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5 个结果
  • 简介:1976年10月生于南昌,现为河南省书画院特聘画家、河南省周口市美协理事。1996-2000年就读于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学士学位。2002年中国画《紫霞耀春晖》在河南省书画展中获二等奖,2003年《世世金秋》入选全国小幅水彩画展,2004年中国画《双秋》、《一瓶秋水》发表于《美术研究》,水彩画《走进新时代》入选河南省第七届水彩画展,

  • 标签: 《走进新时代》 华中师范大学 《美术研究》 书画展 水彩画 学士学位
  • 简介:1978年生于河南省郸城县,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作品曾在《中国书画报》、《国画家》、《美术》、《河南日报》、《郑州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并多次参加全国美展,亦有作品在全国大展中获奖。2002年《云绕层林松风起》入选“西部辉煌”全国中国画提名展获优秀奖.

  • 标签: 《中国书画报》 《国画家》 《河南日报》 《郑州晚报》 协会会员 《美术》
  • 简介:马生.男,笔名老骥,号红崖山人.守砚斋主.满族,镶黄旗,大学毕业,祖籍辽宁本溪,现马辽宁美术家协会会员,沈阳北国画院院长,《书法家》报副主编。

  • 标签: 作品欣赏 大学毕业 协会会员 镶黄旗 美术家
  • 简介:云亢夕;二空W︸二!、咬寻·云J、白任,斗人多甲洲会了庄又17汉《曹碑》局部

  • 标签: 曹全碑局部 汉曹全碑
  • 简介:在古代,对于一个画家的最高评价,莫过于“诗书画三绝”。史料记载唐代广文馆博士郑虔(685年,一说692-764)于“天宝中,尝自写其诗并画,

  • 标签: 诗书画 史料记载 画家
  • 简介:山石油画集》最近已由香港德艺艺术公司及我院出版社联合出版。山石教授是当代中国油画界中颇具影响的油画家、美术教育家。他的油画语言简练,色彩丰富,造型严谨,不仅用笔奔放、潇洒,富有很强的表现力,而且充满现实主义的美感和浪漫的情调。这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作品,表现了人物、动物、风景等题材,展示了亚洲、欧洲的风情。尤其是中亚、新疆那粗犷豪放的山川,纯朴美丽的各族人民,在画家笔下流露出强烈的生命力,刚中有柔,撼人心魄。这不仅是自然人文景观的灵魂写照,也是画家热爱生活的激情反映。

  • 标签: 石油 当代中国油画 现实主义 美术教育 画集 人文景观
  • 简介:问:请您谈谈装饰艺术设计教学体系的发展。答:广州美术学院是先有漆画,再有装饰绘画,然后再到装饰艺术设计的。1986年的时候已经有装饰绘画专业方向了,九十年代中改为装饰艺术设计。装饰艺术设计是从漆画起步,漆画和油画、版画、水彩画是一样的类型,只不过所用的材料不一样。漆画工艺复杂,有深厚的传统,用这种艺术表现形式做装饰有它独有的长处,比如漆画的用色比较单纯,它的形式美感带有一定的装饰性等。

  • 标签: 装饰艺术 艺术设计 广州美术学院 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体系 装饰绘画
  • 简介:2012年5月1日,大型不锈雕塑《水上月》在天津文化中心的浅水平台上建立,正式面对公众,迎接国际劳动节。该雕耀高12.8m,雕塑的表面为镜面抛光。立起来的雕塑形态扭转有力,线条流畅,上下邮分的肌理对比清晰,“月”的理念在水面上展示得晶莹剔透,流光溢彩。

  • 标签: 文化中心 不锈钢 雕塑 天津 创作 劳动节
  • 简介:第三届兰亭奖评选结束后,有心人在获奖名单中看到一个新闻点,五个一等奖获奖作者有三个是搞硬笔书法出身。于是一篇《兰亭告诉我,不可小视硬笔书法家》(巨剑文)的评论,在硬笔书法网络论坛成为热门文章。无独有偶,近期在绍兴举办的第四届兰亭奖作品展,同样有不少硬笔书法高手的毛笔书法参展与获奖。

  • 标签: 硬笔书法家 毛笔书法 获奖名单 获奖作者 网络论坛
  • 简介:许多创新思维方法在指导工业设计专业的设计过程中始终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视性思维方法受圆雕法启示,利用立体构成的某些原理进一步论述全方位视点对思维能力训练的作用。本文阐述了视性的产生、特点、可行性及创新思维特性等方面,对缓慢运动的形体进行诸多方面的作用及变化的分析综合、想象、判断,在不断发现新形态的过程中,产生联想,以激发人的创新潜能为本文的主要内容,篇幅所限文中恐有详述不尽之处,敬请谅解。所留余白,容日后叙。

  • 标签: 创新思维方法 全视性 工业设计 思维能力
  • 简介:文同是北宋时期在文人墨竹画领域取得最高成就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对后世中国画发展的主要贡献是开创湖州竹派,并影响产生了眉山竹派,从而促进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成为中国文人画的开拓者。在诗、书、画三门艺术上全面精通的能力,使他在文人墨竹画创作与理论方面都有非凡的成就。本文所论述的"形理两"说,即是文同所提出的绘画思想之一。

  • 标签: 绘画思想 湖州竹派 中国画发展 绘画题材 创作构思 笔墨技法
  • 简介:开幕的混乱是常态,一般的现场如同蛤蟆吵坑,上面讲,下面也讲,根本无法听到讲话内容,好像没人把开幕当回事,主持人要常常提醒大家注意安静,但仍效果不佳。之所以如此,我想有两方面原因:首先是主办方无新意的套路主持,即使不听也能猜个八九不

  • 标签: 展览策划 讲话内容 朝天椒 部分和 俗事 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