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较大的负重不仅影响士兵的平衡性、移动速度及灵敏性,降低任务执行效率和表现,还可增加士兵受伤风险.士兵负重能力提升训练是降低负重负面影响,减少负重相关损伤的重要途径之一.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外军资料中介绍的士兵负重能力提升训练的指导原则,方式、方法,训练频率,训练强度及训练持续时间进行了综述,目的旨在为我军进行更好的负重能力提升训练,增强战斗力,减少训练损伤提供借鉴.

  • 标签: 有氧训练 阻抗训练 军队 负重 任务执行表现
  • 简介: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从他主到自主的发展过程,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各种策略,最大限度的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经过实践得出结论:体育教师要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意识;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课堂组织策略、课堂激励策略、课堂提问策略、课堂评估策略四大策略引导学生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激发学习激情与潜力,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

  • 标签: 体育教学 培养 自主学习能力
  • 简介:采用秩和比法,对2017—2018赛季CBA联赛20支参赛球队的进攻能力、防守能力和攻防综合能力进行量化评价,并进行分级的排名,以期为各队的选援、训练和比赛提供一定参考。研究表明:(1)在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方面,没有球队能够到达A级。从攻防综合能力来看,辽宁队、广厦队和山东队三支球队进入了A级;(2)从本赛李的研究来看,与球队的进攻能力相比,其名次成绩与防守能力呈显著正相关;(3)辽宁攻弱守强,需加强球队攻击能力;广厦队攻守较均衡,未来可期。建议我们篮球需及时地更新篮球理念,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才能跟上世界篮球发展的趋势。

  • 标签: CBA联赛 攻防能力 秩和比法
  • 简介:目的:比较和分析后激活增强效应(Post-activationPotentiation,PAP)对跳跃类项目运动员纵跳能力的影响以及探讨PAP对于跳跃类项目运动员的最佳恢复时间,为将PAP运用到实际训练和比赛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测试12名跳跃类项目运动员在5次90%1RM负重深蹲刺激后,经过不同恢复时间进行下蹲跳(CounterMovementJump,CMJ),对下蹲跳高度以及下蹲跳过程中动力学数据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下蹲跳高度在PAP诱导后的即刻(15s)相对于基准值下降幅度最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4min、12min、16min基本与基准值保持一致,在经过PAP诱导后的第8min的下蹲跳高度相对于基准值增长最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峰值输出功率(PeakPowerOutput,PPO)在PAP诱导后的即刻(15s)下降幅度最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PAP诱导后4min、16min时基本不变,8min、12min时相对于基准值增长较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基准值相比,峰值力量发展速率(peakRateofForceDevelopment,pRFD)在PAP诱导后的即刻(15s)下降幅度最大,有显著性差异(P<0.05),4min、16min时略微有所下降,12min时的峰值力量发展速率基本不变,在8min时峰值力量发展速率增长最大,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激活增强效应(PAP)对于跳跃类运动员的纵跳能力有积极的作用,且最佳恢复时间为8min。

  • 标签: 后激活增强效应 大强度抗阻 最佳恢复时间 下蹲跳 纵跳能力
  • 简介:目的:为进一步明确竞技能力理论体系,为制定科学化的竞技能力培育和提升方案提供理论依据,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系统回顾我国竞技能力理论研究发展历程,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结果:目前关于竞技能力理论研究主要围绕竞技能力内涵、结构要素和结构演化开展;竞技能力构成要素、竞技能力理论模型和专项运动员竞技能力模型、专项竞技能力训练方法与手段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竞技能力系统表现出来的环境、行为、功能、边界、状态、过程等典型特征也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竞技能力将会细化为运动员竞技能力和运动队竞技能力;集体性对抗项目运动队竞技能力将成为研究重点;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能力将会作为运动队竞技能力因素进入研究视野。

  • 标签: 文献计量 竞技能力 理论研究 展望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密切值综合评价方法等对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进攻能力方面,中国男篮与对手在得分、3分球命中率、助攻方面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3分球命中次数和篮板球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防守方面,中国男篮与对手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密切值分析表明中国男篮的进攻能力(c(进攻)=5.1957)、防守能力(c(防守)=1.5421)和攻防整体能力(c(攻防)=1.9633)都较差,与世界强队差距依然很大。

  • 标签: 奥运会 篮球 男子 攻防能力 密切值法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密切值综合评价方法等,对第2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队与对手攻防能力进行分析。在进攻能力方面,中国男篮场均得分、2分球命中次数、2分球命中率、助攻有非常显著性优势(P〈0.01),罚球命中次数和罚球次数有显著性优势(P〈0.05);在防守方面,中国男篮后场篮板球和盖帽有非常显著性优势(P〈0.01)。密切值分析得出中国男篮的进攻能力(c进攻=0.0259)、防守能力(c防守=0.0674)和攻防整体能力(c攻防=0.0000)都是本届亚锦赛最好的。与第27届男篮亚锦赛相比,中国男篮在三分球、前后场篮板球、助攻、抢断和盖帽方面都有长足进步,其中防守表现极为出色,是中国男篮赢得本届亚锦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篮球 亚洲锦标赛 男子 战术 攻防能力 密切值法
  • 简介:探讨短时有氧运动对焦虑女大学生无意识、有意识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短时有氧运动影响情绪调节的潜在心理机制和影响因素。方法:以74名焦虑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36人)和控制组(38人)。试验组进行短时有氧运动,控制组完成主动拉伸以进行对照;采用Flanker、2-back和More-oddshifting任务以及情绪评价任务,评估被试基线与运动干预后抑制、刷新、转换功能水平及情绪调节能力,采用正负情绪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估被试基线与运动干预后的情绪与焦虑水平。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短时有氧运动显著改善了刷新、转换功能,以及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而控制组中没有发现显著的变化。结构方程模型结果显示,中介模型拟合程度良好(χ2=9.702,df=3,CFI=1.00,TLI=1.00,RMSE=0.00,SRMR=0.00,AIC=214.05),表明刷新功能在短时有氧运动改善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中起中介作用。有调节效应的中介模型显示(AIC=212.989<214.05),该模型拟合程度比原中介模型有所改善,即有氧适能水平在该中介模型中起调节作用,且调节效应作用于短时有氧运动改善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的直接路径。结论:(1)短时有氧运动显著改善了焦虑女大学生执行功能和情绪调节能力,但对情绪和焦虑程度的改善效果不明显;(2)刷新功能在短时有氧运动改善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过程中起中介作用;(3)有氧适能在短时有氧运动对无意识认知重评能力的改善中起调节作用,具体来说,有氧适能水平越低,短时有氧运动对无意识认知重评的改善效果越好。最后,提出了一种可以解释运动改善情绪调节的基本观点,未来的研究应结合认知神经科学的方法以证实该观点的合理性。

  • 标签: 短时有氧运动 情绪调节能力 执行功能 有氧适能 认知重评 无意识启动
  •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建设要求。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布局的一部分,新时代的体育改革也应当把推进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核心任务来完成。在推进体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上,主要是完成四大转变,即从一元管理主体向多元治理主体转变,从垂直型管理结构向网络型治理结构转变,从单部门封闭管理机制向跨部门协同治理机制转变,从"人治"型管理方式式向法治型治理方式转变。

  • 标签: 体育 治理体系 治理能力 现代化 多元治理主体 网络型治理结构
  • 简介:目的:动作和能量代谢是认识和理解人体运动的两个视角,这两个视角分别涉及人体运动的能量利用和能量供应能力。本研究旨在从能量供应和能量利用两个角度探究不同运动水平男子皮艇运动员在测功仪1000m模拟比赛中的能力差异。方法:选取了不同运动水平的两组男子皮艇运动员(高水平组:N=9,21±3yrs,189±3cm,84±6kg,训练年限5.3±2.0yrs;低水平组:N=12,16±1yrs,184±6cm,74±7kg,训练年限1.1±0.4yrs)进行测功仪1000m的模拟比赛划(持续时间4min)。基于运动过程中的摄氧量、血乳酸和测功仪运动学数据,计算模拟比赛划过程中的代谢总供能和测功仪总做功,并求得模拟比赛划的效率(=100%×测功仪总做功/代谢净总供能)。结果高水平组在模拟比赛划中能够代谢产生更多的能量(426.2±46.6kJvs.361.6±42.6kJ,P<0.05),能够对外做出更多的功(52±5kJvs.36±4kJ,P<0.05),也能够更好地利用能量(效率:12.2±0.9%vs.9.9±0.8%,P<0.05)。结论:能量供应和能量利用是男子皮艇运动员不同运动能力差异的重要特征,皮艇运动员从低水平向高水平的发展可从这两个角度给予重点考虑。

  • 标签: 摄氧量 血乳酸 测功仪 效率
  • 简介:为更好地指导并激发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促进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262名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具体情况及社会适应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课外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课外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群体运动比单独运动对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更最显著;坚持有规律的体育锻炼的经历越长,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高;在一定范围内,锻炼的频数与强度的增加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存在正相关,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影响更显著。

  • 标签: 大学生 课外体育锻炼 社会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