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正>几个文友,相约甚久,却终未能了却一个夙愿。难得浮生半日闲?倒不至于这么严重。只是各有其事,人总凑不齐。今日总算腾出暇隙,皆赶往北疆。曰:看开江。人言:黑龙江一开,春便到了。开江,那是北国春之!北国春之?这倒是一篇散文题目。我文兴勃发。走南闯北四处奔波的工作,使我熟悉了南方的春天。

  • 标签: 丝丝缕缕 文兴 缠缠绵绵 如黄 弱小者 第一声
  • 简介:1993年2月北京推出的“名人传记丛书”中有一本《纳传》,原名DonaldofChina(中国的纳),无怪老年读者感叹说,这是位被人遗忘了的人物。原来此人从1903年他27岁来华时,原不过仰慕中国文化想亲身来看看,不料从此流连忘返,在中国一直

  • 标签: 打油诗 端纳 老年读者 中国文化 西安事变 宋子文
  • 简介:本文对弗尔的9·11小说《特别响,非常》中所出现的“创伤迁移”现象、主要特征、在小说中的表征、以及透过这一现象所反映出来的美国后9·11时代的文学思潮等方面予以梳理和探索,以引起学界对这一现象的关注。

  • 标签: 9·11 历史创伤 创伤迁移 互文性
  • 简介:眼下谈到书,我首先想的自然就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我已经日日夜夜同它打了两年多交道,但愿明年此时能脱稿。由这部书我又很自然地想到你。3年前,倘若不是你那么热情怂恿,我是绝不会心血来潮,贸然拾起它的。因为我充分了解此举的难度。半个世纪前在剑桥那样的条件下,我都未敢尝试。如今,人已八十好几,能搜罗到身边的参考书终归有限,向人请教起来更没那么便当,这真是没罪找枷扛!然而正如你所说,这是个亟应补上的空白。七十多年前问世的

  • 标签: 《尤利西斯》 乔伊斯 梦之谷 芬尼根守灵夜 创作界 作品自身
  • 简介:作为西尔维娅·普拉斯为数不多的长诗之一,《占乩旁的对话》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本文从西方哲学界关于语言起源的两种代表性观点出发,结合本雅明的语言超越观和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观,指出这首被作家自己称为“迄今最具雄心”的长诗表达了普拉斯的语言焦虑,这种焦虑反映了当代语境下两种语言观的交锋,并且在更深层面上直指人类在理性时代的信仰危机。

  • 标签: 西尔维娅·普拉斯 语言焦虑 超越 语言游戏
  • 简介: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活动家与伟大的学者。他的《清代学术概论》和《中国三百年学术史》(这两部著作为朱维铮校注,合集名为《梁启超论清学史二种》,复旦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本文所引用二书的内容,皆出于此版本)是研究“清学”历史的

  • 标签: 《清代学术概论》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梁启超 创新精神 知识结构 学术道德
  • 简介:<正>引言日本文学传统崇尚对自然美的描绘,追求人与自然、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强调通过自然来抒发真实的感情,在对自然的描写中美得以临摹、还原、再现和升华。日本文学的这种审美理念与日本人所处的环境有关、与其纤细入微、毫发具究的民族个性有关、同样与其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密切相关。于是自然以及自然之"物"在日本文学中不仅是一种素材,而且是一种美感的来源;在四季更迭孕育出的美感中,春之幽艳,夏之壮硕,秋之静寂,冬之枯寥,形成日本文学美意识的特型。

  • 标签: 日本文学 物感 我一 美意识 川端康成 情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