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狂人日记》是鲁迅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他第一篇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的小说。它被收入作者的第一部小说集《呐喊》并列为篇首,一直以来《狂人日记》被评论界认为它是鲁迅向“吃人”的旧社会和封建文化发出的第一声强有力的呐喊。其实,在这篇鲁迅小说创作的开端性作品《狂人日记》里已隐约涵盖了他一生小说创作的个性主题——反叛与绝望。

  • 标签: 《狂人日记》 呐喊 鲁迅 小说集 吃人 创作心理
  • 简介:《实践》是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最重要的著作。通过对卡比利亚(阿尔及利亚)柏柏尔人社会的观察和研究,作者反思自身的社会学实践,揭示并分析了实践逻辑与学术性思维的差异,指出人类学研究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必须对科学实

  • 标签: 《实践感》 法国 皮埃尔·布迪厄 社会学理论 学术思想
  • 简介:十二年前,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红遍华人圈,时近知天命之年的唐浩明因此声名鹊起。之后,《杨度》、《张之洞》相继问世,与《曾国藩》一同形成唐浩明的“晚清三部曲”,并成就了唐浩明写作事业的颠峰。

  • 标签: 长篇历史小说 唐浩明 敬畏感 《曾国藩》 作家 《张之洞》
  • 简介:著名汉学家葛兰言曾断言“中国智慧勿须上帝的观念”。尽管表述各异,但可知许多著名汉学家对此颇为赞同。以之来衡断中国的宇宙论,一个重要的后果便是,它会消除古典中国哲学核心词汇本来具有的某些模糊性蕴含,而使之变得齐整划一。中国勿须超越性上帝的观念,此说虽流传深远,但其实经不起仔细推敲——因为它所赖以成立的坚实基础是“实在/表象”之类的二元对立思维,因此不能适用于古代中国的世界观。儒家的宗教性不把独立、自省、实体性的“神圣作用者”作为表象之后的真实存在,也不把它视为宇宙意义的根源。儒家把世界视为自生自成、自然而然的过程——它自身便具有自我转型的能量。人类的宗教情感就是宗教意义的发动者,它广泛地、内在地展现于家庭、社区和自然世界的各种活动之中,激发出富有生机的精神力量。人类既是鼓舞人生世界之神圣价值的源泉,同时也是神圣价值的奉献者本身。

  • 标签: 宇宙论 本体论 超越性 自然 人类中心的宗教性 上帝中心的宗教
  • 简介:从人生哲学来看,汤显祖是半儒家半释家:前者使他入世和精进,后者使他出世,心生退志。他肯定节制人欲的必要,并且表现着一种对于人生的虚无。他的人生哲学具有低调和内敛的性质。对于一个过于傲慢和贪婪的时代来讲,这样的人生哲学,大有破蒙去蔽之裨益。

  • 标签: 人生哲学 人欲 虚无感 精神解脱
  • 简介:《麦克白》的悲剧看似有悖常情,不过我们怜悯的对象并不是作为“恶人”的麦克白,而是他所代表的挣脱了宗教、传统和道德束缚后,陡然迷失在高度张扬的自我之中的人性。这种迷失反映了文艺复兴末期人文主义者的信仰危机。

  • 标签: 《麦克白》 同情 基督教宇宙观 人文主义
  • 简介:<正>引言日本文学传统崇尚对自然美的描绘,追求人与自然、情与景的和谐统一,强调通过自然来抒发真实的感情,在对自然的描写中美得以临摹、还原、再现和升华。日本文学的这种审美理念与日本人所处的环境有关、与其纤细入微、毫发具究的民族个性有关、同样与其人对季节变化的敏锐感知密切相关。于是自然以及自然之"物"在日本文学中不仅是一种素材,而且是一种美感的来源;在四季更迭孕育出的美感中,春之幽艳,夏之壮硕,秋之静寂,冬之枯寥,形成日本文学美意识的特型。

  • 标签: 日本文学 物感 我一 美意识 川端康成 情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