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正>经济学中有一公式,叫“最小——最大”,就是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多的产出。我们编辞典,尤其是综合性的知识辞典,也用得着这个公式。一部知识辞典,篇幅再大,总是有限的;而知识海洋,无边无岸;读者(使用者)的要求多种多样。要以有限的篇幅汇集浩如烟海的人类知识,去满足读者多种多样的要求,这是辞书编篆的基本矛盾之一解决这个矛盾是非常困难的,一般地说,只可能以经济条件许可的篇幅,汇集尽可能多的知识,尽可能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

  • 标签: 公式 基本矛盾 工具书 最小 知识背景 运用
  • 简介:<正>二义同,又称一训二义、一名两读、一两解,即不同义项的若干被释词错列于同一中,而共用一个释词训解,该释词的两个义项分别对应于一中的两组被释词。如《尔雅·释诂》:“治、肆、古,

  • 标签: 被释词 尔雅 郭璞 义项 王引之 王氏父子
  • 简介:艾柯曾为其《符号学与语言哲学》英文版SemioticsandthePhilosophyofLanguage专门多写了两章,亦即该书第六章Isotope与第七章Mirror。其中,第七章涉及了符号学理论中一些重大的关键性问题,引起了中国学者李幼蒸的反驳,而赵毅衡在此的论述,则进一步进入了问题的纵深。该书中译本(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缺此二章。

  • 标签: 符号学理论 艾柯 LANGUAGE 镜像 论辩 文艺出版社
  • 简介:时尚的表意功能使它进入了符号学的研究视野。现代符号学主要有两套理论体系,时尚的符号学研究也由此走向了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跟随索绪尔的语言符号学传统,结构主义的时尚研究关注脱离现实事物的意义体系,以整体性的静态视角把握时尚的意义构建。受益于皮尔斯符号学的符号互动理论则以动态的视角分析时尚在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中的生成过程。前者具有整体的把控能力但脱离了现实,后者贴合了现实却相对地忽略了具体的时尚符号。只有两者结合才能更全面地分析各种时尚事件。

  • 标签: 时尚 结构主义 符号互动 符号学 指号学
  • 简介:《谷梁传》范宁集解、《毛诗正义》中多有“厶地”“厶氏”的情况,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认为是俗从简便,“厶”其实即是古“某”字。在北宋,已经出现了“厶”“某”通假的说法,然而两字音形无可通之理,“厶”实际是代表阙文或疑义的标识符号,“鑯以识之,非有音义”,功能类似于古书中常见的四角空围。明正统道藏存留了陶弘景整理《真诰》的很多古本旧貌,“厶”被用作阙文标识符号;传世敦煌写本卷子中“厶”的功能近似于“△”;元刻本《朱文公校韩昌黎先生集》中“厶”则作为分隔符。诸例共同说明,尽管“厶”具有文字属性,但在古书中常被用作标识符号,不能认为是“某”之古字。

  • 标签: 陆游 古今字 标识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