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  一、电脑动画的发展  电脑动画是计算机图形学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它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个人想象力和艺术才能的新天地.目前,电脑动画已经广泛应用于影视特技、商业广告、游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领域.美国是最早发展电脑动画的地方,在20世纪70年代末便利用电脑模拟人物活动.1982年,迪斯尼推出了第一套电脑动画的电影--.……

  • 标签: 动画发展 历程前景 发展历程
  • 简介:每逢周末,当同事们沉浸在玩麻将的游戏中时,而我却躲进书房,驾驭着黑白的线条,驰骋在先贤的碑帖之间,任由墨香静静弥漫,渗入心田……朋友们都笑我太落伍了,要"与时俱进",而我甘于寂寞,愿作一

  • 标签: 钢笔书法 老师 线条 历程 师范 与时俱进
  • 简介:我与书法的结缘也许是血脉基因所至。祖上曾是晚清的官宦家庭,外祖父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擅长书法,以小楷和行草书见长,在乡里颇有名气。父亲在童年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从小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解放前他一直以书画为业。由于受家庭书香环境的熏陶,自孩童时候起我便酷爱书画艺术。

  • 标签: 草书 小楷 家庭环境 书法 王志安 艺术家简介
  • 简介: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巴黎的艺术家们如果想物色一位合适的模特儿,往往要花去很多时间和精力。19世纪的作家休期·勒鲁说:“这种伤透脑筋的寻觅经常会持续几个星期甚至数月。”然而,对那些为画家和雕塑家们提供了成千上万个模特儿.并逐渐成熟了的体系却几乎没有文字记载,模特儿本身大多是隐姓埋名的;甚至连“模特儿”这个词在多数欧洲语言中也属于中性词。当然,也有一些模特儿成为

  • 标签: 雷诺阿 马奈 勒鲁 欧洲语言 马蒂斯 印象派画家
  • 简介:一、朱复戡草书创变的时代背景清中期以来,碑学大盛,理论上有阮元、包世臣等人大肆宣扬,创作上则有金农、邓石如、伊秉绶、赵之谦、何绍基等人推波助澜,至晚清,又经康有为的鼓吹,书坛遂成碑学的天下。但碑学的兴盛并不代表帖学的衰微,帖学仍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 标签: 朱复戡 艺术历程 草书 碑学 包世臣 邓石如
  • 简介:朱复戡是20世纪集金石、书、印、诗、画诸艺于一身的艺术大家。其书法最擅长篆书和草书,并将两者进行了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草书创变之路。朱复戡草书的总体艺术特色是刚健凝重,气势开张,又典雅纯正。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其艺术主张密不可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首重金石气,次求书卷气。二是非常重视草书的理法。朱复戡一生的草书创作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时期:“海上旧体”:主要师法吴昌硕、沈曾植。“由晚明上追二王”:此期朱复戡草书大致并行呈现两种面貌,一是精研二王草书之作,二是以金石气兼融二王草书之作。前者占据了主流。此期是其以篆作草的第一探索期。“以篆作草,兼取隶章”:20世纪50—60年代,朱复戡对二王草书的学习运用达到精熟自如的境界。70年代是其以篆作草的第二探索期,也是其刚健凝重、气势开张的草书风格成熟期。80年代,朱复戡草书更趋刚健磅礴、古朴凝重,进入其以篆作草的第三探索期,也是其碑帖结合探索的深化期。

  • 标签: 朱复戡 草书 艺术历程
  • 简介:2018年,改革开放走过40年的伟大历程。这期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古希腊先哲重里+多德曾说过“诗比历史更真实”。40年来,美术界也随着时代一起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美术作品,集中反映了新时期的新变化、新气象和新梦想。“伟大的作品伟大的历程(1978--2018”专题围绕两条逻辑主线展开:首先,通过中国画、油画、版西、宜传画、雕望。装置等不同媒介。不同手法的优秀美术作品,用事件和生活的细节反映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展现中国的伟大变革和人民大众的生活变化。其次,在展现重大历史事件的同时。通过艺术作品自身的题材,形式、媒介语言的突破创新,反映这40年来艺术创作领城的发展和进步。作品描检历史。历史孕有艺术。本书采用年代与创作主题结合的方式,将美术作品与时代背景,历史事件紧密结合。我们从1978年至2018年的中国主流美术创作中,选取了近六十指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呈现主题,从历史与艺术两个维度,用伟大的作品形象,生动、具体地反映改革开效的伟大历程。讴歌党,讴歌国家。诞歌人民,讴歌英雄。

  • 标签: 改革开放 走过40年 伟大历程
  • 简介:2007年至2017年,这极为珍贵的十年,我们经历了中国油画院从无到有的奇妙发展。这十年.我们幸运地相遇了中国社会全方位高速发展的新时代:这十年.我们激动于赶上了中国自上而下推动文化强国的战略机遇期;这十年.我们感恩地相交了中国三代最优秀艺术家的创作与思想的活跃期。

  • 标签: 中国社会 画院 年历 2007年 战略机遇期 艺术家
  • 简介:雕塑是离不开人的。我看过许多现代雕塑家的作品,全是物品的摆置,一点无人情味,让人感觉很没人气。我做人像,很下功夫,先做小稿,做像了,再去进行艺术夸张,去表现对象,可能没有像城市雕塑一样的回报利润,但我仍乐此不疲。50年来我做了700多件,现在可见的有130多件,军博里面的程允贤雕塑艺术馆里也有100余件,几乎都是人像,这是我多年来努力的方向。做肖像雕塑要有扎实的基本功,有些人在大学里的基本功就弱。毕

  • 标签: 广阔前景 肖像雕塑 雕塑广阔
  • 简介:波德莱尔在《现代生活的画家》一文中提出了"现代性的图像"(theimageofmodernity)可以在绘画中并通过绘画得到建构,从而指出了"现代性"与"再现"之间的联系。但是他所说的现代性与现代绘画的相互建构,并非指现代生活与空间可以直接描绘,而是指艺术家对自己头脑中的印象、记忆加以制作,从而形成图像的生产,这些图像的生产并非来自长时间的、信息密集的写生与描摹,而是在一种印象性的速写中获得简洁的基本结构。这一观点指出了现代绘画与古典绘画的基本区别,即现代绘画有对现代性的建构,是一种主观性的改变,

  • 标签: 现代绘画 宝川 现代性 modernity 古典绘画 信息密集
  • 简介:89年后的中国水墨画,曾先后出现两股思潮:一是以回归文人画传统为指向的新文人画的兴起,一是以回归“现实主义新传统”为指向的歌颂模式的回潮。这两种完全相左的倾向,却产生于同一背景:新潮美术的式微。而新潮美术也正是他们共同针对的目标。然而两股思潮均未能给当代水墨预示出一个光明前景。新文人画虽然极有力地显示

  • 标签: 现代水墨 中国水墨画 表现主义 新潮美术 表现型 现实主义
  • 简介:“新文学之父”高特荷德·埃夫拉姆·莱辛[G.E.Lessing]是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一位卓尔不群的批评家兼剧作家。他的成就涵盖了戏剧创作、文艺理论和作品翻译三个领域。其《拉奥孔》自1766年问世以来,在德国掀起了研究与批评的热潮,并成为一门显学。《拉奥孔》从艺术界走向世界已是不争的事实,

  • 标签: 《拉奥孔》 莱辛 中国 启蒙运动 戏剧创作 作品翻译
  • 简介:日前,我陪朋友逛北京798,我发现与几年前相比现在这里人的越来越多、艺术品小店越来越多,但真正的画廊和原创艺术展厅却发展比较慢且水平参差不齐。我同朋友在闲聊中说起中国当代油画发展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中马克思认为"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然而中国在经历了30年的高速经济发展后,我们的"物质"增长水平震惊了全世界,但相比之下我国在包括油画在内的各艺术领域(属于上层建筑之列)发展却相当滞后,其中缘由很是值得深思。

  • 标签: 传统油画 艺术发展 文艺复兴时期 以人为本 中国当代 路易十四
  • 简介:最初的绘画,仅仅是一条线,圈住阳光照在地面上的人影。靳尚谊先生在近年的油画创造中对于线的把握,仿佛是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油画探索之后,又回到绘画最初的状态。1912年,法国著名诗人、艺术评论家阿波利奈尔在短文《现实·纯绘画》中,谈到了艺术的永恒性问题,在他看来,绘画上的和谐就是主题,"主题是‘永恒的',而且在行家看来,必须贯穿作品的始终及其全部技巧"。如同阿波利奈尔所言,绘画的永恒,依赖于画面的和谐,和谐在绘画中是纯粹的造型和视觉的弹性。

  • 标签: 靳尚谊 油画语言 阿波利奈尔 油画艺术 艺术评论家 维米尔
  • 简介:于右任先生以其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为世人所赞,其一生在众多领域都作出了杰出贡献,书法仅为他平生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将研究重点锁定在一九〇六年至一九四八年间,这段时期为于右任革命历程的重要时期,也是其书法思想发生重大转变的时期。自古文人多视书法为余事,而于右任却将此余事进行宣扬和推广,超越了书法的本体精神。他放眼民族振兴,志高意远,不愧为后世之楷模.

  • 标签: 于右任 碑体行楷 碑体草书 标准草书
  • 简介:1854年,库尔贝[GustaveCourbet]创作了一幅名为“偶遇”(TheMeeting,又名“你好,库尔贝先生”)的作品,作为库尔贝“七年创作生活”中的写实主义佳作,这幅作品一直被误认为不过是户外写生而已,为数不多的国内外研究大都关注于作品的图式运用与引发的舆论纷争,未能真实还原事件背景,也未能将其纳入到库尔贝写实主义艺术体系的发展脉络中加以考量,从而使这幅作品长期为人忽视。

  • 标签: 写实主义 艺术体系 《偶遇》 理想诉求 转型 户外写生
  • 简介:明末清初,大批学者开始寻碑、访碑,火量金石著作不断面世,成为考察清初访碑活动及碑学审美观念最直接的文献。乾嘉时期,学者对北碑的态度有了较大的改变,阮元大量引用北碑作为论述依据,反复强调北碑的临习价值,提倡学习北碑。

  • 标签: 当代书法 经典化 爨宝子 明末清初 审美观念 乾嘉时期
  • 简介:《礼记·学记》云:"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浙江美术学院国画系当年有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陆抑非、陆维钊、陆俨少、沙孟海等组成的一个老先生群体,教学与创作力量都非常强。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要为中国培养一流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然而有好的先生也还需要有相应的学生,方能实现宏愿。善学的学生,不需先生多花精力,

  • 标签: 善学者 礼记·学记 艺术教育家 潘天寿 沙孟海 陆俨少
  • 简介:上海美专是近现代之交创立的一所私立美术学校,对20世纪中国美术有过积极的作用与影响。时隔半个多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东西方文明于融汇整合的同时并存本土性关怀。互动中出现的新变局促进中国美术突破思维定势,摆脱种种羁绊与干扰,在建构先进文化的意义上探索当代的发展方向与途径。高等美术

  • 标签: 办学 学校 近现代 先进文化 历程 中国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