年,经常参加书法圈的活动,深感当今书法文化的贫困和文人被淡薄,很苦恼。有时候自己写字和写文章的时候,总喜欢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毫无疑问,中国的书法本来就是文人的,文人才可以玩出来的。传统这么几千年,且不说最初源头上那些留下来的字,算不算文人的,至少是成熟

  • 标签: 学者手札 守望延续 延续当代作家
  • 简介:举办一个信札展览,是我期盼已久的。写字很多年,经常参加书法圈的活动,深感当今书法文化的贫困和文人被淡薄,很苦恼。有时候自己写字和写文章的时候,总喜欢从这个角度来看问题。毫无疑问,中国的书法本来就是文人的,文人才可以玩出来的。传统这么几千年,且不说最初源头上那些留下来的字,算不算文人的,至少是成熟以后的书法艺术,整个都是文人的。在这种背景下,书法是文人生活中流出来的东西。文人身份和书法的关系过去是不需要讨论的,可是到了新文化运动之后,尤其是近50年来,这个问题开始由社会巨大的变革而逐渐成为问题。

  • 标签: 当代作家 书法文化 守望 手札 学者 新文化运动
  • 简介:1绘画语言比较表面,也比较窄,它并不是绘画的根本问题。但在上世纪80年代初,那确实是个有火气的问题。激进的观点认为绘画语言的类型之间有高低,"表现的"高于"写实的","抽象的"高于"表现的",认为艺术家越富于创造性,他的绘画语言就距离视觉真实越远。相反的观点认为语言探索,应该在写实里面进行,写实之外的探索大逆不道,至少有害无益。对立双方各执一词,都很难让我信服。我相信艺术总是发展的、变化着的。但也不至于为了发展探索就"一把火烧掉卢浮宫"吧?我很迷恋遗产老画,但也未必就"三百年前怎么素描

  • 标签: 绘画语言 语言优势 艺术家 作品 艺术界 油画语言
  • 简介:由作家、书法批评家斯舜威、张瑞田策划并主持,旨在鼓吹当代书法的个性书写与文化表述,展现中国书法的古典魅力的“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近日在北京市通州博物馆开展。

  • 标签: 当代作家 手札 学者 作品选 当代书法 文化表述
  • 简介:  斯舜威(以下简称"斯"):由我们联手策划的"心迹·墨痕:当代作家、学者手札展"(以下简称"手札展")在媒体披露消息后,引起了许多文化界和书法界人士的共鸣.这次展览的独特之处在于,虽然也是以展厅为载体,以书法为核心,展示汉字毛笔书写的魅力,但更加着眼干当代书法创作所缺乏的文化表述、个性表达,以及与此相关的内心表露.……

  • 标签: 学者手札 展对话 展文化
  • 简介:《礼记·学记》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当年有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陆维钊、陆俨少、沙孟海等组成的一个老先生群体,教学与创作力量都非常强。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要为中国培养一流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然而有好的先生也还需要有相应的学生,方能实现宏愿。善学的学生,不需先生多花精力,

  • 标签: 善学者 礼记·学记 艺术教育家 潘天寿 沙孟海 陆俨少
  • 简介:威廉·塔克(WilliamTuCker)的《雕塑的语言》(THELANGUAGEOFSCULPTURE)成书于20世纪70年代,尽管至今已经近50年,2017年此书中文版出版,读来仍然让笔者兴奋不已。

  • 标签: 语言 雕塑 读后感 LANGUAGE 20世纪70年代
  • 简介:绘画的发展离不开颜料技术的进步,事实上任何一种艺术媒介的进步都伴随着材料媒介的变化。而颜料作为绘画的重要材料和手段,更承载视觉媒介的功能。如何使用颜料,怎样看到颜色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尤其是当代绘画的一个重要议题。那么一个问题产生了,什么是颜料?什么是颜色?

  • 标签: 视觉语言 画面表现 当代艺术 颜料 绘画 媒介
  • 简介:近年来,中国当代油画出现了不少以各种个性化笔触来表现物象的作品。在油画语言的研究领域中,笔触一直是艺术家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笔触承载着丰富的审美内涵,笔触可以投射出艺术家独特的个性情感与精神。

  • 标签: 当代油画 油画语言 笔触 审美内涵 个性情感 艺术家
  • 简介:水墨语言在新的语境下不断变化,是中国画的身份象征也是个人风格的体现。李慧在不断探索水墨语言的过程中,融入更丰富的含义和个人经验。对于传统与当代,具象造型与抽象语言,她有着自己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 标签: 水墨语言 中国画传统 媒介
  • 简介:  编者按:本期对雕塑语言的转换、观念的尴尬、抽象与具像等问题进行探讨,本期文章从各自的角度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反映出对当下艺术现象的敏锐嗅觉.雕塑是当今火爆的艺术活动中的亮点.……

  • 标签: 语言转换 雕塑语言
  • 简介:反思当代书法学术史二十年来的成就,我们就不会忘记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学者,他始终站在中学韵讲坛上,却著作等身,做着甚至让高校专家惊慕的学问:博通诗书画印之学,穷究中西美学之理,精研元明书法之史。如此罕见的治学视野与如此精深的专门研究,在当今整个学界恐怕也为数不多。这位学者就是惠山无锡的蔼然长者楚默先生。他的《楚默文集》共12卷,最近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这些著作集中了他的书学、美学观及书学史观,是当前书法研究的重要成果,值得一读。

  • 标签: 《楚默文集》 上海三联书店 当代书法 中西美学 书法研究 学术史
  • 简介:短短两个月.人生中的一个小片段.一伙儿喜爱艺术的男女老少.带着各自的目的齐聚在一起.共同经历了一段抽象雕塑的熏陶和洗礼,那一段丰富的旅程.短暂而让人回味。

  • 标签: 雕刻艺术 雕塑 艺术作品 雕塑语言 材料特性
  • 简介:艺术是时代的产物,任何艺术的产生必然带有时代特色。综观当代绘画的发展轨迹,不难看出.对艺术真谛的追求及强调自我个性的张扬已成为广大艺术家的共识,传统的表现形式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当代绘画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

  • 标签: 表现语言 绘画 艺术家 自我个性 艺术真谛
  • 简介:1989年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了唐纳德·贾德的作品——一只闪闪发光的铜箱子。当时笔者曾见到有两位十几岁的少女走上前去,边笑边用脚踢着箱子。突然,她们发现箱子的表面光亮鉴人,便对着“镜子”整理起头发来,最后她们又弯着身子亲吻一下自己的形象。为什么这件作品会同时遭来脚踢和亲吻,为何博物馆人员对此无动于衷呢?这正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我认为,这件物体的外表所具有的作者所说的那种绝对的和“明确的

  • 标签: 极少主义 唐纳德 贾德 斯特拉 虚无主义者 米切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