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离开那儿已有三个月了。只要一闭上眼,我的鼻腔就会充盈着绣架的原木香气,耳畔就会回响着针线游走的塞率声,脑海就会浮现那绣娘们端庄而坐、专心于绣的画面。那是我第一次去到湘绣博物馆。我出生于湘绣发源地,内心却并不曾为如此'乏味'的传统工艺而激起过一丝涟漪。她来了——亲切的脸、精致的工作套装。她伸出手,像怕让所疼爱的孩子受伤而显得小心翼翼,又像恨不能炫耀孩子全部优点般,

  • 标签: 执守绢绣 绢绣间
  • 简介: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吴梅村,这位杰出的诗人就出生在明清易主,时局动荡苍生罹难时分。梅村天赋异禀,崇祯四年受皇帝褒奖,冠以“正大博雅,足式诡靡”八字箴言,由此,开启了他坎坷的人生仕途。梅村天生温文儒雅,敏感多情,这些文人墨客与生俱来的忧郁气质,在他的爱情经历中也如影随形。“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 标签: 忧郁气质 爱情经历 吴梅村 诗人 时局 崇祯
  • 简介:<正>一在黑龙江剧作家群中,关中可以说是一位创作成就显著、社会影响广泛的剧作家。他的剧本大都被搬上舞台、银幕、荧屏;而且,有些作品曾先后在省及全国的创作评奖中获奖。关中自一九六二年开始专业创作生涯以来,已经在充满艰辛的创作里程上跋涉了二十五年。有鉴于此,我认为对关中的剧本创作进行一番综合性的整体评析,尤其是对于其中的得与失,能够有一个比较清醒的认识和把握,是十分必要的。我的评论主要

  • 标签: 关守 剧本创作 剧作家 电影文学剧本 人物形象 审美作用
  • 简介:书法是国粹,是中国传统文化根深叶茂的源头之一。在东西方文化交流融合愈来愈密切的今天,书法已经成为国际上研究、询问古老东方哲学神秘意蕴的最热门的艺术形式。因为是文化热点,所以国内的书坛呈现出好手云集、千帆竞发、推陈出新的热闹局面。但是,师古而不泥古、创新而不离谱的书法家也还难能可贵。

  • 标签: 书法艺术 中国传统文化 简论 东西方文化 交流融合 艺术形式
  • 简介:曾经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的家庭伦理小说《双面胶》,以鲜活、本色的当代生活为题材,展现了中国普通百姓的常态生活状况。作品成功塑造的三个女性形象,她们的话语朴实逼真、灵动跳脱,不仅显示了作家深厚的生活积累,还表明了对文学本体坚定持的创作立场。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在于它表现当下生活的叙述视角、关注民生的创作勇气、求真求实的审美追求。这些,都可以让我们真切地看到中国当代文学价值建构的清晰框架。

  • 标签: 《双面胶》 守持 话语 文学观念 价值建构
  • 简介:我现在买书,对一些所谓全集、文集抱有十分的警惕。因为上过当,所以就更小心了。钱花得冤枉,看着买回的书,心情还很糟糕,对于我这样的读者,真是双重的打击。

  • 标签: 全集 文集 读者
  • 简介:周明全身上散发着烟草味。我们气味相投,两人常常凑在一起抽烟,接着便称兄道弟。——燕玲兄在北海主持《南方文坛》2015年度优秀论文颁奖活动,我和周明全等一批青年朋友相遇。《南方文坛》不遗余力培养青年批评家,在这个方面,国内杂志无出其右者。和明这些青年朋友相处时,我在转眼之间成为前辈。

  • 标签: 批评家 周明 《南方文坛》 印象 颁奖活动 优秀论文
  • 简介:清学同志是我区著名的一位部队作家。他不仅是一位祖国的好军人,16岁起即参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立下了丰功,而且是一位优秀的作家,50年来,出版了不少优秀的作品。古人赞扬能文能武者为“上马杀敌,下马草露布”,清学同志文武双全,两面开弓,他其实又何止能“草露布”(起草文件),更擅长于写小说,而且是质量很高的小说。这,至少在我所认识的革命军人中,是第一人了。最近,我怀着极大的兴趣读了清学同志的《燕赵少年》和《咱这有个傻宝》二书。我一边读,一边时而情不自禁发出会心的微笑,时而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已。读完之后,我心潮似海,热浪翻滚,为作品中人物及事件所深深吸引,心里说:“这样好的主人公,这样好的小说!”在以上两本书中,我想主要谈谈《燕赵少年》。这是清学同志所写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从作者一出生写起,写到他16岁参军。“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成年人固然如此,即使是少年儿童,必定也智勇过人,不同凡响。果然如此,本书主人公赵飞雪幼年丧母,饱受后母虐

  • 标签: 清学 草露 燕赵 起草文件 马草 大金牙
  • 简介:周明全是近几年涌现出的青年批评家。他早年学美术,当过媒体记者,后来投职出版业,饱尝人间冷暖,生活阅历丰富,既不是大学文学专业的名门高徒,也不是正规学院派出身。明从不耽溺于文学批评的理论深度幻觉,也没有堆史料、弄考据的癖好。他的观念有些“复古”,那就是对“文学性”的执着追求。他的批评实践更奇特。

  • 标签: 文学批评 周明 杂家 游牧 文坛 “文学性”
  • 简介:《乌托邦与反乌托邦:对峙与嬗变》是董晓的新著,副标题是“苏联文学发展历程论”。所谓苏联文学,一般以1917年“十月革命”为起点,以1991年苏联解体为结束,总共七十来年。董晓在这部专著中,全面系统地梳理和论述了七十年间苏联文学中闪光的一面。

  • 标签: 反乌托邦 嬗变 对峙 钟声 苏联文学 文学发展
  • 简介:13年前,一个已近中年的女子带着仅有的1000元钱,怀着创业的梦想,从湖北恩施州鹤峰县来到汽车城十堰。13年后,她已经拥有了数百万家产,还孵化催生了6家资产上千万元的汽配企业。13年间,她把家乡30多名山民带出了大山,并为十堰市数百名下岗工人、进城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她所创办的企业集团累计为国家提供了过亿元的税收。如今,她的企业集团在车城十堰市已是举足轻重……她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分别从国家重点大学毕业后,也相继在宜昌和十堰走上工作岗位,又先后下海经商,先在她所经营的企业成为骨干,而后又各自独立经营公司,成为陶氏企业集团的中坚力量。让我们走近陶清,去感悟生命的丰富和完美,去体会奋斗和拼搏的价值,去发现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

  • 标签: 感悟生命 车城 国家重点大学 鹤峰县 独自一人 小伙伴
  • 简介: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欢迎各位青年才俊不远千里,来南国北海参加第六届“今日批评家”论坛!尤其昨天踏着今年第一场大雪、今天就置身灿烂冬阳的京城才俊,一定颇多感受吧?大家知道“今日批评家”论坛以“凝聚批评新力量,互启文学新思想”为宗旨,以《南方文坛》持续十八年推荐了九十六名青年批评家的“今日批评家”栏目为名,最早由上海青年批评家周立民倡议,并经李敬泽老师确定,与中国现代文学馆联合,已经成功主办了五届,与会者皆为国内青年批评家,深受业内关注。一届一主题,本届论题是由吴义勤馆长拟定的。我们首先请吴老师开题!

  • 标签: 批评家 文学价值 论坛 《南方文坛》 中国现代文学馆 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