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923位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行为期十二周的阳光长跑干预实验。结果显示:阳光长跑干预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一定促进作用。男、女学生的BMI、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引体向上/仰卧起坐、1000m/800m指标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1);每周3次及3次以上的学生阳光长跑干预效果比较理想,各指标均值有所提高;长期、有规律地长跑运动对学生耐力水平提升效果较为明显,且随着每周长跑次数的增加耐力水平提高越明显。

  • 标签: 阳光长跑 大学生 体质健康 干预
  • 简介: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实验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探讨足球运动干预对儿童选择注意力的影响.得出:4-11岁儿童的选择注意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男、女生在选择注意力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正确反应数p=0.770〉0.05、平均反应时p=0.498〉0.05);足球运动干预对儿童的选择注意力有很好的干预效果,且干预时间越长效果越好.主要表现为:实验组儿童的选择注意力成绩好于对照组儿童,且最终干预结果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正确反应数P=0.044〈0.05、平均反应时p=0.002〈0.05);追踪六个月的足球运动干预儿童选择注意力成绩好于之前,且存在显著性差异(正确反应数P=0.000〈0.05、平均反应时p=0.000〈0.05).

  • 标签: 足球运动干预 注意力 儿童
  • 简介:目的:探究习惯后足着地者和习惯前足着地者在跑步支撑下肢动力学的不同。方法:采用Kistler三维测力台(采集力学指标,1000Hz)采集受试者跑步支撑(测试足从足着地到足离地)的动力学数据。结果:习惯后足着地组(RFS)在支撑时间上比习惯前足着地组(FFS)的时间微长,但二者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RFS组在支撑期内外方向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均小于FFS组,且呈显著差异(P<0.05);RFS组在支撑前后方向的最小值(即制动力峰值)和最大值(即加速力峰值)均要高于FFS组,且呈显著差异(P<0.05);FFS组在支撑垂直方向的最大峰值力和第一载荷率均高于RFS组,但不具有显著差异,且出现峰值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跑步时不同的着地方式影响了下肢的生物力学特征,习惯后足着地者跑步支撑下肢动力学特征与习惯前足着地者主要在内外方向和前后方向上具有一定的差异。

  • 标签: 着地方式 跑步 动力学特征 损伤