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城市,你静静地聆听它的声音,也许能够听懂它的内心。节假日是我们内陆小县城一些小商小贩的晴雨表。比如楼下这个十字路口的天然小菜市,每到节假日或双休日,它清静无市;每到上班的时日,它热闹非凡。

  • 标签: 城市 十字路口 节假日 晴雨表 小县城 双休日
  • 简介:《中国当代城市诗典》,作为献给改革开放40周年的礼物,于2018年11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第一部中国当代城市诗读本,由在上海担任了近20年报社、杂志社总编辑的诗人曹剑龙主编,收录了近200首作品。作者来自全国各地包括台湾地区在内的数十个城市以及数位华裔诗人,如澳籍华裔诗人欧阳昱,也有中国各地有影响力的著名诗人,如北京诗人藏棣、浙江诗人杨邪,还有活跃于当今诗坛的众多诗歌作者。

  • 标签: 中国当代 城市诗 上海文艺出版社 华裔诗人 改革开放 台湾地区
  • 简介:有这样一个小区——13次登上中央电视台,两次被《新闻联播》报道;小区内建有国内首家永久性社区公益慈善活动场所“乐善堂”;300多副楹联雕刻在社区60余座景观上,应用在地雕、门楼、照壁、亭阁、双会所、大红门、乐善堂、宴会厅、华夏长河等处;这里就是全国楹联文化进社区的典型——运城市黄金水岸社区。

  • 标签: 楹联文化 运城市 社区 黄金 中华 人和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物质文化遗产,指出'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提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

  • 标签: 文化 合理 城市 历史 管理 文化遗产
  • 简介:何平(学者):上海—南京双城文学工作坊,其实不局限于文学,也非狭隘同人性质的沙龙,而是一个聚合上海和南京年轻的批评家力量研究中国乃至世界文学的开放性空间。为什么是上海和南京两个城市的双城?上海和南京这两个城市在中国审美版图是传统的江南地区;再一个就是1980年代以来这两个城市文学的彼此创造和生发,无论是80年代的先锋文学,还是90年代的新生代,这两个城市的文学客观上存在着“一体”的现实。新世纪以来,同样,这两个城市聚集了中国当下汉语写作最活跃的一批作家和批评家。因此,我们的工作坊期待通过我们的工作延续上海和南京“文学双城”的传统。我们的工作坊还强调当代文学现场感和敏锐、前沿的问题意识。我想了三个词,强调我们工作坊大致的面向:青年性、跨越边境和拓殖可能性。

  • 标签: 世界文学 城市文学 工作坊 南京 上海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