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真正伟大的作品是约翰启示录”。①也许,《日瓦戈医生》正是这样一部具有启示录性质的作品。在这部凝聚了帕斯捷尔纳克一生对人类、社会及个体生命的全部体验的作品中,《圣经》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者曾宣称,要使《日瓦戈医生》成为表现其“对艺术、对圣经、...

  • 标签: 《日瓦戈医生》 《圣经》 基督教 帕斯捷尔纳克 耶稣基督 生命与死亡
  • 简介:颜色作为一种自然现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最容易引起人们的联想。从而成为承栽人类情感和思想的重要工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象征主义文学中,颜色更成为众多象征主义作家和诗人的主要象征对象。具有时代特点的红白黑三色成为最鲜艳的象征颜色,它们在梅列日科夫斯基的象征主义小说《基督与反基督》三部曲中具有强烈的对比意义,成为揭示作品主题的重要象征手段。

  • 标签: 红色 白色 黑色 基督反基督
  • 简介:笔者于1998年秋造访了俄罗斯。时值俄罗斯刚又经历了一次重大的经济危机,国家的金融、银行信贷几乎陷入瘫痪状态,整个社会秩序、国计民生再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国民教育是与社会每一个层面和每一个成员都息息相关的领域,遭受危机和侵害自然难于幸免。

  • 标签: 俄罗斯 教育事业 国民教育 教育机制 教育财政
  • 简介:青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宗教信仰问题一向引人关注。学界有青年陀氏一度陷入无神论之说。本文在挖掘陀氏著述、作家传记,梳理学界前人言说的基础上试图澄清:陀氏从未变易其基督徒身份。青年陀氏是以基督徒的心理接受了傅立叶主义,其流放前的作品亦能映射出作家自身的基督徒品质,此外,青年陀氏在日常生活中亦恪守福音书教义。

  • 标签: 陀思妥耶夫斯基 无神论者 基督徒
  • 简介:高加索的伊斯兰世界远非一个非黑即白、非官方即地下,仅仅是传统与非传统对立的天地。这更像是一个马赛克拼接式的世界,各个谱系、派别交织融汇。伊斯兰在当代北高加索各国中占有重要地位,积极填补着当地意识形态领域的空白。而热点地区大大小小的新旧冲突中,我们也总是看到伊斯兰的影子。对于这些,我们无疑应该清醒对待。很多时候,伊斯兰往往只是冲突各方掩盖真实目的的一个幌子。

  • 标签: 伊斯兰 北高加索 地区冲突
  • 简介:……为了我们有着共同的命运,谁还能珍惜自己的泪水?有谁还不用愤怒的烈火,去烧掉那野兽的暴戾?你,死难的灵魂啊,且在这青青的草地下安眠!这一笔血债啊,明天我们一定要讨还!(《血债》,1941)读着诗人在日寇的铁蹄下忧国忧民的铮铮诗行,我不禁记起另一位诗人在沙皇的皮鞭下?..

  • 标签: 人物报告文学 翻译家 作家 魏荒弩
  • 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国内的俄苏文学研究逐步形成了若干重要的学术群体,除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北京的几所高校外,上海地区的部分高校也有较强的研究力量,其中华东师范大学的俄苏文学研究群体颇为学界关注。这支队伍不仅有俄苏文学研究和译介的传统,而且拥有一批优秀的俄苏文学学者,并有一些独特的研究领域。

  • 标签: 华东师范大学 文学研究 学术队伍 中文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
  • 简介:马克·加穆萨(MarkGamsa)是前苏联拉脱维亚加盟共和国里加市居民,1970年出生,九岁随家人移居到以色列。他在耶路撒冷的希伯来大学开始学习汉语,毕业以后又在巴黎学汉语一年,后来获得了奖学金——在安徽师范大学研修过一年汉语和中国文化。

  • 标签: 欧洲大学 中国文学 苏联侨民 俄国文学 文学关系 马克
  • 简介: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俄罗斯文学研究分会与西南大学主办,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和西南大学俄语国家研究中心承办,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办的“俄罗斯文学与俄罗斯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外国文学学会俄罗斯文学研究分会2017年年会11月10—13日在西南大学召开。来自俄罗斯科学院、莫斯科大学、俄罗斯国家图书馆等,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各高校、《俄罗斯文艺》、《外国文学动态研究》、《世界文学》、《北方工业大学学报》等共一百余家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学术机构的一百一十余名学者出席本次研讨会。

  • 标签: 俄罗斯文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 国际学术研讨会 西南大学 外国文学 俄罗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