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昨天,就是昨天,左辰在“人人”里面义愤填膺,因为被别人说成“那个90年的老女人”,没有人陪她一起伤感,我们只淡淡地开着玩笑:1890年的活100多岁的确不小了。

  • 标签: 儿童文学 文学作品 文学 现代作品
  • 简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曾经在书里假设过这样一个故事:卡斯丁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一天早上,他起床洗漱时,随手将自己的高档手表放在洗漱台边,妻子怕它被水淋湿了,就拿过去放在餐桌上。儿子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卡斯丁心疼手表,将儿子揍了一顿,然后又把妻子骂了一通。妻子不服气,于是两人猛烈地斗起嘴来。一气之下卡斯

  • 标签: 费斯汀格 下卡 水司 上表 水果摊 立美
  • 简介:灰原与父母住在一间半地下室里。窗户的上半部分露在外面,下半部分则是墙面。每天,他都可以看到行人的脚在头顶来来回回地走。有时他忘了拉窗帘,就会有好奇的人往屋里看。每当这时,灰原的父母就会愤怒地拉上窗帘。因此就算是在白天,屋子里也相当昏暗。灰原倒是不介意,他喜欢阳光,喜欢阳光照在床单上的感觉。父亲与他相反,总是爱拉着窗帘,没事时就猫在屋子里,一言不发。灰原觉得他像是变成了某种穴居动物。

  • 标签: 90后 专辑 小说 地下室 窗帘 父母
  • 简介:美国纽约库拍·休伊特国立设计展览馆于2007年5月举办了"为另外90%而设计"的展览。"全球95%的设计人员投入所有精力,开发产品和服务,专供全球消费者

  • 标签:
  • 简介:勇敢不是一个陌生词汇.可你是否知道勇敢的青春属性?勇敢不仅仅是面对大是大非、忠义考验时表现出的非凡勇气,也不仅仅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困境时的过人胆识。勇敢更是贯彻青春的一种常规力量12010年第一期“纪实风”勇敢地推出了只有三道题目的“勇敢问卷”:“我对勇敢的定义”、“我心中勇敢的形象”、“我做过的最勇敢的事”。四位90以后的同学作为答卷人,讲述了自己和身边人的勇敢。

  • 标签: 勇敢 问卷 青春 勇气
  • 简介:诗歌是属于未来的,是由一代代更年轻的写作者来完成的。90后诗歌越来越证实了一种宏大的整体性诗学研究的不可能。换言之,个体的写作和文本的新鲜碎片已然成为这一庞大写作群体的整体表征。在文学生产和传播媒介的近乎革命性巨变的语境之下,90后是空前的获利者。文学阅读视野的广度、交互性的便利程度、整体修辞能力的提升以及表达差异性自我的强烈诉求都似乎让我们即将看到“崭新”的诗歌风貌和精神景观。

  • 标签: 诗歌风貌 90后 江湖 文学生产 写作者 诗学研究
  • 简介:一门影儿正了。刘毛女从炕沿上挪歪下来,到院子东南角的炭房里铲了一簸箕炭,转回屋就开始生火。她先用火剪捅了捅炉子,就去炉台上的火盆里刨,三下两下,一块红红的炭火从死灰里露出,小心夹起,那炭火像一块烧红的铁,嫩嫩的,还能觉出它

  • 标签: 皇甫川 小说 老人 娘家 工场 院子
  • 简介:血是没有了,肉是没有了,有血有肉的锁子就剩下火化后的一把骨头,堆在一个铺了桌布的台面上,任由师梦芳、牛秋乡、付心莲、张子蕊、上官兰、米细心她们,一人手捧一个雕漆绘彩的骨灰盒,小心地分拣着,分拣出自己想要的一点骨头,包在黄绸的方巾里,打起像是黄色玫瑰似的花结,成殓进骨灰盒里,盖上盒盖,抱起来搂在怀里,逶迤鱼贯地走了去。

  • 标签: 骨灰盒 骨头 分拣
  • 简介:马大军在自己的都市报上刊登过一则耸人听闻的采访,至少标题耸人听闻,《29岁之后的女人是有毒的》,这篇文章的作者不是别人,正是钱进。作为著名编剧的钱进在成名之后,自然被一些都市报采访。余虹看这张报纸的时候不明白,到底哪个女人得罪了钱进。

  • 标签: 可爱 都市报 采访 女人 作者 报纸
  • 简介:“三教,七管”,是我在一篇文章里看到的,我觉得很有道理。我过去教孩子总是急躁,老嫌孩子不争气,念书考不了前几名。其实是我没有教孩子的经验,不懂教孩子的道理。孩子有孩子的爱好兴趣,哪能按我们的意志去要求?虽然“子不教父子过”,但要看怎么个教法,教育要得法。人无完人,要求孩子方方面面都优秀。

  • 标签: 孩子 道理 文章 教育
  • 简介:今生今世午夜10天幕低垂冷寂的银河勾画出一座居民小区小区里的人在熟睡也有人醒来翻身拉枕头拽被子之后又蜷身睡得更香

  • 标签: 银河 天幕 古墓 居民小区 翻身 被子
  • 简介:县长不敢做主,用电话摇通了李书记。县长说,山里的老汉来送驴,听说叫小灰,眼下就在政府大院里。李书记心里一沉,说映霞家的小灰?县长说,是映霞家的小灰,人家已经代养好几年了。最近没人去送草料钱,所以老汉把驴牵了来。李书记说,怎么确定这是映霞家的驴?县长说,老汉在电视里认出了映霞,说就是那个叫映霞的县长。李书记拧了拧眉毛,说就没有可能不是?县长琢磨了一下,恍然说,还真有可能。

  • 标签: 小说 文学 文学作品 当代作品
  • 简介:赵天成:各位下午好,这是我们联合文学课堂特别的一期——“‘90后’,新的文学想象在生长”。这一次很高兴请来三位非常重要的青年作家,也是我们联合文学课堂上平均年龄最小、非常具有活力的一次。首先很感谢三位作家,特别是远道而来的庞羽。这一次我们的组织形式不太一样,是我们的“同代人团队”阅读了二三十位“90后”作家的书,从中选择了三位他们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作家——郑在欢、李唐和庞羽,来参加我们的活动。那么下面就先请三位作家各用五钟介绍一下自己的创作理念和作品的情况。欢欢先说一下。

  • 标签: “90后” 文学想象 生长 青年作家 平均年龄 创作理念
  • 简介:<正>这一天是晶晶动身去美国上大学的一天,对于她与她的民工父母,对于作为她的养育者、监护人的朱虹与我,都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喜庆日子。对于她与她的父母来说,这好像有点像一个"灰姑娘"

  • 标签: 小孙女 这一天 朱虹 晶晶 喜庆日子 往前走
  • 简介:进入90年代,王安忆的小说创作逐渐走向成熟,日渐形成自身独具特色的心灵追求与艺术风格。王安忆90年代的小说创作大体上分为三个阶段,即90年代初精神探求阶段,1995年前后都市小说阶段,1997年之后以乡村小说为主流的短篇小说阶段。90年代以来,评论界关于王安忆小说创作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这三个阶段作品上。

  • 标签: 王安忆 小说创作 小说研究 乡村小说 短篇小说 都市小说
  • 简介:"老师,一千用英语怎么说?""黄瓜怎么说?"……2018年3月15日,在南昌市湾里区罗亭镇名山小学四年级的英语课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提问。英语老师涂悠悠站在讲台上,笑容满面地对着五个学生,用温柔地口气一一解答。名山小学是湾里区最边远的一所教学点,涂悠悠是校长兼语文和英语老师。

  • 标签: “90后” 学生 校长 小学四年级 英语老师 英语课
  • 简介:波士顿下雪了,在我记忆里,是这个冬天的第四场雪。与时断时续的初雪不同,也与后两场纷纷扬扬,瞬间冰封世界的鹅毛暴雪不一样。今天的雪,细细小小的,顺着乱序的风在空中胡乱而舞,伸出手试图接住一片冰莹,却在触碰的瞬间融化了,留下一丝转瞬即逝的冰凉。

  • 标签: 瞬间 90后 成长 波士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