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国内学者对极性程度副词“极”的语法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动因层面,鲜有涉及具体的语法化过程。语法化研究专家Traugott曾提出关于语法化方向的假设,本文以此假设为研究切入点,结合汉语语料库,从历时视角系统研究“极”的语法化过程和演变机制,发现“极”的语法化过程经历了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阶段,但是其语法化等级有悖于Traugott的理论假设,并且主观化贯穿于整个“极”的语法化历程,泛化、隐喻、重新分析和类推只是其演变过程某个特定阶段占主导地位的机制。

  • 标签: “极” 语法化 语法化过程和等级 动因机制和演变方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姜蓓蓓
  • 学科: 语言文字 > 英语
  • 创建时间:2010-11-21
  • 出处:《时代英语报》 2010年第11期
  • 机构: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要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态度的过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通过设计新颖、有趣的活动,以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符合小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情感规律特点。当然,这些活动的设计要紧扣相应的教学内容,也要符合英语教学本身的特点,使认知活动和情感体验同步协调地进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英语学习》线上系列沙龙第23期的主题是'思维导图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问题:(1)思维导图和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背景和理论基础;(2)思维导图能够助力学生思维能力培育、提升外语教师审辩思维品质;(3)思维导图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结合;(4)思维导图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5)基于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应用的教师行动研究。我们在此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 标签: 图学生 学生思维能力 导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通过翻译实例,从翻译思维的两个方面,即理解思维和表达思维,对语境在英汉翻译实践中所具有的关键性作用,分层次、由点到面地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例证,从而阐释翻译、思维和语境这三者之间所存在的密切而又辩证的关系。

  • 标签: 语境 思维 翻译 理解思维 表达思维
  • 作者: 胡腊英
  • 学科: 语言文字 > 英语
  • 创建时间:2010-11-21
  • 出处:《时代英语报》 2010年第11期
  • 机构: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人到学校上课,不仅是为了获取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是获得聪明。因此,我们主要的努力就不应用在记忆上,而应用到思考上去”。所以,英语课并不在于学生记住了几个单词、几句话,而在于引导学生积极运用英语思维,培养其英语思维能力。那么,如何在英语课上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呢?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觉得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积极暗示,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在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积极暗示可以激发学生高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提高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本文主要从情境暗示、语言暗示和活动暗示等几个方面阐述如何运用积极暗示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 标签: 积极暗示 自我效能感 迁移
  • 简介:英汉互译中的冗余表达是如何产生的?英语初学者的翻译错误为什么都带有趋同性?它们跟中国学生的母语背景有没有关系?如果说德国哲学家茅特纳的"假如亚里斯多德说的是汉语或达可塔语,他的逻辑和范畴就会是另一个样子"的论断有一定道理的话,那么,影响中国人英语认知的最重要因素恐怕就离不开汉字汉语的背景了。作者拟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 标签: 冗赘表达 汉—英翻译 汉字背景 母语思维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