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正>本文述介1977年在纽约再版的赫尔曼·叶尔莫拉耶夫教授所著《1917—1934年间的苏联文学理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起源》一书的最后三章。此书是作者根据他1959年在加利福尼亚大学通过的博士论文写成的。本书作者对当时苏联社会主义制度抱敌对态度,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方法实质上也是全盘否定的。他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斯大林文学政策的产物”,“是在党的直接控制下形成的”,它的创作原则是“日丹诺夫从党的政策和斯大林的词句中用教条主义方法直接演绎出来的”。书中的论点虽带有强烈的资产阶级偏见,但作者使用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具体地阐述了三十年代初社会主义现实

  • 标签: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方法 革命浪漫主义 作家 现实主义风格 创作原则
  • 简介:<正>即使从狭义方面来看,十月革命以后苏维埃政权时代所产生的文学,70多年间所取得的成就和需要认真加以总结的经验教训,其内容也是十分丰富而复杂的。因此不但对苏联本国的,就是对国外的文学史家和文学理论家,也都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学。中国读者,早在50年代就读到过几本出自苏联学者之手的苏联文学史和其他一些有关专著;新时

  • 标签: 苏联文学史 俄国文学 美国人 作家 爱德华 十月革命
  • 简介:普希金对哀歌体裁情有独钟,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哀歌,《哀歌》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普希金突破了这一古老抒情诗传统的情感与样式囿,极大地丰富了这一体裁的内容与表现手段。论文从音韵、语词、修辞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诗的特点独特的艺术魅力。将心理诗与哲理诗的特质熔于一炉的《哀歌》虽短,却充满曲折复杂的情感特征。“哀歌”不哀,体现了阳光诗人普希金一以贯之的对真善美、和谐的不懈追求。

  • 标签: 普希金 哀歌 音韵 语词 修辞
  • 简介:一般认为,米哈伊尔·布尔加科夫的“夕阳小说”《大师和玛格丽特》与基督教正典《圣经》产生了鲜明的互文性,而就魔王沃兰德随从们的姓名来源,艺术形象宗教根源却鲜有提及,而这些恰恰体现了自称为“神秘主义作家”的布尔加科夫的神秘主义创作倾向。本文即试图挖掘布尔加科夫如何站在比基督教更宽广的角度,对伪经次经、并教传说、东西方神秘主义哲学进行的再演绎和再创作。

  • 标签: 布尔加科夫 大师和玛格丽特 魔王随从 神秘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