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4 个结果
  • 简介:<正>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至二十八日由缅甸宣传部下属的印刷出版公司文学宫组织主办的“长篇小说报告”在仰光举行。宣传部长吴曼山妙瑞亲自致开幕词。宣传部付部长昂泰上校、仰光专区缅甸社会主义纲领党主席昂登上校、仰光专区人民委员主席觉敏中校等出席了报告。著名作家佐基(吴登汉)、岱梭(吴丹突)、内梭(吴谬敏)、曼丁(吴吞丁)、大学廷基(吴廷基)、德班梭拉(吴梭拉)、貌苏欣(吴缪丹)蒙育瓦温佩(吴温佩)、

  • 标签: 长篇小说 青少年文学 部长 缅甸 社会主义 人民委员会
  • 简介:为了进一步推动叙事学研究的发展,加强国内学界同仁的交流与合作,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与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筹委会将于2005年11月10日至12日(9日报到)共同举办第二届全国叙事学研讨,在会上将成立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叙事学分会。这次研讨的主要议题有(1)叙事学作为学科在国内外的建设与发展;(2)叙事理论:东方与西方;(3)跨学科叙事学研究;

  • 标签: 全国叙事学 叙事学研讨会 征集论文
  • 简介:论文集是由中国古代散文学会、福建省文学学会和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于福建武夷山联合主办的“中国古代散文国际学术研讨”的论文集。共收论文100馀篇,时间由先秦纵贯到晚清,反映了当前中国古代散文各个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 标签: 中国古代散文 国际学术研讨会 论文集 散文研究 福建师范大学 书架
  • 简介:文学,与一门语言,一种文化,一个政治场域相联系,表达的往往是地方性、区域性、民族性,但有时会触及普遍性。文学是时代与地域的产物,文学的使命正是在于超越它自身的边界,带给人们批判性的财富和生命之活力。文学是个体的、特殊的,甚至是带有偏见的,文学正是在它对局限性的超越中完美地实现其普遍性。

  • 标签: 文学 普遍性 文化 语境
  • 简介: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文人鲍照身处乱世,一身任过多种职务,从中央到地方,从幕僚到一方行政长官,文职武官都做过,但最终却死于乱军之中,沦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笔者认为,鲍照的仕途悲剧,不是源于门阀士族制度,而是其自身不具备乱世政治家敢于冒险的素质。

  • 标签: 鲍照 乱世 门阀制度 政治家素质
  • 简介:<正>近十年来,苏联的文学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流派,这一流派研究文学过程和文学作品的方法,我们可以称作“综合研究法”。该方法于七十年代一经形成,在十年中已相当清晰地确立了它的基本原则,并不断积蓄力量,就目前预测,估计它将在未来十五年内得到长足的发展。

  • 标签: 综合研究法 艺术形式 文学研究 十八世纪 红楼梦 七十年
  • 简介:2010年第二届书画钱币杂项常规拍卖预展时间:2010年3月4日-5日上午8:30~下午16:30预展地点:上海市福州路108号

  • 标签: 拍卖会 资讯 福州路 上海市 地点
  • 简介:(三)实事求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文章之道,与待人接物相通:态度决定高度,格局影响结局。实事求是,莫作调人,行事应该有其风格:或有所为,或有所不为,进退取舍,都该有个原则。清张自超以宗法朱熹《春秋》学自命,大抵以不苟同、不苟异;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标榜:经旨先儒讲解切当者,不再发明。其前人不合之说,后人已有辨者,不再辨。或虽不合,而于大义无关者,亦不置论。……又合诸儒之说,参互斟酌,去其非者,存其是者,未敢以臆断也。

  • 标签: 写作要领 取舍 论文 议题 有所不为 实事求是
  • 简介:三、原始素材与二手资料(一)善用二手资料,权作研究的起点毕生钻研古代学术的老学硕儒,礼敬原典文献,比之采铜于山,以为无可取代,形成文献运用的一种迷思。但是中西兼采的新史学家,胸襟更开放,眼界更会通。新史学家固然同意“史料以原始为佳”;而且,研究时亦参酌二手文献,所谓“孳生史料之精者,亦可备研究历史者之要删”。如何炳松所言:

  • 标签: 文献 写作要领 诠释方法 论文 二手资料 古代学术
  • 简介: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新世纪的第一次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8月19日-22日在南京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校和相关研究和出版机构的一百二十多位从事外国文学教学、研究、翻译和出版的专家学者与会,一道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探讨世纪之交的外国文学教学与研究。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南京师范大学和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联合承办了本次会议。

  • 标签: 外国文学教学 当代 学术研讨会 年会 纪要 未来
  • 简介:2014年5月31日至6月1日,由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与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莎士比亚研究(简称“中莎”)主办、南京大学英语系和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承办的全国莎士比亚研讨会在南京大学举行。本次会议是中莎自2013年复会以后举办的首次年会。来自全国高校与研究机构的100多位学者参加了会议。

  • 标签: 莎士比亚研究 年会综述 中国 南京大学 动态 外国文学
  • 简介:美国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希利斯·米勒是西方20世纪中后期的一位集大成式的人物。中外学界只注意到了他早期的现象学文学观和中期的解构主义文学观,很少论及他后期的言语行为理论文学观。本文集中分析考察了他后期言语行为理论的文学本质观、结构观和批评观,并阐述了其理论贡献,填补了国内外米勒研究领域里的一个空白点。

  • 标签: 希利斯·米勒 隐喻性 修辞性 阅读的伦理学
  • 简介:<正>1990年7月1日至5日,中苏文学关系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这是中苏比较文学研究会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有中苏学者参加的一次盛会。国内著名苏联文学学者戈宝权、叶水夫、李明滨等向大会提交了论文或与会发言。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世界文学研究

  • 标签: 国际研讨会 中苏文学 苏联文学 比较研究 戈宝权 文学作品
  • 简介:<正>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讨论会于1984年10月6日—12日在风景秀丽的杭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50多个单位的70名正式代表和20名列席代表,其中有一些是研究印度文学的著名专家、学者。会议收到专题论文30多篇。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南亚所所长、著名印度学学者季羡林教授致开幕词和闭幕词。季羡林教授指出,这次会议的召开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通人

  • 标签: 讨论会 季羡林 列席代表 参加会议 北京大学 教授
  • 简介:本文借助于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理论,从民族中心主义、偏见和刻板印象等社会心理层面分析中错综复杂的母女关系,帮助移民家庭及处于跨文化环境中的人认识到矛盾所在,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预见和解决交际中出现的问题.

  • 标签: 跨文化交际 喜福会 母女关系
  • 简介:由《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的“艾丽丝·门罗专题研讨”将于2014年7月25—27日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举行。经评审通过的会议论文将收入门罗研究专题论文集出版,部分优秀论文推荐给《当代外国文学》专栏。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专题研讨会 《当代外国文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征文 外国语学院 哈尔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