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左传·昭二十九年》说:“共工氏有子曰句龙,为后土,……后土为社。”农耕时代的人们对土地是十分崇拜的,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土地之神的活动,这就是“社日”了。本来,一年有两个社日,一个春社,一个秋社。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叫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就叫秋社。春社祈谷,祈求社神赐福、五谷丰登。秋社报神,在丰收之后,报告社神丰收的喜讯,答谢社神。古时的社日,要以村为单位祭祀社神,祭祀后,要撒肉四周以饷乌鸦。

  • 标签: 文化现象 黔东地区 民俗 社神 祭祀 后土
  • 简介:中王门李渭的思想有着独特的魅力与价值。在心性论上,他固然对阳明心性思想也有所认识,但更重"仁"的讨论,直接以仁为体。这既表现一种回归先秦孔孟之根本精神的倾向,更是为了对治有些阳明后学理论的流弊。如此,他在功夫上选择和发展上,从"毋意"说转向了"先行"论,这是他对心性本体不断深化认识的结果。李渭首先以"毋意"为学说主旨,把源于孔子的"毋意"与孟子、程颢的观点结合起来,对"毋意"做了心学的诠释、发挥。而"先行"说是把阳明学"知行合一"论与孔子以来的"先行其言而后从之"道德要求结合起来,其说剑走偏锋只重"行"的目的,是为反对"良知现成"论带来的空疏流弊。

  • 标签: 李渭 王阳明 仁体 毋意 先行
  • 简介:中王学思想之"心统学政"的理论特质和"重行致用"的实践特质是中王学自身学术品质和思想发展与具体的时代、地域语境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内在理论演化的必然性和外在语境促成的偶然性。"心统学政"以本心为本体依据,以致良知为心物间的功夫指向性,以知行合一为心、学、政三者间价值转换的理论依据,在理论层面呈现出"心学合一"、"心政合一"和"学政合一"三个维度的理论建构,在实践层面呈现出"心学"、"心政"和"学政"三种理论形态,表现为"修身"、"为学"和"为政"三种活动形态。"重行致用"体现于中王学以讲学治世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并表现出中王学思想的政治、文化向度。这主要表现在中王学积极讲学以善俗化民,引领士风,建构地方秩序、民间话语等治世实践饱含着以儒学大传统涵化夷文化小传统的历史使命和文化责任感,以及体现出的强烈的道统立场和国家在场意识。"心统学政"和"重行致用"体现出中王学的学派学术个性和时代思想的共同取向,凸显出明代中王学思想作为地域断代思想史的地位和价值意义。

  • 标签: 黔中王学 心统学政 重行致用 特质
  • 简介:<正>上善如水。水善利万物而有静。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道德经》序幕:走进敦化白山黑水,渊源地脉,处处潜藏着历史文化的底蕴。吉林东南部的敦化市,方圆不过十数里,人口区区二十万余,却扛着"千年都城百年县"之美誉。纵深探去,浑然一惊,史载此地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的晚期智人——"安图人"。经考古挖掘此地"安图人"洞穴遗址测定,与

  • 标签: 水善利万物 孙建东 如水 安图人 洞穴遗址 晚期智人
  • 简介:蒋晓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西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美术界杂志社主编、编审,广西文联委员。广西美术家协会理事,广西艺术学院中国画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委员。从事美术编辑工作三十多年,为发现、培养美术人才和推介美术精品作出了较大贡献。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并获一等奖。创作出版连环画十余部。编辑出版《新中国连环画典藏》《五十年连环画精品图录》等学术。

  • 标签: 广西艺术学院 中国画专业 美术家协会 美术编辑工作 编辑出版 研究生导师
  • 简介:老人都说:一片树叶里蕴藏着一个季节的秘密.大山深处的浓艳,是源自何方的火种?这般撼人心魄的色彩,怎就悄然静默了经年?我一直幻想做一片秋天的树叶,站在季节的高处,弹拨一曲清丽.那是多美的一个梦啊!记忆像秋天的河水,清澈得唯留下游动的小鱼和河底光洁的卵石.

  • 标签:
  • 简介:<正>十几年了,海的两边——中国,日本每每有事:不道歉、神社祭拜、阻碍中俄石油管道……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日情绪越来越激荡。却不知日本人骨子桀骜固硬,"自古不惧边关事,只虑兵刀不带红"。哪是几声抗议能够改变的。中国人最应叹息,"既生瑜,何生亮"!本来神州大国威震四方,各方蛮夷皆来归顺,惟倭人捣乱,弄的老大帝国心事不爽。愈到近世,状况愈烈,大象被小鼠戏得狼狈不堪。人死财亡,血溅东亚。呜呼,一点面子也不给,正所谓千年有事帝国,泪血沾衣愈西来。

  • 标签: 泪血 朝鲜人 蒙古人 石油管道 丰臣秀吉 大马士革钢刀
  • 简介:摘要身处特殊环境,肩负特殊使命的特区大学生党员需要更高的综合素质。本文从特区大学生的党员发展与培养两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一些特区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措施。

  • 标签: 特区 大学生 党建
  • 简介:一孙应鳌(1527-1584),字山甫,号淮海,明代清平卫(今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凯里市炉山镇)人。原籍江苏如皋,始迁祖讳华,以从龙功,授神策卫千户;洪武二十五年(1392),调贵州龙里卫总旗;永乐中,调清平,遂定居贵州。历代授有军职,至曾祖孙瀚,中成化丁酉(1477)举人,官桂林府同知。其后以文学科第传家,其祖、父皆中举人,为官一方,颇有政声,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少有的名门望族之一。孙应鳌少而聪颖,九岁能文,就学于名儒周慎轩,"日诵数千言,正襟危坐,务解大义"。

  • 标签: 黔中 少数民族地区 贵州龙 江苏如皋 凯里市 黔东南
  • 简介:有三四个朋友在同一个晚上打电话给我,说韩在《作家》上“骂”你了,那天晚上,我格外兴奋,这当然不是一种被“骂”的兴奋,而是一种包袱放下的兴奋。韩是我写诗道路上的前辈,而且是一个我一直尊重的前辈,这样的前辈,我曾经在心里认过不少,但随着我自己的成长和成熟,我又一个一个的把他们从我的名单里勾去,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名单里剩下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

  • 标签: 韩东 诗歌美学 中国诗歌 知识分子写作 先锋性 兴奋
  • 简介:一《树巢》是温州青年作家君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君本人将其定位为家族小说。树巢是一个形象的比喻。巢,《说文》中的字义为:鸟在木上曰巢,在穴曰窠。而"树巢"这一个词,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它独特的意象意义。"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巢是家

  • 标签: 家族小说 东君 青年作家 马家堡 叙事传统 时间线索
  • 简介:  1巴什拉通过诗学的管道,企图恢复想象与感知的联姻,即想象先于感知而存在.他提出了梦想的形而上学:我梦想,故世界通过我的梦想而存在.而在他臆造的火阵里,世界的确在他举起的火焰里得到了溶化和再铸.火打开的纯净区域,火的极限,无论是在火苗的顶端,还是火的心脏地带,火的容颜流淌着水意的颤动.于是,火成为首鼠两端的守望,物质/精神,实在/虚在,火在转身成为精神的造像时,火没有忘记自己搁在烧造之外的身体.……

  • 标签: 加斯东巴什拉 巴什拉火 阅读加斯东
  • 简介:<正>我始终觉得,应当有一种小说,它和流派无关,和文学史无关,和文学宣言无关,总之,它和所谓的“文坛”无关。它是一种心灵的独白,是一种自我精神内力的释放,是一种附着于形象之中的冥想。但它不是私人化的小说,不以个人隐私为卖点,它的独白和冥想清纯而明亮,忧伤而浪漫,它从我们的心灵上掠过,虽不是强烈的震撼,却是一种无法释然的骚动。当我读到沈子的一系列中短篇小说时,我突然意识到,这样的小说正在向我走来。

  • 标签: 文学评论 小说 沈东子 当代 人物形象
  • 简介:“租界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这一研究领域是李永学术研究的出发地,他后来拓展出的两个领域,即“半殖民和解殖民的现代中国文学”和“民国城市的文学想象与民族国家观念的建构”,与他的出发地密切相关。这种引发、扩大,在李永的学术生涯中自然、巧妙地发生,体现出“70后”学者独立提出学术命题的能力。在学术研究上,李永的个性与优势日渐清晰,他的不懈努力、“独立前行”让人欣慰。

  • 标签: “70后” 李永东 租界 半殖民 城市想象
  • 简介:<正>多年的专业性的阅读训练,事实上使我们产生一种阅读障碍:我们其实已很难放弃一种探究的眼光,而仅仅对放在面前的印刷品作一种纯粹的感性注视。这样,在我们的阅读中,大量关于作者姓名及姓名之外的信息常常倍受我们关注,比如年龄、居所、学历,比如情感经历。婚姻状况、社会地位。我常常试图弄清楚一个似乎与学术无关的问题:我们对于创作者上述有关信息的关注,说到底,是源于研究需要的学术兴致,还是世俗的好奇心乃至猎奇心理的驱使。或者说,更重要的是,这种信息的获得对于研究的意义,是透视,还是障碍?

  • 标签: 文学评论 小说 沈东子 当代 叙事方式
  • 简介:<正>龙,是中华民族最崇拜的图腾。我们华夏子孙都称自己是龙的传人。中华大地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悠久历史,龙的传说根深蒂固、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然而,通过地下管道输送石油天然气的钢铁巨龙,我们认识他却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事情。那是个火红的年代,也是个特殊的年代,"文化大革命"尚未结束,人民解放军和民兵成为大庆原油外输管道建

  • 标签: 石油天然气管道 管道输送 电力工程 原油外输 铁人精神 中国石油管道
  • 简介:以布迪厄的“文学场”为理论依托和阐释框架,李永的“租界文化”研究将文学艺术形式与社会生产机制联系起来.避免从内部或外部的孤立视角来切割文学和社会、历史的关联,置作品于客观化和物质性的考察之下,以期达到对文本的理性认知。同样,他在“家族小说”“城市想象”“半殖民文学”三个领域所取得的系列研究成果,通过文本与场域的内外辉映.以个案考察推动全局进展,这使得宏观的史学论述不乏丰盈的文学细节。他的文学批评背后始终透着他的生命体验、人文关怀和问题意识,并在一次又一次的解惑和答疑之中,完成学术生命的自我演绎。

  • 标签: 中国现代文学 租界文化 文学批评 李永东 半殖民 城市想象
  • 简介:本文通过解读《女勇士》处于种族、性别双重边缘化他者地位的美国华裔女性的真实状况,探究华裔作家汤亭亭如何通过杂糅方法,模糊西方/东方、男性/女性的二元对立,平和两者矛盾,构建华裔女性新身份。

  • 标签: 二元对立 他者 华裔女性 杂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