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文章考察先秦、两汉、魏晋时期以竹简等为载体的出土文献与以纸为载体的传世文献,比较其中复音的数量,发现在相同时期两类文献中复音的比例大致持平,进而说明不同的书写载体没有影响文字如实记录语言中的复音,东汉时期复音的大量增加与纸的普遍使用无关。

  • 标签: 纸的大量使用 出土文献 传世文献 古汉语复音词
  • 简介:本文从语义、词性、词序等方面详细考察了《景德传灯录》中联合式复音的构成情况。通过研究发现:《灯录》中联合式复音内部构成较前代更为复杂多样;同素异序、与今异序大量存在;同义类聚体大量涌现;同义副词大量架叠使用;产生了众多新词新义;不少单音向半自由语素转化。这表明《灯录》所反映的晚唐至宋初汉语词汇复音化程度的加深和水平的提高。

  • 标签: 复音词 同义 《景德传灯录》 半自由语素 复音化 同素异序词
  • 简介:<正>现代汉语词汇中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复音单纯。探索其来源,大致有这么几类:一、古代汉语中保留下来的联绵,如:(一)有双声关系的拮据流离匍匐踟蹰参差邂逅蟋蟀璀璨犹豫……(二)有叠韵关系的勺药婆娑窈窕须臾婵媛荒唐薜荔蜻蜒蜿蜒……(三)虽无双声叠韵关系,但也必须连缀成义的梧桐滂沱蜈蚣麒麟鹦鹉狼籍狼狈胼胝蛤蜊……二、叠音,如:喋喋便便翩翩眈眈姗姗彬彬忡忡脉脉粼粼……三、各个历史时期被吸收进汉语的音译外来,如:

  • 标签: 复音单纯词 语素 一个音节 现代汉语词汇 联绵词 涤纶
  • 简介:本文通过对满汉合璧语料《清文启蒙》、《清文指要》(百章)中"X着"类复音介词的考察,揭示出由"着"附加生成的复音介词是清代汉语复音介词生成的最主要方式。清初"X着"类复音介词使用频繁,这一阶段"X着"类介词内部,语法化程度不一,呈现出多层次并存的局面。"X着"类介词中的"着"也并非处于同一虚化程度,有的保留了一定的体意义,有的则虚化为内成分。满汉合璧会话书中,复音介词"X着"主要对译着满语的后置、格助词成分,这些成分在汉译为介词时就是否带"着"具有一定的随意性。满汉合璧会话书是专供旗人学习北京话的语言材料,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单音介词及双音介词的使用和发展。

  • 标签: 满汉合璧 《清文启蒙》 《清文指要》(百章) X着 介词
  • 简介:汉语词汇在音节方面从古到今的一个显著发展趋势是单音节词汇比重日趋下降,复音节(主要是双音节)词汇比重日趋上升,最终取得绝对优势。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原因目前主要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是语音系统简化的结果。例如:王力先生解释说:"双音的发展是对语音简化的一种平衡力量。由于汉语语音系统逐渐简单化,同音逐渐增加,造成信息传达的障碍,双音增加了,同音就减少了,语音系统简化造成的损失,在词汇发展中得到了补偿。"[1]另一种解释是从一多义方面讲的:复音化是为了更明确地表达日益增多的新概念和合理节制一多义现象。[2]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解释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复音节转化的原因:一、语音简化说;二、表意明确说;三、汉民族的文化审美观的影响。

  • 标签: 汉语词汇 复音化 动因 文化意识
  • 简介:波兰汉学家夏伯龙教授说汉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表现方式的词库,可以描绘任何最细致的感情色彩”。姑且不论夏伯龙教授说的“色彩”和我们这里将要泛论的彩是否是同一概念,我们汉语词的色彩是最为丰富多样、表现入微的就是了。说我们汉语词汇在色彩上是世界上最丰富的语言之一,是当之无愧的。

  • 标签: 泛论 词彩 感情色彩 汉语词汇 汉学家 语言
  • 简介:为了冲破片面的印欧语文理论僵化模式对我国语言文字科学和语文教学的束缚,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字学、语言学、语文教学科学,迅速改变我国语文理论和语文教学严重落后的被动局面,加快扫除文盲的步伐,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以适应改革开放和两个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汉字文化》创刊了。

  • 标签: 民族文化素质 国家新闻出版署 扫除文盲 汉字文化 僵化模式 语言文字
  • 简介:<正>语言具有系统性。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中,语音语法的分统性已是公认的,词汇的系统性尽管至今仍有争论,但也已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和研究。本文不打算纠缠词汇系统性的存在与否,而是以承认它的存在为前提,来探讨一下其中的几个问题。一族词汇系统实际上是词汇的意义结构系统。按照之间的意义上的各种不同的联系,我们可以把词汇中的进行分类。这样分出来的类,有人把它叫做类聚。实际上,如果用共时和历时两方面的观点进行深入的分析,分出来的各个类的内部的及类与类之间又可以找出其中的联系。因此,词汇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讲,象人类社会的族系一样,它们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词族 词汇系统 反义词 优死 同义词 “痛”
  • 简介:《诗经》时代,主要是使用单音的时代。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的内容也不断丰富,反映社会生活的词汇也日益增多。单音不够用了,就渐渐产生了复合。后世所用的不少双音都是从《诗经》时代的复合渐趋凝固发展而来的。《诗经》修辞同义,大多为单音节的,经过发展演变,有不少修辞同义由单音节的变为双音节的同义并列复合,其发展演变有一定的规律。

  • 标签: 并列复合词 《诗经》 同义词 修辞 社会生活 发展演变
  • 简介:<正>“藏”即是将已有的表示一个完整意义的词语割裂开来,藏去一部分,留下一部分,用留下的部分来表达被藏部分的内容或原有词语的完整意义。这一语言现象何时产生,前人已有成说。宋人王楙曰:“自东汉以来,多有此语……西汉未之闻也。”(见《野客丛书》卷二十)这是符合实际情况的。但对这一现象怎么看待,前人评说多予否定。如北齐颜之推认为:

  • 标签: 藏词 秋胡 风马 颜之推 文理 北齐
  • 简介:颜色“金”先秦便广泛使用,其颜色义源于黄金。而关于“黄金”是否为其本义,争议很多:(1)《税文解字·金部》:“金,五色金也。黄为之长,久蕴不生衣,百炼不轻,从革不违。”认为其本义为金属总称;(2)王赞源认为“二”是金的本字,象沙金之形。本义为黄金;

  • 标签: 颜色词 “金” 黄金 本义 “二” 本字
  • 简介:忻州方言逆序张光明所谓逆序,就是构词词素与北京话相同,而排列顺序与北京话相反的。忻州方言中有比较丰富的逆序。下面按照忻州方言的声母排列这些(忻州方言声韵调系统请参看温端政先生著《忻州方言志》,语文出版社1985年4月版),每条先写方言逆序...

  • 标签: 忻州方言 逆序词 北京话 牙人 声韵调系统 用例
  • 简介:在异形的界定问题上,汉语学界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对异形的比较合理的界定应该是:具有同一种意义及几种书写形式、读音相同或相近、内部结构相同的一组,是同一个位的不同变体。异形与同义的区别既要考虑词义的因素,也要考虑结构的因素,还要考虑语音的因素。意义上存在着差异的,或者内部结构并不相同的,或者语音形式有所不同的(音译外来和联绵除外),都不能看成是异形

  • 标签: 异形词 界定 同义词 区别
  • 简介:通过对语料库中的语料进行统计,考察了82个连词带语气的情况,发现能带语气的连词只有38个,这些连词能带的语气有"呢""啊""吧""嘛"4个,但是最常带的是"呢"。文章指出,连词带语气存在着范畴化现象,不同的语气出现在连词后,作用也不完全一样,即便是同一个语气,由于与连词结合后功能的不同,作用也不同。

  • 标签: 连词 语气词 语料库 范畴化
  • 简介:<正>猴儿英语cowl的音译。带风帽的皮大衣或棉大衣,如皮猴儿、棉猴儿。cowl原是西方修道土穿的一种带帽的僧衣。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军队把它改制为冬天的军服。战后,我国南方首先仿制,沿用原名。但由于[k][h]不分,误读为[houl]“猴儿”,后来以讹传讹,终于定型了。哈巴狗蒙古语的音译,蒙古人所蓄养的一种茸毛小狗,供玩赏,俗名“狮子狗”。明刘若愚的《酌中志》记载说:“万

  • 标签: 外来词探源 皮猴 音译词 狮子狗 僧衣 哈巴狗
  • 简介:本文从新文化运动主将的身份和当时的思想文化背景,探讨胡适对词体的诸种体认如乃诗之进化、是白话文学、是活文学、近语言之自然等形成的主客原因及是非得失,进而分析其早年所着《国语文学史》和《词选》在作取舍、词人褒贬、史诠释方面的诸多偏见,肯定其重视体研究的学术史贡献,又对其推崇自然反对模仿、推崇诗化反对诗词分畛、重情感意境反格律用典、重北宋轻宋末以後等学观点在多半个世纪学研究中产生的影响加以评价,同时也涉及其在“整理国故”学术思想下实证性学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 标签: 胡适 词学研究 新文化运动 思想文化 词体 白话文学
  • 简介:一般说起来,在北京语音里,老的口语里的多音节的的词尾多是轻声;一般较新的术语,词尾多数不是轻声。还有一点,就是由于语言的发展,受外来的影响,也有许多原来是轻声现在变为不是轻声的。举例来说,一般轻声的例子,如名词词尾的“子、头、们”,量词词尾“个”,形容词尾“的”,副词词尾“地”,动词后面的“着、上、下、来、去、起、过、往、开”,语助词“了、呢、吗、么、吧、

  • 标签: 北京语音 名词词尾 多音节 制义 德声 里洞
  • 简介:本文着重辨析了竹枝研究史上一直聚讼纷纭的几个基本问题:起源时间与地域、功用以及不时夹有“竹枝”、“女儿”之语的现象,认为关于起源时间的“两晋说”、“齐梁说”和关于起源地域的“楚说”皆不足为凭,竹枝最晚至隋代就已经在巴渝产生,赛神乃是竹枝原始、本质的功用,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古代民间竹枝演唱活动的主要内容。

  • 标签: 竹枝词 文学评论 古代文学 赛神
  • 简介:“走”的常用义是“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挪动”“离开”等,近二十年来,其意义逐渐虚化出“呈现某种趋势或状态”这个新兴的意义来,人们目前对它注意得还不够。请看下面的例子:

  • 标签: “走族词” 常用义 语素 构词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