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从课堂教学中学生提出的疑问入手,对日本人的内外意识和集团意识的表现及此种意识产生的文化背景进行了考察分析。指出了以下五个方面。即:日本人的水稻耕作文化、日本人对生活场所的认识、传统的“家族”制度、狭小的生活空间与众多的人口以及儒家“和”的精神影响为主要的产生原因,同时指出了在日语教学中采用融语言与文化为一体的教授方式的必要性。

  • 标签: 日语教学 语言与文化 日本人 文化背景 作文 疑问
  • 简介:《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对于学生在基础阶段的学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掌握1607个日语常用汉字和5500个日语单词;每分钟的阅读速度不能低于180~200个字,阅读理解准确率必须达到80%以上。为了真正地贯彻大纲的要求,达到大纲的目标,我校在第三学期的课程中每周拿出四课时开设了阅读课。该课目前仍属于基础日语的范畴。至于今后能否从基础日语中独立出来,另开“泛读课”、或是“报刊选读课”,均不属于本文

  • 标签: 基础阶段教学 阅读教学 日语专业 “读” 基础日语 翻译过程
  • 简介:本文主要探讨进入2014年中国台湾地区电视媒体上广泛使用"小确幸"一词与原创者村上春树使用"小确幸"之间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村上用之于记录日常生活点滴的"小确幸",被中国台湾地区融入了村上春树所忽略的社会元素来使用。即便如此,村上的"小确幸"风潮,也确实引领了另一波"村上春树现象"的流行。

  • 标签: 村上春树 台湾地区 小确幸 社会元素
  • 简介:命制俄语专业标准化考试阅读试题过程中,为达到较好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命题者需要认真考虑诸多因素:文章的题材和体裁、选材的长度、生词总量、考点的选择、设问的角度、设问的覆盖面、选项的设计、选项的排列、选项间的关联、问题与选项的用词总量等。标准化考试中,对阅读材料的选择是有严格要求的:通常不得选用内容涉及武装冲突、宗教信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考试成败、失去亲人、负面国情。本文探讨了上述问题和命制阅读题的主要依据;选材与压缩、设问与选项、用词总量与考点;设问角度与句法结构;正确项与干扰项的编写等。

  • 标签: 标准化考试 阅读试题 命制理论 命题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