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日语的亲缘关系问题始终未能通过以往的历史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得到解决。本文尝试使用语言地理类型学的方法来探寻超越"比较方法"能力范围的语言的"远亲关系"。通过这一研究方法得出如下结论:日语是"环日本海诸语言"中的一员,又是范围涵盖东亚沿岸地区的"太平洋沿岸语言圈"北方语群的成员。该语言圈范围越过白令海峡最远到达美洲大陆,本文将其称为范围更广的"环太平洋"语言圈。

  • 标签: 语言的远亲关系 语言地理类型学 环日本海诸语言 环太平洋语言圈
  • 简介:笔者收集了约3,000种语言的基本语序数据,对其地理分布和亲缘关系分布进行了研究,证明了以下几点。拥有不和谐语序的语言数量众多,但仅有2至3种(准)和谐的语序类型在地球上可以形成面积大致相当的巨大连片区域,不和谐的语序类型往往在其周边区域呈变动式分布。此外,对语序的地理分布进行历史追溯,我们推测SOV语言曾占地球大部分区域的可能性极高。

  • 标签: 语序类型学 和谐的语序类型 地理分布 世界诸语言
  • 简介:关系从句与指示词的语序方面,一般认为语序比较严格的汉语与语序比较自由的日语相比,语序相对自由。日语一般采用单一的RDN语序,而汉语则可以采用两种可能的语序,即RDN和DRN语序。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汉语和日语的语序类型有关。此外,汉语和日语均遵循“音节长度原则”和“语义接近原则”,日语中上述原则相互和谐一致,因此语序比较固定、单一;而汉语除了遵循上述原则之外,还遵循“可别度原则”,该原则与上述两个原则相互竞争、冲突,因此语序相对比较自由。

  • 标签: 汉日对比 语序 类型学 关系从句 指示词
  • 简介:对道歉行为的研究包括“事由”、“方式”以及“目的”三个阶段,本文重点关注其中一个侧面“方式”,即道歉行为的实施阶段。把实施阶段分为核心行为以及辅助行为,以语料库中检索到的由多个话语组成的道歉行为作为分析对象,考察日语道歉行为的各种策略类型。为下一阶段提炼道歉行为的策略模式以及行为模式奠定基础。

  • 标签: 道歉行为 核心策略 辅助策略 施为用意 模式
  • 简介:日本文献《古事记》(712)用汉字写成,基本为汉文却有所变异。故其词义与汉语不尽相同。本文从语义学的角度,采用共时的研究方法,尝试分析其与汉语词义的差异,并将其异变归纳为义位的异变、异域的异变、义位与异域均异变三种类型。这对于研究汉日语词汇比较及日本语言文字史均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标签: 《古事记》 变体汉文 词义异变 义位 义域
  • 简介:本文从两个方面分析“PナガぅQ”结构的语义类型。一方面,将工藤(1995)指出的シぅイル的四种语法体意义和语篇功能应用到“PナガぅQ”语义的分析中,考察其时间关系的语义类型,其中对P为运动动词的情况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另一方面,提出“方式”、“并列”和“对比”等逻辑关系语义类型,并从语法化和主观化的角度分析它们以及“逆接”关系产生的机制,然后通过与汉语和英语中同类表达方式的对比,指出ナガぅ的语法化现象在类型学上的普遍性。

  • 标签: ナガぅ 语义类型 时间关系 逻辑关系
  • 简介:政治和经济的关系“经济是一流政治是三流”吗?(下)自民党一党统治时期,尽管受到多方反对,但吉田茂、鸠山一郎、岸信介、池田勇人、佐藤荣作、田中角荣、中曾根康弘等历代首相却也实践了和平条约签订·独立、恢复日苏邦交、增加所得计划、归还冲绳、恢复日中邦交、改...

  • 标签: 政治和经济 自民党 参议院选举 日本经济 日本政治 党的支持
  • 简介:「经济一流、政治三流」(下)自民党一党支配时代批判、吉田茂、鸠山一郎、岸信介、池田勇人佐藤栄作、田中角栄、中曽根康弘等历代首相、平和条约调印·独立、日国交回復、所得倍增计画、沖绳返还、日中国交回復、行政改革等行。日本经济成长贡献。

  • 标签: 自民党 政治 行政改革 日本 经济成长 吉田茂
  • 简介:“经济是一流,政治是三流”吗?(上)日本的经济在世界上受到高度的评价,可日本的政治却未必受到高度的赞誉。特别是自民党的一党统治持续日久,党内的派别左右着日本的政治,工程建筑业等违法事件不断发生。而应该追究自民党政府的在野党又不能团结一致,在野党的第一大党社会党的政策不适应时代,因此不能取代自民党。于是,牵连到首相和自民党首脑的丑闻时有发生。国民皆厌倦,不关心政治,选举的投票率一再下降。

  • 标签: 自民党 政治和经济 工程建筑业 日本经济 违法事件 党的政策
  • 简介:本文旨在探析日语专业大学生日语学习动机的类型、动机的影响因素及影响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中国大连外国语大学的388名日语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日语学习动机的测试调查。调查问卷的结果表明:(1)日语专业大学生日语学习动机可分为六种类型——工作及自我提高型动机、学习情境型动机、娱乐型动机、成绩型动机、出国型动机和文化型动机;(2)动机类型与被试者的基本情况因素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被试者的年级、被试者是否曾到日本留学、被试者的日语水平三个自变量对不同类型的日语学习动机有显著的主效应,认知风格对动机类型没有显著影响;(3)被试者的年级与被试者的日语水平之间、及被试者的年级与被试者的认知风格倾向之间均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本研究从实证角度进一步丰富了日语学习动机的理论体系,为日语教学设计及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 标签: 日语学习动机 日语专业大学生 动机类型 交互作用
  • 简介:再谈连体结构的内在关系烟台大学毛峰林关于日语连体构造形式中连体格助词包含的内在关系,曾以“谈A体言++B体言结构的内在关系”为题做过粗浅的探讨(本刊1996年第3期)。在由格助词构成的日语连体形式中,除上述形式外,还有最常见的两种,即A体言+格助词+...

  • 标签: 格助词 连体结构 连体修饰 内在关系 表现形式 关系结构
  • 简介:时间、条件、因果、转折之间由交叉的相似性网络构成了一个统一关系范畴。反映在复句中即以时间复句、条件复句、因果复句、转折复句构成了一个意义连续体。本文以条件与因果关系的接点问题为中心,通过提出假设以及假设验证的过程,确立了接续助词「カラ」为日语时间条件和因果关系接点,此后通过分析"X(前件)+接续助词カラ+Y(后件)"结构中所包含的主体性意义与客体性意义,考察了「カラ」的多意义用法间的连续性,从而明确了条件关系与因果关系之间连续性产生的原因。

  • 标签: 条件 因果 意义连续体 主体性 客体性
  • 简介:本文以“ぽぅがいい”为考察对象,通过对语料库例句的分析,对日语情态形式“ぽぅがいい”的意义功能、典型意义、情态类型、意义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ぽぅがいい”是表达道义情态、行为情态和能动情态的情态形式,情态所属范畴类型为三类。除“ぽぅがいい”之外,日语评价性情态均有跨越多个情态类型的情况,日语的情态形式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单义”,有必要从类型学的角度对日语的评价性情态的用法进行分类和研究。

  • 标签: ぽぅがいい 情态 类型学范畴 单义
  • 简介:日语句中,助词"は"构成的句子在表达意义、逻辑性上一方面具有静态固定性特征,一方面具有动态流动性特征,静态固定性特征表现为句子的真实含义是字面的、显现的,它不依赖特定语境;动态流动性特征表现为句子的真实含义不是字面的、是隐含的,它常依赖特定语境."は"的已知信息标记及隐含关系是日语动态流动性特征的典型用法.

  • 标签: “は” 日语 助词 语境 语用 动态流动性
  • 简介:连谓句是汉语特有的一种句子结构形式。这种连谓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谓词性词语连用,在意义上每个谓词都能与同一主语发生主谓关系,中间没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

  • 标签: 谓词性词语 方式状语 表示方式 伊豆 语言意义 圣取
  • 简介:所谓动补结构,即动词+补语的结构。汉语中的补语与日语中的补语(日语的“补语”,定义不一。有连同“状语”通称“连用修饰语”的,也有单指有格名词的)所起作用相同,即都是对中心语动词·形容词起修饰、限定、说明和补充作用,回答“什么”,“怎么

  • 标签: 动补结构 结构助词 助语 石芒 部分和 多眠
  • 简介:本文在指出先行研究中有关“副词的连体修饰”的问题的同时,把“副词+N+ノ+N”这一结构形式作为考察对象,通过大量实例调查,首先对其中各要素的内容构成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围绕副词与名词的结构和语义关系问题进行了具体深入的论述,从而得出了客观、明确的结论。

  • 标签: 副词 语义关系 名词 修饰 结构形式 具体
  • 简介:谈“A体言+の+B体言”结构的内在关系烟台大学毛峰林「A体言+の+B体言」是日语中最常见的一种连体结构形式。然而、这一由连结的结构可以表示多种意思关系。比如,「鲁迅本」.它既可以表示之意,也可以表示「鲁迅之意,还可以表示鲁迅之意。由此可见;「A体言体...

  • 标签: 连体结构 内在关系 格助词 国语辞典 鲁迅 语言交流
  • 简介:本文运用语序类型学、认知语言学等相关理论,以汉语"在+NP"及其韩语对应形式为中心,对汉韩语介词相关语序、选择动因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和说明。本文认为类型学关注的介词相关语序中,汉韩二语在介词短语内部都基本保持了与各自语言基本语序的和谐,体现了语言表达的经济性原则。但在句法层次上,韩语受限于动词强制居尾的句法结构特点,在距离象似原则的支配下,与VP形成和谐组配;而句法化程度较低的汉语则因为距离象似与时间象似性原则的竞争与妥协,以及介词语法化、动补结构发达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不仅大量派生介词框式结构,介词短语语序也呈现比韩语复杂的局面。

  • 标签: 类型学 汉语介词 韩语副词格助词 “在+NP” 语序 选择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