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联邦德国绿党经由八十年代的演变和发展,已在当今德国政治结构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该党在1990年12月2日全德统一大选中遭到严重挫折后,围绕受挫的原因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展开了一场范围广泛的大讨论。今年4月下旬,绿党召开了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经过激烈的争论,改组后的领导机构主持通过的《诺伊明斯特尔宣言》,决定以“生态的、革新的政党”的面貌重整旗鼓。本文分析了绿党起落的原因和可能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德国绿党 演变 现状 八十年代 政治结构 代表大会
  • 简介:联邦德国高等教育现状综述许宽华宋健飞高等院校类型及现有规模德国的高等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传统。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和改革,德国的大学已从昔日种类单一、学科较少的“精英人才”摇篮逐步发展成为今天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集教学与科研为一体,面向广大求学者的...

  • 标签: 德国高等教育 现状综述 联邦政府 州政府 艺术院校 博士学位
  • 简介:本文阐述了1972年以来德中经济关系的发展及现状,特别分析了欧盟与中国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的谈判所取得的结果,对德中贸易与投资产生的积极影响.

  • 标签: 德国 中国 经济关系 发展 现状 WTO
  • 简介:本文主要论述欧盟创新经济的现状、欧债危机对欧盟创新经济的影响以及欧盟未来的创新政策。欧盟虽然于上世纪80年代就制定了欧盟范围的科技政策,并于90年代制定了创新政策,但是,近十年来,在创新经济方面,欧盟与美日相比,优势并不明显,同时受到主要新兴经济体的追赶。欧债危机使欧盟各国面临前所未有的财政紧缩压力,但是各国仍重视创新政策。未来欧盟创新政策强调区域创新系统理念,使创新经济成为欧盟未来“巧增长”的新动力。

  • 标签: 欧盟 创新政策 创新经济
  • 简介:前不久,魏克纳博士应本编辑部马大地先生之邀,接受了编辑部记者的采访,回答了有关问题。现择其主要内容,发表如下:1978年当中国机械部长访问澳尔夫堡时,西德大众汽车公司开始了与中国的第一次接触。1979年至1980年期间,双方就在中国年产1.5万辆轿车的可行性方案进行具体的谈判。

  • 标签: 上海大众 汽车厂 现状 大众汽车公司 中国年 编辑部
  • 简介:重整旗鼓 意在参政──从曼海姆党代会看联盟90/绿党现状郭业洲1994年2月25日──27日,德国联盟90/绿党在曼海姆召开了竞选党代会,大会讨论并通过了该党的竞选纲领,明确宣称本党的近期目标是在大选后成为联邦议院中的第三大政治力量,并在社民党不继续...

  • 标签: 绿党 党代会 红绿联盟 曼海姆 政策主张 东部地区
  • 简介:1990年10月3日,民生德国正式加入联邦德国,两国实现统一。分析统一后的德国教育的基本情况,制定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政策,成为德国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 标签: 联邦德国 发展趋势 现状 高校 德国教育 高等教育
  • 简介:本文着眼于德国的外来少数族群政策困境,以其境内人口最多、与主体民族族群距离最大、母国持续性干预最强的土耳其裔人口为实例,基于德国对土族接纳程度及安置政策的历史变迁,讨论后移民时代“少数族群范式”视野下土族面临的种种困境的政策诱因,揭示缺陷,并着重从原生性、继发性、建构性三个角度探讨导致困境产生的因素,由此进一步透视少数族群政策与社会发展以及国家间外交往来的双向互动关系。

  • 标签: 德国少数族群政策 土耳其裔 困境
  • 简介:今年四月,德国大学校长会议主席埃里克森教授随一德国学术界代表团来华访问,作者因公陪同代表团,并得以趁此机会就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些问题向埃里克森教授当面请教。德国的高等教育曾因教学科研并重的洪堡模式和卓越的质量而享誉世界,被认为是十九世纪最优秀的模式,受到许多国家的仿效。然而,当德国进入所谓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之后,以往行之有效的模式开始面临强烈的挑战,于是改革高教的呼声遍及全国,其中德国大学校长会议的主张最令人注目,该会议主席埃里克森教授的意见也深受德国朝野,乃至国外同行的尊重。文章涉及了埃里克森教授在访华途中所谈的有关内容,并在经埃里克森教授本人同意后以访问录的形式发表,作者衷心感谢埃里克森教授在百忙中抽暇核阅了全文。

  • 标签: 埃里克森 大学校长 德国高等教育 会议主席 改革现状 德国高校
  • 简介:论文从文学的美学发展脉络出发,探讨近现代文学史中的"恶"的主题如何进入文学书写领域,并确立自己美学立场的过程。从美学自治的角度来看,"恶"的文本既是文学系统脱离社会理性方案的体现,同时又标志着一种独特观察视角的形成。对文学之"恶"的考察,能够勾勒出文学对自身社会性的思考线索,而恶的主题史整理则有助于重构这一古老概念在文化进程中经历的书写和意义输入的历史。

  • 标签: 恶的文学 美学自治 文学与道德
  • 简介:德国工程师的培养是在学校完成的,与我困不同,德国工程技术类高等学校毕业生所授予的学位就是工程师。这就是说,工程师这一职称是与学位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从学校“带帽”到企业或社会的。统一前的联邦德国,只有大学、高等专科学校的毕业生才可以获得工程师的称号:而在当时.的民主德围,工程师则可由大学及专科学校(FACHSCHULE)培养。

  • 标签: 联邦德国 工程师 职称 高等专科学校 高等学校 工程技术
  • 简介:谈德文工程技术图纸的翻译无锡市科技翻译工作者协会平增荣在从德语国家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过程中,或者在与这些国家的公司合资合作的过程中,为了消化和吸收他们的先进技术,首先要做的极为重要的工作之一便是把德文原版的工程技术图纸翻译成中文。本文就德文工程技术...

  • 标签: 技术图纸 明细栏 引出线 助动词 被动句 工程图纸
  • 简介:中德合作办学结硕果──记同济大学汽车工程专业的建设黄锡朋一中国的汽车工业(特别是轿车工业)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正得到飞速发展,迫切需要一支掌握先进技术的汽车专业技术队伍。为了适应汽车工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同济大学于1987年10月获国家教委批准增设机械...

  • 标签: 工程专业 同济大学 合作办学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上海汽车工业 汽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