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上海文学》曾特辟专栏,请新加坡李汝琳先生主持,介绍新加坡华文小说,后来因李先生健康原因,停了几期,我们想乘此把李汝琳先生的作品介绍给大家。李汝琳先生是新加坡大学中文系主任,开始创作于三十年代,是我们的老前辈了。从他的作品来看,他虽然青年时代就定居新加坡,接受南洋社会现实的文化氛围,但他的创作仍然是中国新文学的传统意识。这次我们选载了先生写于1963年的《内疚》,这里的人物、矛盾、感情,都是中国的,我们能理解,能接受。寡妇再嫁。似乎给前夫的儿子蒙了羞辱,给母子感情上造成了一层障碍,一层隔阂母亲对儿子有内疚,还是儿子长大后对母亲有内疚,请读者自己剖析。写至此噩耗传来,李汝琳先生竟于三月二十七日在新逝世。不意前年一起游绍兴,经杭州返沪赶飞机,惊心动魄地赶到虹桥机场,匆匆一握竟成永诀,痛哉李先生!我代表《上海文学》同仁在此鞠躬

  • 标签: 《上海文学》 中国新文学 中文系主任 作品介绍 虹桥机场 作协主席
  • 简介:今年年初,在复旦举办刘醒龙的长篇小说《圣天门口》的研讨会,发言的人很多,但给我留下比较深刻印象的,就是上海大学博士生罗兴萍的发言。虽然她的发言不长,而且因为坐在后排,会场上乱哄哄的好像也不曾引起与会者的注意,但我在当时的感觉是,首先她非常认真地读过《圣天门口》,不但读完,而且做了认真的文本分析;其次她运用了民间文艺方面的知识对《圣天门口》与民间史诗《黑暗传》的互文性做了对照校读,显然是有新意的。会议结束后,我特意把罗兴萍的发言稿取来看,那是一份还未成熟的初稿,但里面已经画了详细的对照表。我建议她进一步修改,可以作为会议的文献在杂志上发表。

  • 标签: 主持人 《黑暗传》 长篇小说 上海大学 文本分析 民间史诗
  • 简介:在“小说家档案”所有专辑评论中,本辑主笔胡群慧的这一篇分析东西的《后悔录》的文章,是写得最为抽象,也最为晦涩的。虽然我把她的一些超长的句子,尽量用逗号截成短句,但读起来依旧绕。我想,她对东西的作品既有如此独特的体验和独到的见解,就不能说她是在以艰深文浅陋,而且她正处在认真求学阶段,也没有必要去刻意糊弄读者。

  • 标签: 《后悔录》 小说家 晦涩 抽象
  • 简介:在本辑自述中,须一瓜用富于想像力的诗意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许多有关故事的故事。须一瓜是小说家,她说的这些故事的故事,自然与小说有关。偏偏中国的小说就喜欢讲故事,在许多研究小说的学者们看来,这似乎就是我们的传统。所以她讲的这些故事的故事,又与中国的小说有关。说与中国的小说有关,并不是说别国的小说就不讲故事,或不喜欢讲故事。事实是,别国的小说也讲故事。推而广之,全世界的小说都讲故事。只要是小说,就会讲故事。

  • 标签: 须一瓜 长篇小说创作 编辑者 因果关系 英国小说家 边角余料
  • 简介:晓苏是我熟悉的作家,也是我的老朋友,与许多作家朋友不同,他就生活在我附近。我们供职的两所大学脸对脸,门对门,用一句俗话说,是兄弟院校,我们因公私事务,平时也有很多交往。按理,主持这个专辑,应该有很多话可说。但不知为什么,打开电脑,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本辑主笔金立群说,晓苏是"一个孤独的写作者"。虽然他说的是晓苏的写作,不属于哪一群、哪一派,或哪一种潮流,而是一个特立独行的探索者,但却让觉得晓苏似乎是一个离群索居的人,一个哲学家,或一个思想者。

  • 标签: 主持人 特立独行 写作者 晓苏 探索者 哲学家
  • 简介:2011年春季,我在对外经贸大学为中文学院的学生开了一门名为"20世纪中国文学经典"的选修课。第一学年人数并不多,第二学年人数翻倍。这其中的原因并非我讲课的吸引力,原因我想在于两方面:第一,是在篇目的安排上,选择了那些在文学史课上可能讲授较少但却独具艺术成就

  • 标签: 文学经典 艺术成就 对外经贸 选修课 文学史 王小波
  • 简介:文学与思想的关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说它复杂,是因为没有人能说得清楚,说它现实,是因为大家都感兴趣。作家的创作,要表现一点思想;批评家的评论,要在作品中挖掘一点思想性;读者阅读作品,也想得到一点思想的启示。总之是都要让文学与思想发生一点关系。某些时候,有无思想和思想的深浅,甚至成了衡量文学水平和艺术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尺。比如今天这个时代就是。

  • 标签: 艺术质量 阅读作品 启蒙时代 人能 八十年代 听雪
  • 简介:在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对个案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为大家意识到,只有对个案的充分研究,才能夯实这门学科的基础.有鉴于此,我们对海外的部分新移民作家逐个进行专门讨论,同时约请被讨论作家谈一些创作体会,以期互动.

  • 标签: 主持人话
  • 简介:最近,在《新文学评论》杂志上读到黄咏梅的一则谈创作的文字:《小说家不是旁观者》,其中讲到她在媒体工作时的一些事情,说是跑社会新闻的记者,接到报料电话后,回问对方的第一句话就是:死了人吗,死了多少?接下来的是,做社会新闻版的编辑,也按死人的多少,安排记者提供的稿件:这件新闻死了5个,头条;这件死了3,二条;这件闻所未闻,三条;这件既没死人也不新鲜,枪毙。

  • 标签: 黄咏梅 媒体工作 新闻版 社会新闻 文学评论 中国当代文学
  • 简介:  熟悉向菲的人,都称她为美女主持,但她更坚信自信和爱心是一种魅力.向菲曾经在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做过6年情感类谈话节目,长期与人谈心的职业经历,使得她比一般更多了一份对他人心理的体察和理解.2005年年初开始,向菲主持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互动谈话节目.……

  • 标签: 主持人劝降 劝降记
  • 简介:在电视节目中,主持的形象造型离不开灯光创作.灯光创作就是以不同的灯具设计出不同的光线进行人物造型.主持经过化妆,穿着得体的服饰,再经灯光造型,才最终可以取得美观、端庄、大方的电视形象.其中灯光的布光方法和技巧、灯光的技术水平、艺术修养、审美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主持人布光 浅谈电视 电视主持人
  • 简介:一位生命垂危的伤者被抬进急救室,遇到的医生却是——No.1王小丫大夫冲进手术室,关切地问伤者:“你知道你伤在哪儿了吗?”伤者吃力地摇摇头。王大夫接着说:“给你三个备选答案吧!

  • 标签: 主持人千万别 千万别医生
  • 简介:随着电视的大普及,电视主持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愈来愈凸显,许多电视都成为电视台的形象大使乃至品牌代表。例如中央电视台的主持崔永元的“小崔说事”,黑龙江电视台的主持楚天舒的“天舒工作室”,都是以主持的名字直接命名的电视品牌节目。

  • 标签: 电视主持人 综合素质 中央电视台 黑龙江电视台 品牌节目 形象大使
  • 简介: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刘震云是一位把中国文学传统中以《儒林外史》为代表的讽刺艺术和以《官场现形记》为代表的暴露艺术发挥到极致,同时又兼具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哲学的反讽意味的小说家。这位河南出生的小说家,也许是看多了中原大地从古至今的种种天灾人祸、种种人生苦难、种种世道浇漓。所以内心的忧愤就显得格外的深重,这份深重的忧愤发于言表,就是他的小说创作自始至终都有一种令人难以释怀的抑郁之气。

  • 标签: 刘震云 小说家 《官场现形记》 当代作家 反讽意味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
  • 简介:摘要为了提高节目的美感和气氛,不少广播节目是由两位主持搭档合作主持的,默契的合作能产生妙语连珠、双剑合璧的效果,而真正能达到这种效果的搭档真不简单!他们不仅需要彼此长时间的磨,更需要在很多方面共同努力才会在节目主持中灵感不断,得到受众的喜欢,所以主持搭档间的合作很重要。

  • 标签: 配合 协作 默契 质量
  • 简介:摘要本课程立足于节目主持功能语境,着眼于主持思维能力的拓展,以及主持语言的运用特点,尝试着找到一种可以操作的、有实际效用的自我训练、互相训练的途径。本着主持在节目中的主持功能的需要,作者在思维方式上,重点是“发散思维”、“聚敛思维”、“类比思维”、“应变思维”。一直以来,长期形成的思维惯性常常是使语言变得无味、僵化、老套的一个重要原因,线性的、单向度的、一元化的对世界的认识方式显然已不适合今天的时代,故而特别想从思维方式的角度入手,从方法论的角度冲破惯性思维的硬壳,从而有助于主持语言运用的个性和创新。于语言运用,本课程的目标在于能够使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更加有效地驾驭语言传递信息、沟通心灵。

  • 标签: 主持人思维 情景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
  • 简介:在我们动辄谈及时代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厘清这样一个前提: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时代",如果能明明白白察觉到自己曾处在这样或那样的一个"代",那他当时必须意识到这个时代的时移势易,并饱受困惑的煎熬。因为时代中的风浪,对大部分碌碌无为的人来说,不过只是年复一年的寻常日子,有心,在这样漫漫长日的处安思危中体会到了所谓的时代。

  • 标签: 时移势易 日常经验 时尚概念 安思 丝丝缕缕 写作立场
  • 简介:'重写文学史'是1980年代一股重要的文学思潮,最重要的代表是1985年陈平原、钱理群、黄子平提出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理论和陈思和、王晓明1988年在《上海文论》杂志上主持的专栏,他们提出以崭新的价值体系和审美标准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已有定评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作出质疑的探寻和多元的阐释。这股思潮与1980年代诸多社会文化思潮拥有共同的价值指向,通过现代化立场重写文学史,以应对时代变革带来的文化更新任务。

  • 标签: 文学史观 “重写文学史” 关系主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海外华人学者 中国现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