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我确实无法拿出更多的时间去认识这个苍茫世界上的许多新鲜事物.但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为了找到青藏高原一种美丽的花.我却很不吝啬地用去了40多年时间。完全能推想得出,在这漫长的日子里我萌动过多少向往、等待。又遭遇过多少失望。无奈我便把这只闻其名不显其身的雪域花神揣在心里,让贴身的体温暖透它的脉管。我常常在梦里听见羌塘草原的牧羊女卓玛把这朵花系在鞭梢上唱着,梦醒,卓玛的身影消失,我眼前全是花开的声音……

  • 标签: 格桑 青藏高原 羌塘草原 时间
  • 简介:4—5月,由黄纪苏、张广天等同志编导的史诗剧《切·瓦拉》在北京人艺小剧场上演,观众达一万多人次,每场平均上座率达120%。观众中既有白发苍苍的老将军、老领导,更有风华正茂的大学生、高中生。《切》剧高扬革命理想主义旗帜,引起各种观点和立场的人们的不同反响和评说。本刊特发表两篇文章,以表达我们对该剧的深切关注。

  • 标签: 观众 北京人艺 小剧场 编导 史诗剧 革命理想
  • 简介:“汉唐古谱”《骷髅》被誉为“曲谱之祖”,又经《南曲九宫正始》(下文简称《正始》)、《曲谱大成》、《新编南词定律》(《定律》)以及《磨尘鉴》等反复提及和征引,在曲学史上影响巨大。但其真伪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解决,而这又关系到词曲格律谱的起源、成熟及流变的学术讨论,故受到研究者颇多关注。归纳各家观点,主要有三:明清两代的曲谱学家们坚信这一“汉唐古谱”真实存在;

  • 标签: 古谱 汉唐 骷髅 《南曲九宫正始》 真伪考 真伪问题
  • 简介:<正>一、“诗”的涵义及范围诗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某一类书的名称.作为某一类书的专有名词,其范围包括以“诗”、“诗式”、“诗法”等命名的著作,其后由诗扩展到其它文类,而有“文”、“赋格”、“四六格”等书,乃至“画”、“字”之类,其性质是一致的.“诗”一词,《颜氏家训·文章篇》中已经出现:“挽歌辞者,或云古者《虞殡》之歌,或云自出田横之客,皆为生者悼往告哀之意.陆平原多为死人自叹之言,诗既无此例,又乖制作本意.”这可能是使用“诗”一词最早的例子.《礼记·缁衣》云:“言有物而行有”.郑玄注;“,旧法也.”伪《孔子家语·五仪》云:“口不吐训格之言.”王肃注:“,法.”

  • 标签: 《文镜秘府论》 “诗格” 古代文论 晚唐五代 “诗法” 文学批评
  • 简介:南疆小镇对我来说是一片沼泽地,我经常陷入其中无力自拔,总觉得自己有一天会被它淹没。在这一天尚未到来之前,我还是要回到奎依巴镇和它的故事中。

  • 标签: 《奎依巴格的张秉义》 中国 当代文学 杂文
  • 简介:多想告诉你:不适合的。奈何你情愫已深。在霜和马蹄间。你感情竟执着得如此茫然:南北奔波。就只为一份对美的追求和敬意。每及此,总为你虔挚的心情,临风企望的神色,感到深深的寂寞和悲凉。而这一季的花事,终究属于烟云缭绕的水笺——

  • 标签: 不适合 马蹄 感情 心情 男低音 回旋
  • 简介:我的诗篇啊!对于流过眼泪的世界,你是活生生的见证!你诞生在心灵上暴风雨骤起的不幸时分,你撞击着人的心底,犹如波涛撞击着峭壁。——涅克拉索夫

  • 标签: 索尔仁尼琴 审判 暴风雨 眼泪 心灵
  • 简介:<正>她们或五六人、或上十人走成一列,仿佛经过统一选拔和训练,身材一般高,服饰一个样,一律举着黄伞,腰身挺直,目不斜视,款款而行,矜持、高贵、优雅。每走一步,她们身上的银饰就叮当作响,脚下的百褶裙摆如荷叶般展开,如涟漪般荡开,美感十足,动感十足。

  • 标签: 火把节 凉山彝族 服饰 彝人 黄伞 美感
  • 简介:<正>在差不多的文学批评、文艺理论著作和教科书中,在谈到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形象时,总要引用恩格斯的一段名言:“每个人都是典型,但同时又是一定的单个人,正如老黑格所说的,是一个‘这个’,而且应当是如此。“至于什么是黑格所说的“这个”,黑格关于人物性格有些什么样的见解,这些见解又何以值得恩格斯如此的重视,论者一般都不加深究。在有的论著

  • 标签: 人物性格 典型性格 人物形象 黑格尔 美学 普遍意义
  • 简介:奥地利女作家,中欧公认的最重要文学家之一:埃弗里德·耶利内克1946年生于奥地利施蒂利亚州的米尔茨楚施拉,她的父亲具有捷克与犹太血统,是位化学家,母亲出身于维也纳名门望族。耶利内克自幼学习音乐,早年攻读音乐、戏剧和艺术史,六十年代中期以诗歌写作走上文坛后,着力从事戏剧和小说创作,经常因为作品中强烈的女权主义色彩和社会批评意识引发广泛争议。

  • 标签: 耶利内克 里德 名门望族 诗歌写作 六十年代 小说创作
  • 简介:由于话剧《切·瓦拉》的上演,据说北京正在兴起不大不小的瓦拉热。那些吃着麦当劳、肯德基,喝着可口可乐,穿着彪马、耐克、阿迪达斯的新人类们,正为瓦拉当年的壮举感动不已。有人从剧中看出了英雄主义,有人看出了理想主义,有人看出了“酷”,而有人不过是看中了瓦拉的发型和装束而已。

  • 标签: 《旁观格瓦拉热》 中国 当代 杂文 朱铁志
  • 简介:德林生前一直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但如今他已经是一位举世闻名的诗人,这与海德格慧眼识珠不无关系。荷德林幼年丧父,在精明的母亲的安排下,他先是在教会学校学习,后来进入图宾根学院,主修神学,但他对哲学更有兴趣,并在同学中与黑格和谢林结为好友。之后,荷德林一直致力于古希腊哲学、历史的研究,并以写诗作为自己钟爱一生的“清白无瑕”的事业。

  • 标签: 荷尔德林 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 古希腊哲学 追问 本源
  • 简介:在世界各国的邮票上,亮相次数最多的男女电影人首推卓别林和雷丝·凯利。卓别林是由于在影坛上的成就和影响;而雷丝·凯利却主要是因为具有影星、王妃的双重身份。雷丝·凯利1928年生于美国费城一个富裕的企业主家庭。中学毕业后,她因数学成绩不好而没有考大...

  • 标签: 凯利 摩纳哥 奥斯卡金像奖 格雷 乡下姑娘 世亲
  • 简介:朱伟在评价格非创作时曾说:'非在新时期,是一位难得的以其学术背景进行创作的作家。但我总觉得这种学术气在读者认知度上,其实帮了他很多倒忙。(1)'他通过小说探索世界的不可知和神秘性,人的主体性与记忆的不可靠等,且似乎从来没有向着可读性和读者的接受靠近。这也使相比同代人的苏童、余华等先锋作家,非研究从八十年代开始就是相对冷落和滞后的。的确,在非小说创作的发生、发展与转型背后,存在着一以贯之的学院背景。

  • 标签: 八十年代 小说创作
  • 简介:结构主义范式在语言学、文学批评与社会研究中的形成与散播,是学术史也是思想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1929年.雅各布森首次提出“结构主义”这一概念。用采描述布拉格语言学小组(1926—1949)的语言学与文学研究新途径。不同于浪漫主义与实证主义的语文学,布拉格语言学小组视文化现象“不是机械的集合而是结构的整体”.努力“揭示系统的内在规律——无论是历时的还是共时的”,这些规律是由“它们所提供的功能”决定的。布拉学派是如何偏离了索绪尔语言学教义?这一学术运动大致可划为几个阶段?布拉学派的学术思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又是如何流行而最终引发全球结构主义范式的兴起?本文以新的视角对这些问题予以梳理。

  • 标签: 结构主义 布拉格语言学小组 索绪尔 雅各布森
  • 简介:<正>表白的人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做瓜田李下,典出古乐府《君子行》中“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经过瓜田时,即使鞋子松脱了,也不能弯腰去拔上;走过李树下时,即使帽子歪斜了,也不能举手去整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瓜田纳履,李下整冠,就有可能被人误解成是偷瓜窃李了。所以,在瓜田里不纳履,在李树下不整冠,这是在以一种身体姿势表明自己的清白。瓜田李下这句成语,指人的一种处境,当人处于这种境地时,必须采取某种方式来

  • 标签: 句成语 瓜田 身体姿势 李树 伦理学 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