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一段玉裁的古韵学有“古合韵”一。什么是古合韵?《六书音均表四·诗经韵分十七部表》:“凡与今韵异部者,古本音也。其与古本音有龃龉不合者,古合韵也。”

  • 标签: 段玉裁 叶音说 古本音 合韵 古韵 六书
  • 简介:王力最早提到“五七”说法,认为“五七”不成话,吕叔湘认为有“五七”说法,胡竹安认为,明以后“五七”在书面里很难找到,《红楼梦》只有“五六七”,陈伟武在车王府曲本中发现有“五七”用例。吕朋林《红楼梦》中“三五”尚有11例,“五七”用例未见,其意思似乎也是清代已没有“五七”用法。我们通过历时考察发现,明代以后的“五七”用法更多,并非没有或很少,有的作品大大超过车王府曲本,而且现代作品、当代作品也仍有用例。吕朋林“三五七”的用法只有《水浒传》1例,袁宾也只举《水浒传》剜;其实,“三五七”虽总体上数量较少,崔山佳(2009)发现白话小说的例子外,最近又发现古代作品的一些例子,不仅如此,现代和当代作品中也可看到。

  • 标签: “五七” “三五七” 概数 历时考察
  • 简介:一、引言《文》全称《说文解字》,东汉许慎著,是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在许慎编撰《文》的东汉时代,反切尚未产生,给汉字注音基本上只有直音和读若等方法,《文》为汉字的注音也停留在这一层面上,

  • 标签: 《说文》 注音 《广韵》 《说文解字》 许慎 东汉
  • 简介:“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是两则含义不同但内容相关的成语,前者的是将鱼直接给人,后者意谓教给人捕鱼的方法。在这里。“鱼”是目的,“渔”是手段;将鱼予人,解的是一时之急;授人获鱼之法,解的是长久之饥。换句话说,“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虽仅一字之别.却代表着两种颇不相同的助人态度和行为方式。

  • 标签: “授人以渔” 捕鱼 高校教学 随想 行为方式
  • 简介:听评是教师专业生活、专业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现行的听评存在“去专业化”现象,需要实现从听评到课堂观察的范式转变。基于教师成长的课堂观察是互助的、合作的,也是反思的。构建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形成教师合作文化是课堂观察顺利开展的现实保障。互助反思的课堂观察具体实施过程分为课前集体备课、课堂各自观察、课后分亭反思3个环节。

  • 标签: 汉语教师专业发展 听评课 课堂观察 互助 反思 合作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