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艺术家简介俊勇,1978年出生于福建莆田,当地浓厚的民间文化极大地影响着他的创作。他在大学研读的专业包括版画和新媒体,目前定居于杭州,职业艺术家,同时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他的作品中烙印着特有的视觉词汇,挟夹着寓言、神话、典故等多种元素。

  • 标签: 吴俊 职业艺术家 摘要 评论 中国美术学院 民间文化
  • 简介:艺术本是游戏,充满想象和未知,而游戏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其语言的表达特质看似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却往往具有某种暗示人类文明进程的力量。俊勇的作品即是传统和现代艺术相互作用之下的一个“游戏标本”,在他富于想象力的作品中,充斥着传统诗歌的元素和水墨技法,交织着传统的人文气质和超现实的空间感,充满当代的光怪陆离和传奇色彩,也以一种看似玩乐的方式拓展了图像内涵的边界。

  • 标签: 游戏 图像 吴俊 传统诗歌 现代艺术 文化现象
  • 简介:明中叶门地区物阜民丰,文脉兴盛,称东南翘楚。读书人的激增与科举出仕的有限使吴中积留了大量的文人士子,他们多是饱读诗书,精于文艺,书画诗文既是其生活消遗、社交媒介,也是博得时名、获取生活依靠的资本,詹景凤尝云:“俗善自标致,相为引重,又地当东南都会,声宜于传闻也。”

  • 标签: 落花诗 画史 明中叶 读书人 东南 生活
  • 简介:一、文化的语境地文化,是环太湖流域水乡独特的地理环境、经济条件、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孕育出来的,由于现代交通的便利,地域文化相互影响,地处沪宁线中间,并且受到“海派文化”的影响,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形成文化上的“诗情画意、精致典雅、柔美清秀”特质。经过现代考古发现,地具有成熟的稻作农业文明。

  • 标签: 文化语境 视觉符号 傩面具 溧阳 现代交通 吴地文化
  • 简介:江南自古多奇才,地犹是领风骚。明清以降,地成为农业、手工业和民族工商业的繁华富庶之地,文化艺术欣欣向荣,书画艺坛,高峰迭起,名人逸士,不胜枚举,流风余韵,绵延不绝。当今无锡书坛有一位卓尔不群的耄耋老人,正是深得地文化滋养的高人逸士。

  • 标签: 书法篆刻作品 印象 吴地文化 民族工商业 文化艺术 手工业
  • 简介:2015年12月5日至14日,"白云之路——虚弢绘画作品展"亮相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给自己的画展取名为白云之路,虚弢表示,是为了纪念。曾经有一个德国人,名叫ErnstLotharHoffmann。他在18岁时皈依了佛教,并于1931年时辗转来到了印度加入了藏传佛教,人称他为"高文达喇嘛"(LamaAnagarikaGovinda)。同时作为画家和诗人,他曾写过一本自传《白云之路》,讲述的是他追寻真理的过程,给后世、特别是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绘画作品 学院美术馆 德国人 中国人民大学 一本 日至
  • 简介:大澂于光緒十二年(1886)十一月至十四年(1888)七月間任廣東巡撫,本文對當時其幕府成員進行了考證;對其幕府開展的學術活動以及大澂的金石研究活動進行了梳理;並藉此揭示幕府學人對大澂學術研究的作用,以及大澂幕府學術活動對嶺南篆刻、嶺南文化發展的影響。

  • 标签: 吴大澂 幕府 學術活動 金石研究 考述
  • 简介:本文通過剖析熙載、趙之謙書法篆刻創作及其理論思考的異同,釐清兩家在藝術創作中的共同點及差異。儘管二人都從鄧石如一脈而來,但因他們後期取法方式與藝術創作走向不同,導致两人在書法、篆刻創作中形成不同的風格面貌。特別是鄧石如'印從書出''印外求印'的創作觀念在、趙的篆刻中得到異曲同工的繼承和發揚。'印從書出''印外求印'的篆刻創作方式,拓寬了當時人們對印章的審美局限,爲創作帶來了全新境界。

  • 标签: 吴熙載 趙之謙 鄧石如 印從書出 書法篆刻
  • 简介:纵观20世纪中国绘画发展史,其主流是现实主义创作,但是现代主义凭借自身的力量,一直都存在。大羽就是坚守现代主义创作的代表。中国的抽象表现绘画并没有如同西方那样,在一个时间段内涌现了一大批艺术家。相反,抽象表现绘画在中国的发展如同薪火传承,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师徒间的衣钵相授。虽然抽象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充满艰辛,但我们还是可以从中寻得抽象表现绘画的学脉。

  • 标签: 现实主义创作 中国绘画 抽象表现 弟子 现代主义 20世纪
  • 简介:随着明中期文人花鸟画在门地区的发展,此地开始流行一种包含花卉、蔬果、禽鸟、虫鱼等内容繁杂的花鸟画长卷(图1)和册页(图2)[1],可称其为'花果杂品图'[2]。回视文人花鸟画的历史,可以发现这种品类繁杂的花果杂品图题材在明中期以前比较少见。一、从四君子到杂品虽然花鸟画成熟于五代,但是直到北宋中叶才开始出现文人花鸟画家。作为对题材

  • 标签: 中期吴 博风 博物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