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6 个结果
  • 简介:又到年末岁尾了,对于编辑部的同志们来说,是总结也是新的起点。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怀着办刊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择取高水平的研究文章及各种权威评论,为读者提供一流的研究,更新的信息与学术亮点。本期开篇是李砚祖先生的《设计与手作——手作的社会学与哲学分析》,此文,作者几易其稿,这是尊重读者,也是关爱本刊,对后学者也是一个对照的镜鉴。

  • 标签: 尊重读者 哲学分析 编辑部 责任感 使命感 社会学
  • 简介:学术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来自基本的科学探索精神,无“问题意识”便无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无学术研究的推进。本刊大部分文章都是针对艺术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各抒己见,有找材料、找数据进行解释,有提出假说,经过验证,在实践中获得证明。

  • 标签: “问题意识” 科学探索精神 学术研究 科学技术 艺术发展 文章
  • 简介:阳光打在你的脸上,温暖留在我们心里。这是南京冬季里平常的一天,阳光隔着树荫漫照下来,均匀地洒在每个人的身上,连凛冽的寒风都因此失去了往日的锐利和刺骨,让人的心里平添了几许烂漫和温暖。新的一年,已经悄悄来到。

  • 标签: 编辑部 编辑工作 读者 编者
  • 简介:岁月流逝,光阴荏苒。在这辞旧迎新的新春佳节,《美术与设计》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向广大读者以及关心和支持本刊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新老朋友致以新春的祝愿!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与时俱进,创作繁荣,不断取得新的业绩!

  • 标签: 新春佳节 工作人员 与时俱进 编辑部 祝愿
  • 简介:在全球化语境中,地域艺术的特性受到了屏障,其价值在世界艺术史甚至中国艺术史中也没有获得真正的体认。诸如被现代性边缘化的地域艺术史理论建构问题、艺术的区域性与问题意识,地域艺术史的专题问题等,实质上关涉着新世纪中国艺术史研究诸多重要思想脉络,需要认真分梳和厘清。

  • 标签: 中国艺术史 全球化语境 艺术史研究 问题意识 思想脉络 地域
  • 简介:楚国艺术面世以前,先贤多以、美学品格为南方审美观念的表现.20世纪70年代后,尽管楚艺术得到一次次重大发现,我们对其审美阐释仍套用了庄美学思想,楚美术审美缺乏本体描述.本文指出楚艺术审美与庄美学品格间的差异性:其一,有些所谓南方的审美观念,其实是南北共有的风尚,不能仅仅与庄作品相比附;其二,楚艺术是视觉的形式,、是语言的形式,各有其规律与局限性;其三,、是个体的,是有限时空里的产物,楚艺术是集体的,其审美要义产生在十分漫长和广阔的时空里,底蕴要比前者深厚复杂得多.

  • 标签: 楚艺术 《庄子》 《楚辞》 辨异
  • 简介:中国的美术系统与西方传统美术系统有别,其中最典型的当是书法艺术。书法艺术是中华子民流淌了千百年文明故事的文化血液。作为现代国民的中国人,懂得书法艺术文化是一种必须的族群艺术文化修养,这既是一个历史、现实、未来和个人的基本命题,也是一个历史、现实、客观、未来的任务目标.

  • 标签: 书法艺术 艺术创作 传统美术 文化修养 艺术文化 基本命题
  • 简介:刘依闻教授年届九十,精神抖擞地举办个人画展,其气魄令人作敬,其作品的时间跨度从1941年到2006年,横亘半个多世纪,足见其艺术创作的活力与激情。因此站在刘先生的画展,总会有肃然起敬的震撼。刘先生的精神依然年轻,实在是我们的共同幸福。

  • 标签: 作品 个人画展 时间跨度 艺术创作 精神 先生
  • 简介:<正>現在大家已习慣把在本世纪初开始,主要在上海发源、发展,用擦笔、水彩画法作的画,称为“月份牌”或“月份牌”年画。但是,所謂“月份牌”,只是一种节气、月历表牌的专有名詞,而且远在使用刻板印刷时,已有这样的称謂,如1885年(清光諸11年)桃花塢即出版流行过一种。这种中间为画,两边有一年、两年甚至三、四年日历,节气的形式是我国所固有的,与皇历、春牛图类似,主要在年終发行。我們现在所称的月份牌画,则是在上世紀末、随帝国主义对我国侵略的加深,在上海、广州等地的許多洋行、保险公司为銷推商品、而利用我国旧有的形式加上广告的产物。那时的月份牌画可以說是一种买办文化。最初外国商人曾随商品输入过一些画片、布牌子、香烟牌子等等,画的是外国美女、騎士的战爭、动植物及图案等。如果从上海进行宗教宣傳的“圣經学会”的发行物来看,也有一些外国的名

  • 标签: 外国 四十年代 日历 水彩画 保险公司 人学
  • 简介:馆阁,是指古代的文史馆、集贤院、秘阁和天奉阁等馆的总称。馆阁是明、清时候官场实用的书体,它要求每个字都乌黑油亮,不见枯笔,大小一律方方正正,平平稳稳,不得显现有半点个人主观意愿。馆阁呆呆板板,少气

  • 标签: 体时代 时代潮流 馆阁体
  • 简介: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礼部尚书。谥文敏。姜绍书《无声诗史》卷四称:"崇祯间晋礼部尚书,年近大耄,犹手不释卷。灯下读蝇头书,写蝇头字。盖化工在手,烟云供养,故神明不衰乃尔……画仿北苑、巨然、千里、松雪、大痴、山樵、云林。精研六法,结岳融

  • 标签: 书论 容台集 烟云供养 禅室 玄宰 巨然
  • 简介:徐渭与陈淳并称为"青藤白阳",称颂与学习徐渭者代不乏人,徐渭去世之初,陶望龄评其诗与文"名不出于乡党",袁宏道也认为"其名不出于越"。本文从其书法的推介、评论,及书名发生变化的时间等考察,得出徐渭身及离世之初,其书画名声也是"名不出于乡党"的结论。

  • 标签: 徐渭 书画 名声
  • 简介:中国诗歌从先秦出现了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以来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变。在这几千年中我国诗歌演变形式千姿百态。同样中国书法也是一门经历了几千年演变颇具典型性的东方艺术。华夏艺术.它有着古老的独特的审美文化传统。对于中国书法在肯定其社会实用性质的同时还应看到与之并存的审美欣赏价值。

  • 标签: 中国 先秦时期 诗风 书风 形式美 演变过程
  • 简介:<正>我出生于十九世紀末叶(1893年),到了二十世紀初年才受到学校教育。那时正是清朝光緒末年(1903年)。我考入的小学,名呌“官立高等小学堂”馐俏煨?1898)政变以后,废了科举、改办起来的学堂,是我家乡唯一的一所小学。我进了小学以后,始知有图画、唱歌等艺术学科。这种学科在当时不过是一种点綴而已。許多小学生讀的主要还是“五經”。但是我却对艺术科目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小学里唸了五年书,毕业后,經过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坚定了終身从事艺术事业的思想,轉瞬之間,已有四、五十年的历程。承党的殷切关怀,去年起我退职休养在家,得以有比較充足的时间,从头回忆,把个人的亲身經历,和耳聞目見的一些有关艺术教育的情况,作一些記录,以供

  • 标签: 高等师范 小学生 李叔同 五十年 专修科 艺术事业
  • 简介:书家的笔意与诗意之间是内外关系,落笔之先要深刻解读其意,酝酿诗性,笔下才会呈现风骚之意。《乐记》日:“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乎心,然后乐器从之。”孔子曰:“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屈原日:“惜诵以致愍兮,发奋以抒情。”(《九章·惜诵》)扬雄日:“书为心画。”《毛诗序》日:“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诗、歌、舞、乐与书同体。

  • 标签: 诗意 永嘉 《毛诗序》 内外关系 《乐记》 诗可以兴
  • 简介:楷书由魏晋时期创造,而到唐代发展到了顶峰,并且作为社会上通用的标准书体,一直沿用至今。一千多年来,汉字书体发展似乎已经停止,再也没有出现可以替代楷书的通用书体。唐代人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大一统的天下,是一个刚刚建立新的统治秩序、欣欣向荣的社会。所以,唐书尚法,即要把人的内在的情感、个性,纳入外在的规矩严正、一丝不苟的书体形式之中。

  • 标签: 结体 三十六法 唐代人 唐书 统治秩序 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