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1 个结果
  • 简介:军旅诗人李松涛的创作在当代诗坛持续保持着提升的状态。考察其近30年来诗歌创作的历程,始终坚守属于李松涛生平、年龄、职业责任感的“这一代的情与爱”,构成了其创作价值内涵、艺术品位的“内在情感主线”。循此线索,紧跟诗歌时代潮流,不断深入思考、深化并彰显自身的写作特点,正是诗人不断超越自我,引入瞩目的重要原因。不但如此,上述认识也将李松涛从新时期开始,延伸至世纪初的诗歌创作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的同时,自然地划分了其创作的阶段与过程。

  • 标签: 李松涛 军旅诗 军旅题材 历史题材
  • 简介:魏晋南北朝是军旅创作的转折期,也是诗歌理论的总结期,《昭明文选》(以下简称《文选》)列出“军戎”类即其显著标志。军旅虽跻身众多诗歌门类之列,但从所选军旅诗人与诗作的数量来看,军旅并未获得主流诗歌类别的地位。《文选》中与《文选》以外不乏军旅题材的诗作,其未能入选大致有以下的原因:一是《文选》贯穿始终的辨体意识;二是当时对军旅的理解较狭隘,相应地缩小了它的外延;三是整个时代诗歌潮流的影响。此外,对题的标志性、题材的纯粹性、手法的纪实性等方面的追求亦为“军戎”类入选的隐形条件。

  • 标签: 军旅诗 军戎类 《昭明文选》 分类标准 诗歌观念
  • 简介: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活跃于军旅诗坛的第三代军旅,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结构上的多角度、多层次、解构性,语言普遍具有张力、悖论、复义等显著的现代特点,使第三代军旅建立了文本意识、探索了文本的意义,爆炸性的语言丰富了军旅的内涵,形成了军旅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现象.

  • 标签: 军旅诗 文本意识 语言特点 叙事结构 语言特点 解构性
  • 简介:打击乐器和打击乐的演奏与军队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可以说人类有了战争就有了打击乐,它激励军人冲锋陷阵,欢庆军人的凯旋,捷报军人的胜利。现代化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打击乐是从1927年建军后逐步发展起来的。

  • 标签: 打击乐 打击乐器 军旅打击乐
  • 简介:2011年9月4日,《军旅美术家的摇篮——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师生作品展》于中国美术馆展出,展出包括了中国画、油画、版画、舞美设计等四个专业在内的优秀作品,其中有该系师生担负创作的13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作品和获得全国全军美术作品展的金银奖作品,以及现任教员、离退休教员和历届毕业学员的优秀作品。展览展示了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成立30多年来的美术教育和创作成果,显示出历届军艺美术系师生坚持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创作军事题材艺术精品的努力。展览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在这个展览的基础上,11月14日,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举办了军艺美术系师生作品观摩展及“军旅美术研讨会”,诸多美术家和美术评论家出席了观摩展并参与了研讨。

  • 标签: 军事题材 美术 民族精神 文化形象
  • 简介:新时期以来,相对整体繁荣的军旅文学而言,军旅散文的滞后是不容置疑的.本文指出,英雄主义是军旅散文的基调.战争题材使军旅散文立于不败之地;要把军人写成既是军人又是人.优秀的军旅散文理所当然地应该出自"我装作家"之手;火热的现实生活呼唤纪实散文.

  • 标签: 军旅散文 感情基调 军旅文学 英雄主义 战争题材 纪实性
  • 简介:军旅文化作为我国文化建设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集聚着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精神能量。在强国强军的新征程和中国梦强军梦的实现进程中,军旅文化再次奏响了激昂的时代主旋律。在各项军旅文化工作中,以CCTV–7《军旅文化大视野》为代表的电视军事文化节目,在创作时聚焦军事文化现象,紧扣时代发展脉搏,集中体现了军旅文化在当今时代的文化价值。本文以《军旅文化大视野》为案例,从军旅文化承载民族精神的基因、凸显时代赋予的使命担当、砥砺我军的战斗精神、发扬"情注官兵"的优良传统、宣扬我军文化的价值标准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军旅文化的时代意义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阐述。

  • 标签: 军旅文化 民族精神 战斗精神 时代使命 价值标准
  • 简介:中央电视台第九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新疆军旅歌手王宏伟,以一首恢宏大气的《西部放歌》,艺压群星,获大赛民族唱法金奖。他的95.84分,也是大赛的三种唱法总决赛的最高分。

  • 标签: 王宏伟 军旅歌手 音乐艺术 新疆
  • 简介:在新中国创作版画兴起的半个多世纪里,军旅版画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一方面,军旅版画在艺术上继承和发扬了解放区新兴木刻的优良传统,以关注社会与生活的现实主义创作方式为主,创作出了一批具有军旅风格和军旅气派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它又根据时代的需求和部队的特征,采用最直接的途径和最佳的方式发挥了版画艺术的社会作用与审美功能,在艺术境界与现实意义上取得了不可替代的成就。本文通过对上个世纪末的第九届全国美展、本世纪初的全军第十届美展和第十六届全国版画展三个重要的主流大展中军旅版画家的作品性质与特征的分析,剖析当代军旅版画的精神指向和语言内涵,并引发出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 标签: 军旅版画 精神指向 语言样式 时代文化特征 个性化 意蕴
  • 简介:军旅近50年的发展路向清楚地显示出诗歌中公共感情、公共价值的失落,也因此造成了军旅的自我边缘化。使军旅写作陷入低谷的文学背景是:自“朦胧”、“朦胧以后”等各阶段形形色色的中国诗歌“转向”、“革命”和“现代化”以后,不管哪一代哪一派,也无论“保守”或“激进”,差不多都是以一种社会政治冷漠症的表现,让自身在大众视野中消失了。特别是在今天,思想的解放与思想的现代化,仍是我们民族文化生存发展之路上不可逾越的精神现实。诗歌虽非理性的产物,不可能取代思想和哲学,但思想哲学的高度却是诗歌应该有且是必须有的高度,我们在反观军旅诗歌的历史时,意识到这一点是非常必要的。

  • 标签: 军旅诗 诗歌本体 公共世界 诗歌传统
  • 简介:2007年由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音乐经典文献库之3解放战争炮声中的歌》中选编的70首创作于解放战争时期或以此时期为表现内容的军旅歌曲,为研究解放战争时期我军音乐提供了极有价值的文献资料。运用音乐分析学的方法,就其题材、体裁、风格、表现形式和音乐技法等方面的特点进行系统研究,从而更为全面地解读其“融战斗性、革命性、民族性、大众性为一体的”整体特征。

  • 标签: 军旅歌曲 解放战争时期 题材 体裁 技法 艺术特征
  • 简介:2003年在古都西安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戏剧节上,19台剧目里有4台是军旅剧目;8台优秀剧目奖中部队的剧目占了3部.军旅戏剧是中国当代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魅力绽放在中国戏剧的百花园中.此次戏剧节上,四台军旅戏剧的演出,以其丰厚的内蕴、新颖的语汇以及精美的样式,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言说不尽的话题.四台剧目的成功创作并演出,标志着军旅戏剧正迈向一个新的阶梯,而且给今后的戏剧创作以有益的启迪.

  • 标签: 西安市 第八届中国戏剧节 军旅戏剧 英雄情结 精品意识 创作题材
  • 简介:军旅话剧《爱尔纳·突击》是新时期军旅戏剧创作中颇有特点的优秀剧作,它以独特的选题、深入人物心灵世界的开掘,为当代军旅话剧注入了活力。该剧通过一个小人物的成长历程,揭示了军营生活对人心灵的锻造,同时思考着当代军人的价值与定位、追求与理想,展示了当代军人的独特风采。

  • 标签: 话剧 爱尔纳·突击 成长 责任 荣誉
  • 简介: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发展是以上世纪80年代的《高山下的花环》与《凯旋在子夜》为标志的。90年代后,电视剧叙事形式逐渐成熟与完备起来,特别是《渴望》等电视剧树立起了以家/国同构为结构方式的现实题材的创作模式。这一模式充分发挥了电视剧艺术的叙述魅力,与电视文化的世俗性、平民性的审美特质相契合,成为受到观众普遍认同的创作样态。军旅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从1993年的《潮起潮落》开始借鉴家/国同构模式,到1997年的《和平年代》发展为家/国—军队的模式,2000年—2003年涌现出《突出重围》、《DA师》等一系列的军旅现实题材的电视剧,它们大都沿续了家/国—军队的创作模式,在使军旅题材电视剧呈现出现实感、时代感、人情生活气息的同时,这一模式的重复运用也使军旅现实题材面临着需要突破的创作瓶颈。

  • 标签: 中国 军旅现实题材电视连续剧 电视评论 艺术特色 创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