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京族是我国惟一一个集中聚居在一个地方的少数民族,人口2.3万人(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也是人口较少的一个少数民族。京族主要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市江平镇的巫头、沥尾、山心三个,又称“京族三”。

  • 标签: 京族 人口普查数据 广西壮族自治区 少数民族 防城市 传统节日
  • 简介:<正>1925年元月14日晚上九点,一个新生婴儿在东京都四谷区永住町、官僚出身、家道中落的平冈家诞生了。祖父平冈定太郎给他命名公威。与武家有姻亲关系的祖母永井夏子,因为对儿子梓未能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官僚大失所望,将自己的全部希望寄托在这个新生的孙儿身上。在孙儿出生后第四十九天,她就将孙儿从儿媳倭文重的怀里夺了过来,置于自己的身边娇宠地抚养。母亲给孩子喂奶也限定在十至十五分钟之内。公威会说会走了,她仍将公威整天关在自己的病房里,怕公威学坏,不让公威与男伙伴游戏,只能与女孩玩耍;平时除喂奶时间外,不让公威与母亲、户外大自然和男伙伴接触,过着“三重隔离状态”的生活。幼年的公威被关在祖母的病房里,常常独自埋头阅读童话集,有时一个漫长的下午完全沉湎在童话世界的光怪陆离的思想中。譬如,他凝望着圣女贞德骑士般的图片形

  • 标签: 三岛由纪夫 自卫队 天皇制 日本古典文学 川端康成 童话世界
  • 简介:《摩罗博士的》是科幻小说奠基人之一的H.G.威尔斯的一部重要作品,本文着力考证了此小说中伦理、法律对兽人和兽人社会的形成与维系作用,探讨了一个自上而下在未经启蒙的兽人群体中制定的伦理体系必然崩溃的原因,以及兽人的退化和兽人社会的崩溃对人类社会的隐喻。作者使用一系列符号作为道德在兽人社会中的具象化,比如"痛苦屋"、"赞美诗"、"肉食禁忌"等等,它们同时也是人类社会自身道德和伦理禁忌起源的隐喻。兽人缺乏理解道德作用的智力,只是被迫遵守道德训诫,最终由于缺乏理性带来的对道德的自觉维护,小岛上的道德体系不可逆转地崩溃,作者借此隐喻了社会道德和人性的脆弱性,认为需要对人心中兽性的爆发永远警惕。

  • 标签: 《摩罗博士的岛》 伦理学批评 道德符号
  • 简介:我们能够从书信的文字交流中,在一定程度上捕捉到一些与写信人和看信人有关的客观事实。这是因为书信的文字语言中包含着发话人与受话人的各种信息。在一部小说中,这些信息是如何发挥它的作用的?或者说,小说如何利用书信这种语言交流形式来达到叙述目的?本文就这个问题,通过分析日本作家有武郎的《宣言》这部典型的书信体小说,来揭示书信体小说的构造及特征,并通过解析小说中书信与小说内容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析《宣言》这部小说的表层内容与深层内容之间的差异。

  • 标签: 有岛武郎 《宣言》 发话人 受话人
  • 简介: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泡沫经济的全盛时代,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呈现出后现代的诸多特征.田雅彦就是这一时期受到瞩目的年轻作家.他创作了许多具有后现代文学特点的作品,除小说以外,他还涉猎音乐、美术、戏剧和解剖学等领域,堪称是一位"多媒体"作家.本文论述了田雅彦的文学形式和内容,指出田的作品涉及了大量后现代的主题.通过分析《彼岸先生》、《燃烧的尤利西斯》等作品,本文认为田的文学特点可以用"滑稽模仿"和实验性来概括.他在小说中对叙事手法进行了各种实验,展示了后现代文学的特点.进入90年代,田雅彦在强化小说的故事性的同时,继续对小说的叙述手法进行实验.他更加关注危机四伏的日本社会,通过作品对日本社会敲响了毁灭的警钟.

  • 标签: 日本后现代主义文学 滑稽模仿 叙述形式 日本社会
  • 简介:  日本作家三由纪夫本名平冈公威,1925年生于东京.1946年,三的短篇小说经川端康成推荐,在杂志发表;两年后,他辞去公职,成为专业作家.1954年,三的中篇小说获第一届新潮文学奖,并在两年后被译成英文在美国出版.从此三的作品在海外出版逐年增多.1965年,三首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两年后再次被提名.然而,三却在1970年剖腹自杀.……

  • 标签: 世人眼中 侧成峰 岛纪夫
  • 简介:文学即人学。一个文本即是一面反映人类境况的镜子,也是一盏照耀人类文明的灯。就文学批评而言,既应该关注与文本密切相关的作家、世界、读者,更应深入文本内部,进行独立的、再创性的研读,从而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本文试从作品的创作背景、人物的性格特征、人物的爱情经历及结局等方面,解析三由纪夫《春雪》中的主人公松枝清显的"多余人"形象,进而揭示这一人物形象的创作意义。

  • 标签: 三岛由纪夫 《春雪》 松枝清显 多余人
  • 简介:以“男色家”自居的三由纪夫,其男’眭美学观与军国主义立场密不可分。然而,作为三由纪夫青春后期的作品,《禁色》显然跳脱出《假面的自白》《爱的饥渴》单元同性恋的性学主张,其性向架构更趋向于“酷儿理论”中巴特勒所持的表演性、无连续性、可变的和过程的。本文试通过分析《禁色》中“俊辅”和“悠一”这两位体现作者对立意识人物间的矛盾冲突,深入理解三由纪夫解构固定“性别主体”的性政治主张。

  • 标签: 三岛由纪夫《禁色》酷儿理论 巴特勒 双性恋
  • 简介:诗歌和技术是在海德格尔的后期思想中被反复讨论的两个主题:技术在现代世界居于危险的统治地位,而诗歌包含着从这一危险当中获救的可能性。未来主义运动的领袖马里内蒂就诗歌与技术的关系则给出了不同的理解,认为这两者服从于同一种不断提高自身的意志,即对速度的追求。在海德格尔开启的问题里对马里内蒂有关语言和抒情的理论进行批判性的诠释,或许能让我们对诗歌在现代技术的统治下究竟处于何种状况进行一番别样的思考。

  • 标签: 诗歌 技术 速度 海德格尔 马里内蒂
  • 简介:傅菲的散文,主要集中在对其生活的乡村的刻画,他笔下乡村场景本身之庸常、琐屑、刻骨,消失和变幻之快,以及作者的执着和深情,几乎形成一种风车面前的堂吉诃德的角力场景。时代的剧烈变动,个体精神活动的细密、复杂和连续,以及一个文弱书生以柔弱方式显现的强大乡愁和不知疲倦,构成傅菲散文强烈的个人风格。

  • 标签: 乡村书写 生命意识 乡愁
  • 简介:<正>巴赫金在论述狂欢的世界感受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这种世界感受,同一切现实的东西,完成性的东西相敌对,同一切妄想具有不可动摇性和永恒性的东西相敌对,为了表现自己,它所要求的是各种动态的和多变的‘普洛透斯的’闪烁模糊的形式。”普洛透斯是希腊神话中的海神,以善变著称。纵观巴赫金的学术生涯,我们发现,他所钟爱的文学,正象普洛透斯那样,从表现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充满着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 标签: 巴赫金 陀思妥耶夫斯基 长篇小说 主人公 俄国形式主义 自我意识
  • 简介:有人把他称作美国体操界的“郎平”。对于这样的类比,乔良并不介意:“中国人到美国发展不容易,郎平大姐在海外为中国人争光,给我们所有的海外华人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作为一个中国人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执教成绩,我很骄傲。”

  • 标签: 中国人 美国式 乔良 冠军 海外华人 美国体操
  • 简介:农历免年春节刚过,阳春三月,慵懒的你是否还想重温新春佳节带来的欢愉气氛?素有“世界上最爱过年国家”之称的泰国将在四月里迎来一年中最重要的泰历新年“宋干节”。虽过西洋年,亦过中国年,但真正属于泰国人的传统新年则是每年4月13日起一连三天的宋干节,同时也被称作“泼水节”。

  • 标签: 传统 泰国 农历 新春佳节 宋干节 中国年
  • 简介:吴绡(16157-1671),字素公,又字片霞,号冰仙,长洲(今苏州)人,琴棋书画无所不能。邹流琦《吴冰仙集小引》说:“(绡)兰心蕙质,雅善书史。……于一切琴棋弦管之艺,无不精绝。书法直通钟、王,尤善画,每经点缀,灵动如生。”这类夸赞之词,并非溢美,我们从吴绡留存的大量诗作中也能窥见一斑。

  • 标签: 《七夕》 诗作
  • 简介:吉卜林最后一部印度题材小说《基姆》在过去几十年的文学批评领域中被视为殖民文学的典范文本,批评家较多关注其中帝国主义话语的撒播和建构。鉴于此,本文将关注点置于该小说的反讽修辞方式,分别从文本本体、历史语境以及宗教哲学三个层面阐释吉卜林独特的印度书写,基于针对相关层面的参照研究揭示吉卜林有关东西方交融中普适性问题的考察,进而探讨该文本是否因作者的矛盾心理及反讽书写而形成前后悸论之势。

  • 标签: 《基姆》吉卜林 反讽式 印度书写
  • 简介:目前,作为一种学术的外国文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传记研究模式',主要是对现存材料进行的转述和阐释,它虽然能够为读者提供一种'事实性知识',然而'事实'本身却不能决定理论的意义.因此这种模式不利于为外国文学研究领域提供一种中国视角.作者认为可以采纳'问题研究模式',即以某种核心问题进入研究领域,进而提出理论构想.这既可弥补'传记研究模式'的不足,也可在方法论上打破那种平面论述,使人们关注某一作家在其作品中所反映出的基本问题的同时,提供一种题域使人们得以深入下去.

  • 标签: 外国文学 传记式研究 中国 艺术生命 民族精神
  • 简介:从古希腊悲剧叙事的层面来看,“卡塔西斯”是一种平衡协调怜悯和恐惧的基本尺度;从古希腊喜剧叙事的层面来看,“卡塔西斯”是一种平衡协调愉悦和笑声的重要砝码。基于此,本文认为,亚里士多德《诗学》中的“卡塔西斯”是一种“平衡协调”的叙事伦理批评原则。它体现了古希腊人对文学与社会、审美与功用、创造与批评等方面的辩证理解,也是对古希腊叙事艺术的一种重新阐释。

  • 标签: 卡塔西斯 亚里士多德 平衡协调 叙事伦理批评
  • 简介:在中,福柯从知识考古学角度对疯癫中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部分进行了阐释和颂扬,而对所谓的理性精神中隐秘的残忍却进行了无情的揭露.本文拟运用福柯的理论对澳大利亚当代作家彼得·柯根的小说和进行主题分析,以期解读出更为隐含但同时也更具启示意义的"文化密码",即作品的历史、社会内涵.

  • 标签: 小说 《治疗》 《痊愈》 福柯式解读 澳大利亚 当代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