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8 个结果
  • 简介:日本在吸收和利用中国汉字的同时,创制了一些日本“国字”。在日本学界的所谓“国字”之中,不少是我国的既有汉字或后起俗字,其中包括日本据固有汉字引申或别解的“国训”汉字,也有偶然巧合的中日同形字。对此类“国字”进行系统辨考,是汉字和中日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

  • 标签: 中国汉字 日本“国字” 辨正
  • 简介:《中华字海》谓“见日本(《常用汉字表》”的日式汉字,大多为我国历代俗字。

  • 标签: 日本简体字 汉语俗字
  • 简介:<正>华裔新加坡籍知名学者郑子瑜教授,应上海复旦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与华东修辞学会的邀请,于今年六月参加"语体学学术讨论会",并应邀在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作巡回讲学。本刊记者于六月十日在复旦大学专家招待所访问了他。记者请郑教授谈谈他写第一部中国修辞学史稿的经过,并请他就中国的语言美及语言统一问题谈点看法。以下是淡话记录:一、问:您可以谈一些从事修辞学研究的经历和冶学的经验给青年人作参考吗?

  • 标签: 修辞学家郑子瑜 著名修辞学家 访著名
  • 简介:浙江财经学院何华珍博士的专著《日本汉字和汉字词研究》,2004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本汉字和汉字词研究》以隶变后的近代汉字为研究对象,从中日文化背景的异同出发,研究日本国字、简体字、俗字之源流,探究中日近现代汉字之传承与变异,以此展现汉字在日本的传播历史;同时以汉字词为研究对象,

  • 标签: 日本汉字 汉字汉字 汉字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明治维新后不到半个世纪日本就完成其现代化历程,教育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明治维新以后日本进行了三次教育改革,实现了三次飞跃。本文以日本的三次教育改革为主线,阐述幕末·近代日本教育的成果。

  • 标签: 日本教育 教育改革 成果
  • 简介:我将尝试概括一下我在为《最后的课程》(1)撰写的前言中提出的某些观点,同时加以发挥和阐明,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问题和探讨。我认为在《最后的课程》中存在一种思想风格,这种思想风格可以用本维尼斯特自己曾引用过的赫拉克利特的一句话加以概括:"语言不言不隐,它只是意指。"(2)在我看来,从本氏在其《最后的课程》中所试图阐明乃至贯穿其全部著作的"意指"(signifier)一词中可以引出两个定义。

  • 标签: 本维尼斯特 语言学家 言语活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汉语教材在介绍方向补语时,一般只介绍它的构成格式,并列出一些表示动作主体或对象移动的例句。辞典和语法书对方向补语的解释更是长篇累牍,日本学生学习时不仅难以记忆,而且使用起来也是错误频出。本文从中日对照的角度,归纳整理日本学生学习方向补语时的难点,并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

  • 标签: 日本学生 方向补语 难点
  • 简介:摘要“物哀”作为日本文学的美学理念由来已久,不仅在日本文学作品的各个方面予以体现,更对日本人精神价值观产生了诸多影响,在日本人的性格中仿佛注入了一丝婉转、一抹阴柔,形成了一种难以诉说之美。本文以日本文学作品为载体,阐述了“物哀”这一文学理念的发展历程和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希望对正确认识日本文化有所帮助。

  • 标签: 日本文学 日本文学 美学
  • 简介:<正>汉语语音史中,调值史几乎尚是空白。当前首要的任务,是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探寻古汉语四声调值的真象。在这方面,日本悉昙著作中的有关记载,最早受到人们的注意,但至今未得到充分的研究。悉昙,是梵文Siddham的音译,意译为"成就"。在印度,悉昙章本是梵文字母表,为儿童发蒙的教本,排比十四摩多(Mata,元音)和三十二体文(Vyanjanam,辅音),依次相配成十八章,因文前首列Siddham字样而得名。在中国,最早的悉昙著作是唐代智

  • 标签: 去声 上声 古汉语 汉语声调 四声系统 调值
  • 简介:<正>在日本投降五十周年纪念前夕,日本国会议员中的有识之士本打算在国会中通过一项“不战决议”,向世界人民作个交代,以了结“历史尾巴”的。但是,此议却遭到一些军国主义势力的反对。他们先是反对在国会对历史问题通过什么决议,叫嚷:“国会不是历史裁判所!”在非有个决议不可已成定局的情况下,他们转而在“题目”、“草案”、“决议案”的文字上耍弄花枪,欺骗世人,企图稳住他们的军国主义阵脚,以便伺机蠢动。

  • 标签: 骗术 决议案 日本国 军国主义 文字 殖民统治
  • 简介:根据宋跋本《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日本汉诗集《怀风藻》中汉诗的韵部可系联为16部,其独用同用情况大致符合《广韵》的独用同用例,且不同韵部的押韵限制在同摄之内;三等与四等相押;元韵与臻摄魂、痕韵同用。《怀风藻》的用韵基本在《王三》音系的框架内,与隋初唐诗文有着共同的用韵特征。

  • 标签: 《怀风藻》 日本汉诗 韵部
  • 简介:认知语言学创始人之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Berkeley)教授、世界著名语言学家GeorgeLakoff于4月9日至4月15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系列讲座。Lakoff利用十讲系统讲授了认知语言学的核心内容,以及历史发展、学科交叉、最新动态及未来趋势等。讲座第一讲至第六讲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如心会议中心,

  • 标签: 认知语言学 LAKOFF 学术讲座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简介:1《语言科学》简介《语言科学》是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学术刊物,2002年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本刊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1671—9484,中国标准刊号为CN32-1687/6,国内邮发代号为80.114,双月刊,大十六开本,每逢单月1日出刊,科学出版社出版,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2008-2009)。

  • 标签: 《语言科学》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 新闻出版总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 应用语言学 稿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