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绘画在形式构成上可以概括为四大因素,分别是自然形象表达因素、笔法表达因素、形体抽象表达因素和色调抽象表达因素,也可以称它们为绘画的四纲。其中自然形象表达因素是指对自然形象的描绘,而其它三个因素则更多地体现了人的主观精神创造。中国画在形式构成上的特点是这四纲合一,这反映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艺术观。

  • 标签: 中国画 形式构成 哲学思维
  • 简介:2015年3月,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如期在香港举办。自1970年以来,巴塞尔艺术展已成为现代艺术和当艺代术工作者紧密交流的国际平台。每年于欧洲、北美洲、亚洲举行的艺术展览,是全球唯一覆盖东西艺术界的盛会。展会网罗了亚洲以至西方年轻新晋艺术家及当代大师,于画廊荟萃(Galleries)、亚洲视野(Insights)、艺术探新(Discoveries)、艺聚空间

  • 标签: 巴塞尔 艺术展览 国际平台 东西方艺术 策展人 现代艺术
  • 简介:现象的疑问版画自发韧以来,一直以其从属地位和复制性而行迹艰难.但是,从最早的唐咸通九年到晚清版画力作,其间仍不乏许多闪光点,这在中国画逐渐衰弱的明代尤其醒目.这个时代集结了中国传统版画几乎所有的精品,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 标签: 版画 东方 西方 “空间”观 比较研究 理式
  • 简介:20世纪对于中国艺术界,突出的两难问题,是在貌似世界“一体化”的过程中,既愧对传统文化和自我,也很难进入西方的主流场景。同时,另一独特而有趣的现象是,本土的艺术界,似乎更为热中域外的思想和观念,隔岸大谈观“花”的体会和遐思,俨然是一个“西方通”;而在域外,则大打“中国牌”,从古代哲学智慧到东方养生深义,来个儒、道、佛纵横贯通,令老外一头雾水连声称奇。

  • 标签: 陈建中 画家 绘画艺术 艺术创作 艺术成就
  • 简介:20世纪60年代,法国后现代思想家雅克·德里达(Derrida,1930-2004)试图对柏拉图以来的西方主流哲学思想与理念发起挑战。他在对语言学的结构主义批判过程中提出了“解构主义”理论,接着他在耶鲁大学发表了阐述该理念的演讲。1977年耶鲁大学的批评家们与德里达联合发表了《解构与批评》宣言,这一理论逐渐在哲学、艺术设计等领域广泛运用。

  • 标签: 解构主义 东西方 服装设计 后现代思想家 哲学思想 耶鲁大学
  • 简介:韦兹是当代西方艺术哲学观念转变中的关键人物之一,他将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思想移植到艺术哲学领域,成为上世纪中叶西方艺术哲学领域反本质主义思潮的始作俑者之一。他提出的艺术观念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艺术不可定义等观点,直到今天仍是西方学者思考艺术观念必须面对的理论背景。

  • 标签: 韦兹 艺术观念 家族相似 开放体系 艺术终结
  • 简介:北京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信息化教学研讨会地点:北京市时间:2016年1月20日2016年1月20日,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办、北京市教育学会书法教育研宄会等单位协办的"全国中小学书法教育信息化教学研讨会"在中华世纪坛举行。来自北京各区、县的书法教研员、书法教师、书法特色学校校长,部分外地进京观摩学习的学校代表二百余人出席了会议。清华美院培训中心书法教研项目负责人董雁主持了研讨会。会议目的是为了探索书法教育的信息化教学和如何解决当前书法师资队伍短缺的相关问题。

  • 标签: 书法教育 教育学会 董雁 书法作品 中国书法家协会 书协
  • 简介:北京海派书法进京展地点:北京市时间:2015年9月28日2015年9月28日,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上海市书法家协会承办的"海派书法进京展"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上海市文联党组书记宋妍主持开幕式,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上海市书协主席周志高简要介绍了此次"海派书法进京展"的筹备情况,上海市文联主席施大畏,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陈洪武分别致辞。

  • 标签: 筹备情况 分党组书记 驻会副主席 文联党组 中国书协 中国书法家协会
  • 简介:2005年12月8日下午,由南京印社、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办,东吴印社承办的“南京印社篆刻精品展”在苏州市文联艺术家展厅隆重开幕。(盛静斋)2005年12月8日,由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东吴印社、苏州市吴中区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盛静斋书法篆刻艺术展”(12月8日至25日),在苏州广济路山塘街164号“山塘阁美术馆”举行。

  • 标签: 印社 苏州市 12 书法家 盛静斋
  • 简介:这个题目,表面看来,似乎很空大而且复杂。(一)因为中国学术界对于东西艺术的构成,根本上同异之处,尚没有定论;(二)对于艺术上历史的观念太少,不能从过去经验中发现将来。有这两种原因,普通总觉得这种问题空泛得很。其实艺术界多数人的心理,总含着中国艺术复兴的希望。但一问到如何复兴?我们对于这个问题便不能不有一种具体的研究。简言之,要了解艺术如何复兴?必先研究艺术是如何构成?其次才能谈到东西两方艺术上根本的异同。

  • 标签: 艺术界 中国学术界 中国艺术
  • 简介:“王学仲人文教育基金”启动地点:天津市时间:2014年1月8日2014年1月8日,由天津大学、天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天津市文史研究馆、山东省滕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的王学仲先生艺术座谈会暨天津大学王学仲人文教育基金启动仪式,

  • 标签: 西南 教育基金 天津大学 文史研究馆 王学仲 天津市
  • 简介:内森·朱尔维西斯说:设计应该讲述一个故事并且应该是原创性的。他的作品便出色地展示出这一特点.带我们走入那美丽而又恐惧的世界。

  • 标签: 恐惧 女孩 原创性 讲述
  • 简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们曾一再听到西方学者关于“艺术的死亡”和“艺术史的终结”的惊呼。这些令人不安的辞令既有来自当代哲学家(阿瑟·丹托)的思辩性的结论,也有来自当代先锋派艺术家(莱因哈特、D·贾德、H·菲舍尔)具体艺术实践所产生的经验之谈。当纯观念艺术出现后,当代艺术确实宣称艺术的历史已不再向前发展了;同样,艺术史学科也不再能提出解决历史问题的有效途径。德国当代艺术史家慕尼黑大学教授汉斯·贝尔廷考察了自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瓦萨利以来所提出的不断进步的艺术史观及其发展模式和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艺术史发展观。瓦萨利根据高地文艺复兴发展的不同阶段总结出艺术向着某种预先假定的古典理想美的规范的不断趋进,因而艺术史可以被认为是一个进步的历程。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观只是将艺术看作人类精神进程中的一个短暂的历史阶段。艺术的发展从象征型到古典型,再到浪漫型,并最终向纯精神状态演化,于是乎,艺术的死亡和艺术史的终结就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必然逻辑。正是根据这种先验的历史决定论的理念和艺术进化论的发展模式,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艺术家开创了一条在观念和形式上不断求新的现代艺术发展之路。艺术中...

  • 标签: 再认识 哲学文选 学科再
  • 简介:17世纪下半叶,随着天主教传教士纷纷东进,中国人从宗教人物画中开始接触了西方绘画;清末民初,西洋画在中国广泛传播,中国画家从中借鉴了一些优秀的创作方法来丰富中国肖像画的创作,开始了肖像艺术的东西融会之路。

  • 标签: 肖像画 长时间 油画 人物画 文艺复兴 艺术创作
  • 简介:现代壁挂以它神奇的艺术魅力,尤其是近二十多年来在西方发展的整个动向,已成为引人注目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法国,无论是传统的或现代的织物艺术通称为壁挂(TAPISSIRE)。在美国,有的称之为织物结构艺术(THEARTFABRIC)或称之为纤维艺术。六十年代末,随着织物构成领域的不断扩展,也有人把立体型的壁挂称之为软雕塑。

  • 标签: 纤维艺术 现代壁挂艺术 织物结构 吕尔萨 包豪斯 立体型
  • 简介:西方的艺术管理活动起源于古希膳时期,中世纪时期,在教会专杈下的艺术管理与新型艺术组织出现,17世纪到19世纪,西方艺术管理在国家的监督下慢慢发展并实行自我管理,到了20世纪,艺术管理学的设立与现代艺术管理便趋于进一步的成熟。

  • 标签: 西方艺术 管理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