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清州美术家协会的画家现在回忆起来,已经记不得是几点到达首尔的了,但清楚地记得那是个小雨天,空气非常好。从哈尔滨到首尔,比哈尔滨到上海的时间还短,两个小时就差不多到了。这样短的时间会让你产

  • 标签: 韩国人 哈尔滨 美术家 延安文学 济州岛 大学
  • 简介:二ОО四年元月,我到汕头大学开会,在与朴宰雨先生的交谈里,了解了一些韩国学界现状。此前,他曾在北京鲁迅博物馆做过一个讲演,题为《韩国的鲁迅研究》,给博物馆同人的印象是深切的。通过汕头的那次交流,便萌生了编一本韩国学者论鲁迅的念头,我们一拍即合。经过两国众多学人的努力,这本书终于与世人见面了。

  • 标签: 鲁迅研究 韩国 论文集 鲁迅博物馆 热情 汕头大学
  • 简介:韩国人的爱国情怀爱国情怀说到底是一种民族精神,而韩国人这股强烈的民族精神举世闻名,几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给我印象极深,感受极大。一位外国人曾经这样说过:"所有的韩国人,不论是老人还是青年,富人还是穷人,农民还是市民,自谋职业者还是公务员都无一例外地具有强烈的民族利益意识,把民族利益当成自己的行为总则。"

  • 标签: 韩国人 民族精神 泡菜 爱国情怀 世界杯 韩民族
  • 简介: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用这句古语来形容四十多年来的中韩关系,确有几分贴切。多年来一谈起中韩两国之间的交往,除了板门店谈判桌上的唇枪舌剑之外,人们搜遍脑海也寻不出更多的记忆。复杂而沉重的历史,恰似一座冰山,横亘在地球村上的两户近邻之间,阻碍着彼此间的一切来往与交流。

  • 标签: 韩国 御医 中韩关系 古语 冰山 谈判
  • 简介:韩国的日子里,我经常会被一些细节所感动。细节是微小的、具体的,但它却连通着人心。那天,我第一次给韩国的大学生讲课。下课时如同在国内一样习惯地说了一句,“今天就讲到这里,现在下课。”正准备离开讲台,下面几十个学生齐刷刷地说:“老师

  • 标签: 黄土路 华夏少年 成钧 饮食文化 大学教师 景福宫
  • 简介:<正>一般的情况清代小说《镜花缘》撰写于19世纪20年代前后,是运用浪漫手法的现实讽刺小说。作者李汝珍(1763—1830),字松石,直隶大兴人,一生致力于研究学问,尤精音韵。刊行过的著作除小说《镜花缘》外,还有《李氏音鑑》、《受子谱》。

  • 标签: 《镜花缘》 讽刺艺术 女权意识 李汝珍 儒道释思想 讽刺小说
  • 简介:韩国华人指长期生活在韩国的汉族人以及被汉族同化或在文化上与汉族文化具有一体性的华人,韩国华人使用华文创作的文学就是韩华华文文学。鉴于1992年以前移居韩国的华人与之后移居韩国的华人在性质上存在不同,以1992年为分界,可将韩国华人划分为先迁韩国华人和后迁韩国华人,于是分别有了先迁韩华华文文学和后迁韩华华文文学。再由于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并在七八十年代形成规模的先迁韩华的再迁现象,将先迁韩华中由韩国再迁往其他国家的群体,称为再迁韩国华人,又有了再迁韩华华文文学。对韩国华文文学定义、范畴、分类、创作情况以及独特性的整理,值得学界对韩国华文文学的更多关注。

  • 标签: 韩国华文文学 先迁 再迁 后迁
  • 简介:<正>受韩国希杰电影公司邀请,电影《花腰新娘》导演章家瑞和主演张静初于去年11月9日参加了该电影公司的在韩国首尔的首映。刚刚获得美国《时代周刊》亚洲英雄称号的张静初受到了韩国媒体的追捧,韩国的媒体将张静初称为继章子怡之后成功进入韩国电影市场的中国女演员。刚结束在韩国上映的《七剑》使得张静初成为韩国家喻户晓的中国电影明星。在《花腰新娘》中,导演章家瑞尝试用后现代的影像来诠释东方现代女性意识觉醒的话题,绚丽的民族服装和女子舞龙的五

  • 标签: 张静初 花腰新娘 女演员 章子怡 电影公司 后现代
  • 简介:在《追击者》之后,罗泓轸、河正宇和金允石又联手打造了同样获得如潮好评的《黄海》。相对于《追击者》,《黄海》拥有着一个充斥着更多暴力、癫狂和阴谋的语境,在分镜和剪辑上,《黄海》也显得更为成熟。而更令人感到惊喜的是,不同于《追击者》立足于本土的韩国罪案片的范畴中,《黄海》已经超越了国家界限。在《黄海》中,韩国电影一贯热衷于表现的流散主题,也在谍战片之外的类型片中与观众见面。

  • 标签: 韩国电影 《黄海》 流散主题
  • 简介:11月18日至19日,亚太经合组织第13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韩国釜山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走向一个大家庭:面对挑战,追求变革”,主要审议支持世贸组织多哈贸易谈判、加强经济技术合作、反恐合作、防控禽流感、亚太经合组织改革等议题。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上发表了题为《树立开放思维实现合作共赢》的演讲,建议各成员携手努力,

  • 标签: APEC会议 第13届 韩国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亚太经合组织 经济技术合作
  • 简介:韩国当代诗人喜写中国古体诗,其中咏杜诗犹具特色。本文以2012年韩国金洪永主编的《友声集》及2016年国伟主编的《友声集续集》所收韩国当代诗人十四首咏杜诗为例,对此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尊崇杜甫、景仰杜甫是韩国当代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共同情感;歌唱杜甫,爱护杜甫,这是韩国当代诗人咏杜诗的重要题材和内容;学习杜诗、效法杜诗、进行诗歌创作是韩国当代诗人崇杜情结的自然流露。

  • 标签: 韩国 当代诗人 咏杜诗 古体诗歌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韩国社会蔓延着一股极端的民族主义风潮,这股风潮在学术界、文化界等各界均有所反映。当今的类型电影往往投资高昂,这迫使它追求传播最大化以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而易于传播和强化主流意识形态。本文运用文本细读等方式结合韩国近年来的卖座类型电影,对它们进行考察并将民族主义意识划分成三种不同的侧重点对其中所反映的民族主义意识进行分析。

  • 标签: 民族主义 韩国电影 类型电影
  • 简介:于2013年末上映,由韩国历史上的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辩护人》,一经上映,就在国内外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并在2014年初传入中国,再度引发轰动。截至2017年初,该电影在豆瓣影评得分9.1,观影并参与评分人数高达17万之多。这样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电影,除了真实事件改编背后的力量,还有故事本身叙事的精彩。电影真实记录的力量,不仅使得案件被评判33年后重新翻案,更加引起韩国民众对历史的正视和反思,这都是值得电影人和影评人深入了解和研究的内容。

  • 标签: 韩国电影 历史改编 叙事角度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了韩国汉文小说《倡善感义录》的版本情况,指出系统一和系统二的主要不同,同时比较了该书与《谢氏南征记》的异同,并概述了儒家“孝悌”思想在书中的表现,最后论述了该书对韩国后世汉文小说的重要影响。

  • 标签: 《倡善感义录》 版本 《谢氏南征记》 思想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