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在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文学批评的圈子里,吴俊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从他的第一部著作《冒险的旅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到新作《文学流年》(广州出版社,2000年版),业已“操练”了十年,可谓“十年辛苦不寻常”。有意思的是,“旅行”也好,“流年”也好,吴俊似乎喜好挑选那些具有沧桑感与动作性的散文化词汇,来描述主体的某种既有心态。

  • 标签: 吴俊 文学批评 文化心理透视 个性心理方法
  • 简介:2018年12月17日,在全体班主任例会上,学校特邀了湖南生命树创始人刘晨蕾校长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座——“关爱来自星星的孩子”,这是一场关于“自闭症儿童”特殊教育的专题讲座。在今天以前,关于对“自闭症”的认知,我还仅仅只是停留在字面上,但通过聆听刘晨蕾校长的讲座,让我对“自闭症”这三个字有了全新的了解。

  • 标签: 特殊教育 自闭症
  • 简介:2016年11月,长沙市青少年艺术工作者协会成立,刘宇当选为第一届主席。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柏林、长沙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王俏对协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并对协会以后的工作开展和推进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要求和期望。2016年12月,湖南省诗歌学会少儿诗歌教育创作分会成立。谢庆被聘为第一任会长。湖南

  • 标签:
  • 简介:<正>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后,文艺学和美学理论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与此同时,近百年来,西方的文艺学和美学在哲学和科学变革的影响下,也有很大的发展。它以探索面之广、涉及问题之多、理论和方法的角度之新,向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美学进行了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迎接西方的挑战,加速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和美学的发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刻不容缓的任务。一、面对挑战我国文艺学美学的出路何在?新时期以来,面对西方的挑战,为了积极推动文艺学美学的发展,许多学者从多方面探索发展我国文艺学美学的新途径。这些

  • 标签: 马克思主义文艺学 美学理论 生长点 新途径 理论建构 科学变革
  • 简介:本文从后殖民主义角度解读当代美国华裔女作家任璧莲的《典型的美国佬》,探讨了小说中体现的身份寻求问题及新一代移民在多元文化下的文化认同及体现,指出我者与他者在人物中的体现。同时,对解决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裔及其他族裔身份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

  • 标签: 流动身份 后殖民视角 文化 《典型的美国佬》
  • 简介:  晚上喝了三杯老酒,不想看书,也不想睡觉,捉一个四岁的孩子华瞻来骑在膝上,同他寻开心.我随口问:  "你最喜欢甚么事?"  ……

  • 标签: 孩子得到 得到启示
  • 简介:自传,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深受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亲睐。正是通过自传体书写,美国华裔女性作家叩开了美国主流文学的大门。从黄玉雪的《华女阿五》(1945)到汤亭亭的《女勇士》(1976)再到谭恩美的《接骨师之女》(2001),读者看到一代代美国华裔女性发人深省、催人泪下的奋斗史。

  • 标签: 自传体 谭恩美 自我身份 美国华裔 解读 《华女阿五》
  • 简介:<正>2003年3月20日凌晨,遥远的古巴比伦城堡在睡梦中响起了惊天动地的爆炸声,从此成为整个世界瞩目的中心。中国中央电视台的一、四频道和香港凤凰卫视的资讯台、中文台的滚动新闻,让我从傍晚看到深夜,一觉醒来,又从凌晨看到天明。尤其是那一组在新闻的间隙一再重现的:头上缠满绷带的大眼睛男孩儿惊恐的哭喊,鼻子里插着吸管的小姑娘痛苦无助的沉默……一个月里看了千百遍,仍不愿舍弃。那

  • 标签: 香港凤凰卫视 古巴比伦 滚动新闻 帐篷小学 中国中央电视台 告诉我
  • 简介:<正>引子女娲:一个正在消逝的神话"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焱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

  • 标签: 周载 炼五色 颛民 芦灰 兼覆 四极
  • 简介:有一天与朋友聊天,我说,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当红卫兵,我也没打过人。我还说,我这一辈子,从没打过人……你突然插嘴说:妈妈,你经常打一个人,那就是我……那一瞬屋里很静很静。那一天我继续同客人谈了很多的话,但所有的话都心不在焉。孩子,你

  • 标签: 母亲 手指 世界 所有 文化大革命 父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布提亚·辛格是印度的一个5岁男孩。虽然他年纪小,却是全世界最年轻的马拉松选手。因为在他只有4岁半时,就完成了42.195公里马拉松跑,此举震惊了整个印度,人们称他马拉松神童。2007年6月6日,5岁

  • 标签: 马拉松跑 辛格 印度政府 神童 国家 长跑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和教育水平的发展既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动力,也决定在国际竞争中的成败。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提升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如何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更好地引导孩子学习、探究、实践、创新,在科技实践活动中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我提出几点看法。

  • 标签: 科学素养 科学兴趣 课程资源 科学途经
  • 简介:怎样才能既让幼儿在强烈的自我表现需要和匮乏的表现技能上找到一个平衡点,又能积极主动而又轻松的利用材料进行美术活动?通过我园省级课题《幼儿园纸浆艺术活动的方案构建与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中,我发现,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综合材料也将会取代传统的纸和笔来组织美术活动,竟然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 标签: 综合材料 美术活动 实践
  • 简介:  庞秀玉,曾经红遍海内外的天津少女作家,迄今国内最小的一位出访日本"全国十佳文学少年",已故著名文学大师巴金先生十分欣赏她的才华,亲自写信鼓励她在文学道路上奋勇前进.然而,她却在初三辍学,堕落沦为一大款"地下情人"多年,当她为大款生下一男两女后惨遭抛弃…………

  • 标签: 女作家孩子 孩子未婚 少女作家
  • 简介:美国著名科幻小说家杰克·威廉森代表作有《反物质飞船》、《CT辐射》、《黑太阳》、《天网坠落》等。作为"太空歌剧"的两大台柱子作家之一,威廉森的科幻小说多具有典型的"太空歌剧"艺术特征。"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作为以太空旅行的科幻文学中的一种主要流派,拥有个性化的艺术特征。本文通过分析威廉森"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解读其作品中所蕴含的人类反思。

  • 标签: 杰克·威廉森 太空歌剧式科幻小说 《月亮孩子》
  • 简介:本文旨在从插曲式情节、对照式场景、多层次视角三个方面探讨杰弗里斯在《捡橡果的孩子》中所表现出来的与其同代作品迥然不同的艺术特色,再现19世纪初的英国乡村落后、贫穷的生存状态、道德扭曲及宗教谬误下的人性沦丧。

  • 标签: 插曲式情节 对照式场景 多层次视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小说《柏油孩子》中,莫里森通过儿子与吉恩的爱情与分离探讨了美国黑人文化的出路问题。两人的结合象征着黑白两种文化的相互吸引;两人的分离象征着两种文化的冲突。那么,处于夹缝中的黑人到底该如何选择?固守黑人传统还是迎合白人文明?莫里森的情感显然更加倾向于吉恩。她虽然离开了儿子,但经由他唤起的黑人文化的记忆却留在了她的意识深处。可以说,相对于回归荆棘丛的儿子来说,吉恩更有希望走出一条新的道路。这样,莫里森又回到了她一贯的主张上来:坚守黑人传统文化的同时,积极地融入现代美国社会。

  • 标签: 《柏油孩子》 黑人性 白化 文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