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在满语中,动词是最为活跃的一种词类。按其形态划分,可分为有形态变化的动词和无形态变化动词。有形态变化的动词,变化形态极为丰富。其形态之变化,体现在词干上可以缀接多种多样的附加成份。依赖不同的附加成份,有形态变化的动词具备时、态、式的语法范畴;依赖相同或不同的附加成份,有形态变化的动词又有连用、副动形式。本文就其连用形式、副动形式稍作阐述,并就两者之异同,略加比较,期于利用满文资料从事历史、语言研究者有所裨益。不当之处,诚望读者批评指正。为行文之方便,凡有形态变化的动词,下文均省称动词。

  • 标签: 满语动词 连用形式 副动形式
  • 简介:关于满文外音字,《满汉字清文启蒙》只列有其独立形及词尾形。现已出版的诸满文教材、辞书中,其词头、词中形式多为在下牙上接出长牙,从而书作、,甚至将其独立形与词尾形也书作、。从发生学角度看,其辅音当来源于,参照、而书为、乃顺理成章之举。《五体清文鉴》中藏文、维吾尔文的满文切音、对音拼写及满文诸佛经刻本,乃至御制碑文、殿本刻书等文献中之外族人地名、满人汉名连写,以及清代民间满语文学习范本《抄本初学满文指蒙歌》中,即分别书作、,而、写法从未一见。作为御制大型辞书,《五体清文鉴》满文注音拼写规范之权威性不容置疑;作为成熟的字母系统,其相应位形应当具有规范性。因此,有必要为满文不之词头、词中形式正形,确立、的书写规范。

  • 标签: 满文外音字■ 形态学 词头形 词中形 正形
  • 简介:由中国民族学会、中山大学和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十六届(2008)世界大会筹委会共同举办的“文化多样性与当代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1月24日至26日在中山大学(广州)召开,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5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大会,围绕九大同韪展开学术交流研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遗产保护,全球与文明对话;都市问题研究,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社会性别研究,民族服饰与非物资文化遗产,社会变迁与经济发展;全球背景下不同国家同的差距;中国和亚太地区的移民;影视人类学研讨和展播。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化多样性 中山大学 当代世界 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 文化遗产保护
  • 简介:满语动词jimbi“来”和flenembi“去”有语法演变,从语法功能看,其语法模式为:动词体∠趋向语义;从语义特点上看,其语法模式为:词缀∠助动词∠实义动词。

  • 标签: 满语 语法化 jimbi ɡenemb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